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凌晨,南亚夜空被一道突如其来的火光划破——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战机在克什米尔控制线附近锁定并击落印度空军的阵风战机。
印度军方此前宣扬的“南亚制空权垄断”神话随之破碎。尽管印度官方仍坚称“取得战术胜利”,但战场上的实物证据无情揭示了其战力短板。
这场不到十分钟的空战,催生了印度规模空前的“爆兵式”军购计划:拟斥资超过400亿美元采购114架“阵风”、140架苏-57和97架“光辉”战斗机。
![]()
2025年5月的那场冲突,可以称得上是印度空军的“滑铁卢”。巴基斯坦空军出动歼-10CE战机,宣称击落了五架印度飞机,包括三架阵风。
美国官员证实了至少两架印度战机被巴方中国制造的歼-10C击落的事实。这对于花重金引进36架阵风战机的印度来说,无疑是沉重一击。
冲突暴露了印度空军的致命缺陷:数量上占优,可实战中远程火力和隐身短板暴露无遗。印度总共拥有616架战斗机,巴基斯坦只有387架,纸面实力印度明显领先。
然而,真刀真枪干起来,差距却没有那么大。巴基斯坦那20架歼-10CE,携带相控阵雷达和PL-15导弹,射程达200公里,在实战中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吃了亏的印度空军,如同输急的赌徒,决定砸钱翻本。印度空军目前只有31个中队,目标是42个,还需要淘汰老旧的米格-21和美洲豹战机,缺口很大。
九月份,印度空军正式向国防部提交了购买114架阵风的提案,价值高达2万亿卢比(约250亿美元)。这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印度史上最大笔军购。
提案中强调“印度制造”,达索航空将与本土企业合作,组装率超过60%。塔塔先进系统和达索的合资厂已经在运转,计划从2028财年开始大规模生产。
更令人惊讶的是,印度还考虑购买至少两个中队的苏-57,然后在本土化生产五个中队,总共达到140架。俄罗斯报价每架8000万美元,比阵风便宜20%,还承诺全技术转移。
面对印度的“爆兵式”军购,巴基斯坦的反应出奇冷静。巴基斯坦空军司令淡淡回应:“我们不需要堆砌数量,有歼-35就够了。”
与印度“零散采购、各自为战”的混乱布局不同,巴基斯坦选择以歼-35为核心,构建由中国打造的完整信息化作战体系。
歼-35的性能优势,恰好精准克制印度的三款战机。其雷达反射截面仅为0.01平方米,是苏-57的1/50。
这意味着印度的“阵风”与“光辉”根本无法在空战导弹的有效射程内发现它。
更重要的是,歼-35并非“孤立的战机”,而是一套中国化空中作战体系的核心。它与巴基斯坦已列装的ZDK-03预警机、“翼龙”无人机、红旗-9防空导弹系统乃至天上的卫星形成数据链协同。
印度的军购计划,表面上气势汹汹,实则暗藏隐患。首先,俄罗斯的军工生产能力较弱,让印度的苏-57采购计划充满不确定性。
截至2025年9月,俄罗斯空天军自身仅列装20余架苏-57,且频繁曝出发动机可靠性不足、航电系统故障等问题。受西方制裁影响,苏-57的核心零部件供应断裂,生产线处于“半停滞”状态。
即使印度推进“本土组装”,难度也远超预期。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此前组装苏-30MKI时,良品率不足60%,还多次出现机身结构强度不达标、航电系统兼容性故障等问题。
而苏-57的技术复杂度远超苏-30MKI。印度军购的另一个问题是体系兼容性: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体系的战机,难以形成有效协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