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2025年5月7日,印巴边境上空的硝烟散去,印度空军的区域优势神话随之崩塌。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和“枭龙”战机击落多架印度战机,其中包括被寄予厚望的法国“阵风”战斗机。
如今在过去仅仅4个月,莫迪最担心的事成真了......
![]()
空战细节的后续披露很具冲击力:“阵风”的先进航电系统未能破解巴方电子干扰,地面防空雷达出现27分钟探测盲区,印度战机出动效率仅为对手的60%,部分战机因维护疏漏滞留在地面。
军事失利的涟漪迅速扩散。莫迪政府曾以“军事现代化”作为崛起背书,其力推的“印度制造”军工战略正以AMCA五代机、“库沙”防空系统为核心铺开,但空战暴露的技术短板让国际合作伙伴失去信心。
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内部文件显示,空战结束一周内,三个关键国际联合研发项目的外方合作方相继提出暂停合作,要求重新评估印度的技术承接能力。
![]()
更直接的影响出现在资本市场,空战次日,印度国防类上市公司股价平均下跌8.3%,外资开始加速撤离与军工相关的产业链板块。
如今空战过去四个月,特朗普政府的“关税重锤”成为压垮印度经济预期的关键一击。
2025年8月,特朗普以“印度持续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签署两道行政令,对印度输美商品分两轮加征25%关税,叠加后整体税率升至50%,这是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开出的最高惩罚性税率。
![]()
作为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场,美国吸纳了其18%的对外出口,药品、汽车零部件、电子产品等核心出口品类均被纳入征税范围,而关税冲击的效应在9月集中显现。
印度商务部数据显示,8月对美出口额环比骤降37%,其中汽车零部件出口从每月22亿美元跌至11.8亿美元,宝石加工行业因失去价格竞争力,已有120家中小企业宣布停产。
彭博经济研究测算,这一政策将直接导致印度2025年GDP增速放缓0.9个百分点,而凯投宏观的预测更为悲观,认为增速可能从预期的7%跌落至6%以下。与此同时,资本市场的反应更为激烈。
![]()
9月上半月,外资从印度股市净流出127亿美元,创2020年疫情以来单月最高纪录,卢比兑美元汇率跌至83.6:1的历史新低。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印度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理由是“贸易逆差扩大与外汇储备萎缩加剧偿债风险”。
此时的印度外汇储备已降至5800亿美元,而年度贸易逆差高达2000亿美元,债务规模则攀升至1.8万亿美元,脆弱的收支平衡难以承受外部冲击。曾经被国际资本追捧的“全球增长明星”,在短短四个月内沦为避之不及的“资金弃儿”。
![]()
关税冲击进一步暴露了印度制造业的“空心化”问题,莫迪政府2014年启动“印度制造”计划时,曾承诺到2025年将制造业占GDP比重提升至25%,并通过“生产关联激励”(PLI)计划吸引全球产业链转移。
苹果、富士康等企业的入驻一度营造出产业繁荣的假象,印度也借此成为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国,但光鲜数据背后是结构性缺陷。路透社9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PLI计划实施以来,印度制造业占GDP比重不仅未升反降,从15.4%跌至14.3%。
![]()
核心症结在于基础设施滞后与制度性梗阻:旁遮普邦一个投资200亿卢比的铁路项目开工近40年仍未竣工,全国580个国家公路项目中,超半数因土地征用、环保审批等问题延期,270多个获批项目甚至无法启动招标。
劳动力市场同样存在短板,尽管印度拥有庞大的劳动力群体,但先进制造业所需的技能型工人缺口达3000万,职业培训覆盖率不足15%,导致外资工厂频繁面临“开工缺人”的困境。9月印度工业产出指数同比下滑2.1%,其中制造业产出下降3.2%,与莫迪政府年初提出的“制造业强国”口号形成尖锐反差。
![]()
面对多重危机,莫迪在9月的全国讲话中再次强调“自力更生”,号召民众抵制进口商品,宣称要建立“自主可控的经济体系”。但现实中,印度的外部依赖程度正持续加深,形成“越喊自主越绑定”的战略悖论。
为应对关税冲击,印度不得不加快与欧盟、东盟的自贸协定谈判,被迫在农业、乳制品等敏感领域让步,以换取新的出口市场。同时,为稳定卢比汇率,印度央行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备用信贷,代价是承诺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
![]()
莫迪政府推出的“经济优先”计划,虽派出贸易代表团赴中东、东南亚寻求合作,但短期内难以填补美国市场的空缺,反而因让步过多削弱了本土产业的保护屏障。
进入9月底,空战带来的连锁反应已演变为系统性危机。
经济层面,财政赤字率突破6.2%,教育与医疗预算被削减12%,农村基础设施资金大量挪用至军工领域,23%的青年失业率引发孟买、新德里等地大规模抗议,民众举着“要工作不要战机”的标语表达不满。
![]()
军事层面,边境管控陷入困境,边境45万驻军的日耗费达1800万美元,增派8万兵力后,查谟-克什米尔地区的安全支出占陆军预算比例升至28%,但暴力事件仍同比增长12%。
外交舞台上的影响力也持续萎缩,美国取消第六轮贸易磋商,F-35采购谈判无限期推迟;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暂停与印度的联合军演,转向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印太经济框架”9月会议仅11国参会,较去年减少6国。
莫迪政府虽通过放宽签证、吸引中资等举措示好,但难以挽回战略主动权的流失。
![]()
9月底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评估报告》中,莫迪政府悄然将“主动威慑”改为“防御优先”,承认“战略资源分配失衡”“技术自主不足”等问题,计划将装备采购资金占比提升至35%以上、削减外汇储备中军工采购比例至10%。
但这些调整为时已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评估显示,印度需维持三年以上5%的年均增速才能摆脱困境,而反对党已将“空战失利与经济失策”列为明年大选的核心议题,政治压力进一步限制了改革空间。
![]()
空战过去四个月,印度的崛起之路已被全面打断。军事失利戳破了实力幻象,关税重锤击垮了经济预期,制造业困境暴露了发展短板,战略悖论耗尽了自主空间。这场危机并非偶然,而是印度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在外部冲击下的集中爆发。
对于莫迪政府而言,如何在军事体面与经济现实、自主发展与国际合作之间找到平衡,不仅关乎政治命运,更决定着印度能否真正走出“崛起中断”的困境。而此刻的种种迹象表明,这条复苏之路注定漫长且艰难。
鲁中晨报2025-09-27《巴基斯坦总理:7架印度战机被炸成“废铁与尘埃”》
中国经济网2025-09-23《印度削减消费税措施生效 经济增长前景仍存挑战》
华尔街见闻2025-08-26《50%关税!美国明天将对印度加税,印股相对表现20年最差》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