假期出游,住宿环境的安全与卫生是保障健康的基础。无论选择酒店还是民宿,养成良好的防护习惯都能有效规避潜在风险。近日,省疾控局特邀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杨励,就假期住宿中需注意的健康防护要点进行专业解读。
![]()
识别住宿风险,重点区域需留意

01
接触传播风险:高频接触部位应警惕
浴缸、水龙头、马桶按钮等区域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成为交叉污染的常见来源。地毯、沙发易积存灰尘皮屑,助长螨虫和真菌滋生。马桶圈及其周边可能在冲洗时受气溶胶污染。遥控器因结构复杂、清洁不易,表面细菌检出率较高,需特别注意防护。
02
空气传播风险:通风良好很重要
如房间通风较差,且上一住客若患有呼吸道疾病,可能存在飞沫或气溶胶传播风险。选择通风系统良好、定期清洁空调滤网的住宿场所,可显著降低此类风险。
03
水源传播风险:注意设施维护状态
部分老旧住宿场所或长期空置民宿的淋浴设备中,可能滋生嗜肺军团菌。通过吸入喷头产生的气溶胶,可能引发感染。建议在使用前先让热水流出一段时间,并保持通风。
04
公共用品风险:清洗消毒需到位
毛巾、床品、杯具等公共用品若未彻底清洗消毒,可能带来卫生隐患。建议旅客可优先选择自备个人用品,或确认住宿方提供规范的保洁服务。
![]()
简单防护物品,安心住宿伴你行

不必过分担心,通过以下几样常用物品,即可有效提升防护效果:
01
消毒湿巾:正确选择与使用
选购时注意识别成分(如酒精或季铵盐成分的消毒湿巾)及适用范围(如 “皮肤表面” 或 “物体表面”)。重点清洁遥控器、门把手、水龙头等高频接触部位,均匀擦拭并自然风干。小包装产品更方便携带使用。
02
选用床品:合理使用更舒心
自带床品,使用自家熟悉的床单、枕套甚至睡袋内胆,是舒适度最高、最令人放心的方法,尤其推荐给儿童、过敏人群及长途旅行者。一次性床品选购时注意其材质(如无纺布、纯棉等)及是否有卫生标准标识,适合短途出行或追求简便的人群。两种方式都能有效建立“物理屏障”,您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科学看待风险,理性防护不焦虑

对免疫力正常人群而言,选择规范运营的住宿场所感染传染病的风险总体较低。健康防护的意义在于把握关键环节,避免过度焦虑。做好高频接触物品的消毒、合理使用防护用品,即可大幅降低风险,安心享受美好假期。
邀请专家

杨励
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