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以色列海军表示,在大约12小时的行动中,扣押了40艘载有约400名所谓支持加沙人道主义活动家的船只,没有涉及暴力事件。其中一艘船沉没了,海军营救了船上的人;另一艘船仍在航行中。
![]()
以色列警告说,如果任何船只试图接近封锁或进入其定义的加沙附近的“活跃战斗区”,都将被扣押。
![]()
这400来人来自瑞典、土耳其、法国、意大利、希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哥伦比亚、美国等多个国家,主要是欧盟。
«——【·欧盟集体暴怒·】——»
地中海的夜幕下,一场暗流涌动的博弈正在上演。2025年10月1日晚至2日晨,以色列海军在地中海展开大规模行动,扣押了40艘船只和船上400多名国际援助者。
![]()
这些志愿者来自瑞典、土耳其、法国、意大利等40多个国家,其中大部分是欧盟公民。他们乘坐“全球坚韧船队”,试图突破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海上封锁,向被围困两年的加沙民众运送医疗物资、食品和净水设备。 这不是以色列第一次拦截援助船队。
![]()
今年6月,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参与的“马德琳”号就曾在公海被以军强行拖至以色列,12名乘员全部遭遣返。但这次行动规模之大、涉及国家之多,堪称近年来罕见。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公开赞扬军方“阻止了数十艘船只进入战区”,却没想到此举彻底激怒了欧洲各国,一场外交风暴正在酝酿。
![]()
以色列的行动迅速引发欧洲多国的强烈反应。英国外交部紧急召见以色列大使,要求确保所有被扣押人员安全并立即释放。法国外长巴罗在社交媒体上直言,以色列必须保障法国公民的领事权利,“他们不应成为政治博弈的筹码”。
![]()
西班牙外交大臣阿尔瓦雷斯透露,有65名西班牙公民在被扣押者中,该国已启动最高级别领事保护机制。 最激烈的反应来自意大利。得知40名本国公民被扣押后,意大利多地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
罗马、米兰、那不勒斯等城市的数万名民众走上街头,高呼“停止种族灭绝”的口号,甚至一度封锁了火车站。意大利工会宣布将于10月3日举行全国大罢工,声援被扣押人员并抗议政府对以政策。
就连总理梅洛尼也罕见批评船队行动“不会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任何好处”,暗示对以色列做法的不满。更严重的是,哥伦比亚直接宣布驱逐以色列驻该国全部外交人员,并终止两国自由贸易协定。
这一强硬举措源于两名哥伦比亚公民在船队中被扣押。总统佩特罗痛斥以色列的行为是“国际罪行”,并誓言通过法律手段追究责任。 欧盟内部的裂痕正在扩大。
9月17日,欧盟委员会刚刚提出对以色列的制裁措施,包括对价值58亿欧元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制裁以极右翼部长等。此次船队事件无疑加速了这些措施的落地。
欧洲议会左翼党团已提交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不信任动议,指责其在加沙问题上“不作为”。如果动议通过,整个欧盟行政机构可能集体辞职,这将是欧盟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之一。
«——【·哈马斯的舆论战·】——»
在加沙地带,哈马斯抓住机会发起舆论攻势。10月1日晚,哈马斯发表声明,将以色列的拦截行动称为“海盗行径和恐怖主义罪行”,并呼吁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暴行进行审判”。
![]()
声明特别强调,船队成员包括记者和人道主义救援者,以色列的行为是“对国际法的公然践踏”。 哈马斯的表态并非孤立。巴勒斯坦外交部、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卡塔尔外交部等纷纷谴责以色列违反国际法。
土耳其更是将事件上升到“恐怖主义行为”的高度,并对24名被扣押的土耳其公民展开司法调查。就连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也发表声明,敦促以色列立即释放所有人,并允许人道主义援助不受阻碍地进入加沙。
![]()
对哈马斯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外交胜利”。长期以来,哈马斯因被以色列和西方国家列为恐怖组织而处于孤立状态。此次船队事件让哈马斯找到了新的宣传突破口。
![]()
哈马斯发言人在声明中特别提到,船队成员来自“4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志愿者”,其中包括欧洲议会的议员和知名人士。这种跨国界的声援行动,无疑增强了哈马斯在国际舆论中的话语权。
更重要的是,船队事件暴露了以色列封锁政策的脆弱性。尽管以色列宣称“所有船只都未突破封锁”,但国际社会对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关注正在升温。据联合国统计,加沙地带已有超过200万人面临粮食短缺,医疗系统濒临崩溃。以色列试图通过封锁迫使哈马斯屈服,却适得其反地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反以浪潮。
«——【·以色列困局·】——»
以色列的行动在国际法层面面临巨大争议。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任何国家在公海上都享有航行自由,除非有充分证据证明船只从事非法活动。以色列宣称船队“试图进入活跃战斗区”,但国际法中并无“活跃战斗区”的明确定义。
船队组织者强调,他们始终在国际水域航行,且未携带任何武器。 以色列的法律依据也站不住脚。2010年,国际法院曾裁定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违反国际法”,并要求以色列允许人道主义援助自由进入。
此次船队事件中,以色列再次以“安全威胁”为由拦截船只,却无法提供船队与哈马斯关联的具体证据。就连以色列媒体也承认,被扣押者中多数是普通志愿者,包括医生、教师和退休人员。
政治上,以色列正陷入孤立。除了欧盟的制裁压力,美国的态度也在微妙变化。尽管特朗普政府仍公开支持以色列,但美国国内对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批评声浪日益高涨。
近期民调显示,超过40%的美国民众认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过度”,这一比例较2023年冲突期间上升了15个百分点。 更麻烦的是,以色列的盟友正在减少。
德国作为以色列在欧洲的传统支持者,近期也开始动摇。德国总理默茨一方面宣布停止对以出口武器,却批准向以色列出售潜艇大单,这种矛盾态度引发国内强烈不满。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虽仍支持以色列,但在欧盟内部已沦为少数派。
这场由400多名援助者引发的外交风暴,正在改写中东的政治格局。以色列的封锁政策不仅未能削弱哈马斯,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孤立。欧盟的制裁、哈马斯的舆论战、国际法的压力,这三重挑战将如何影响以色列的决策?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危机又将何去何从?这一切,都将在未来的博弈中揭晓答案。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