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渡之战结束的年期是汉献帝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从此袁绍就彻底一蹶不振。再没有能翻盘了。到了建安七年五月,袁绍呕血而死,建安九年七月,曹操打败了袁绍的接班人袁尚。八月,曹操进入邺城,他猫哭老鼠假慈悲 ,去祭奠袁绍。曹操喜欢搞人老婆,历史上有记载的,他当时打败袁尚后,就顺手牵羊接管了袁的老婆了来自己经手食二啖汤了。到了建安十年正月,曹操又打败了袁绍的大儿子袁谭,平定了冀州,袁谭被杀死。而袁绍的另外二个儿子袁尚和袁被曹操打败后,逃到了辽东,投靠公孙康,因为喧宾夺主,想抢人地盘,又被公孙康杀死 ,然后将他们的头用木匣装来送给曹操,曹操不敢要,因怕担责任,怕被世人误解。到此为止,一代风云人物袁绍和他的家族,就彻底被冚家铲了,被灭绝。有三国历史上,其实曹操在战场上比较少赶尽杀绝,主要对方投降,他一般放对方一路生路,但有一个人是例外的,那就是吕布,他令人杀了吕布。其实当时吕布已经服软了,求曹操不要杀他,本来曹操是放过吕布的,但有一个人在旁边怂头怂毒,那人就是大耳仔刘备了。刘备这大耳仔够毒,当时他对曹操说,放过吕布,等于放虎归山,一代金牌打手,二四六红棍 ,曾一个人打到刘关张三兄弟铲系地上的吕布,就这样成了刀下之鬼。另外我帮大家讲,袁绍几仔爷不是全部是曹操杀死的,袁绍是病死的,而曹操在统一河北的进程中攻打南皮,袁谭率军抵抗失败后被俘。据记载,袁谭被俘后可能死于追击或战斗中,但更可信的说法是被虎豹骑斩首。 至于袁绍二个儿子袁尚和袁,他们是投靠辽东的公孙康后,想抢对方的地盘,然后被公孙康设了鸿门宴生擒后杀死的。袁绍三个儿子的死,归根结底是他老爸想消灭曹操在先,然后被曹操打败,所引发的血案和恶果,假如按袁绍在北方当时的实力,曹操在短时间内无法撼得动袁绍这棵参天大树的。是袁绍有错打人在先。历史有时候就这样悲惨,古人说,祸不及家人,这其实是假话,在古代,往往是一人有罪,全家被诛!甚至被灭九族,可见古人也会说假话。袁尚、袁二兄弟被公孙康所杀是真的,在三国志.袁绍传中有记载,当时是公孙康设了鸿门宴,生擒了这二兄弟,然而将他们杀头。另外三国志.袁绍传也记载了袁绍不听田丰劝告的事件。我现在就帮大家还原袁绍出兵打曹操前,他师爷田丰到底说了些什么话?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第六.袁绍。原文:初,绍之南也,田丰说绍日,“曹公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其兵,乖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乐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绍还,谓左右日:“吾不用丰言,果为所笑。”遂杀之。绍外宽雅,有局度,忧喜不形之色,而内多忌害,皆此类也。冀州城邑多叛,绍复击定之。自军败后发病,七年,忧死。以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早先,袁绍挥军南下,师爷田丰对袁绍说,“曹操用兵神出鬼没,他兵力不强,但不可轻视,最好和他对峙来拖延时间。将军你有山河的险固为据点,有四州的人马可以调动。更有你所结交的英雄豪杰在外面帮助你。你可内则整治农耕,修整装备,选择部分精兵强将,分为奇兵,乘敌方不注意时娄娄出击,扰乱黄河以南,对方救援左边,你就攻击他的右边,对方救援右边,你就攻击他的左边。反之亦然。这样可使敌人疲于奔命,他们的百姓就不能安居乐业。我方还没疲惫对方就劳累不堪。不出二年就能坐取胜利了。如今若放弃在庙堂上稳坐克敌制胜的策略,而试图以一战来决胜负,倘若事以愿违,悔之晚矣!”袁绍没有听从田丰的建议,田丰恳切力谏,而袁绍非常愤怒,认为他这是灭众人的士气,就拿镣铐囚禁了他。等袁绍的大军大败后,有人对田丰说,“你这次必受重用”。田丰却说,“如果军队得胜,我性命可保,如今军队战败了,我死期不远了。”袁绍战败回来后,对周围的人说,“我没有听从田丰的意见,结果被他耻笑。”于是杀了田丰。在陈寿的三国志中,他本人对袁绍的个人评价是:袁绍表面上仁厚儒雅,气度不凡,忧喜不形于色,其实内心妒忌心十分重,他对待田丰就是这样。这时冀州城邑大多数开始背叛袁绍,袁绍又派兵将这些地方都平定了。而袁绍也从军队战败后就生了病,建安七年,忧郁而死。这就是袁绍不听田丰劝谏的下场,本来人强马壮几十万人马,比曹操强大几十倍,但一手好牌就给他自己打烂了,还害得几个儿子都死了。从此世上没有袁绍这一家族。当时袁绍坐拥几十万人马,颜良、文丑其实只是其中二个金牌打手,他的二四六红棍简直多如牛毛,曹操兵寡人少,却打赢了他,就让我本人对官渡之战产生十分大的兴趣。时间进入建安五年十月,北方大佬这张等一把交倚的凳子已经非曹操坐莫属。因为在淮南袁绍的兄弟袁术己死,袁绍又给曹操打败,多年来称霸北中国的袁氏兄弟已经没戏好,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北方开始姓曹!在这里我帮大家讲下袁绍的家族。袁绍虽是袁逢长子,但因生母身份卑微是袁家的婢女,在家族中地位较低,而袁术是袁逢的大老婆所生,后来袁逢将袁绍过继给早逝的兄长袁成,使袁绍在宗族关系上成为袁逢的侄子。这种复杂的血缘与宗法关系,导致袁绍与嫡子袁术长期对立。袁逢与弟弟袁隗均位列三公,使袁氏家族进入到"四世三公"的鼎盛。袁绍后来能成为反董卓联盟领袖,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父辈积累的政治资源。可以说袁绍和袁术是官二代出身,并不是像曹操那样是经历多次惊涛骇浪是真正打出来了,所以尽管这二兄弟人强马壮,气势汹汹!但曹操内心是看不起这二个官二代的。曹操年青时还是有一此正气的,是后来的诸侯拼杀争地盘才令到他成为老江湖。大家看三国演义,知道有一情节因为董桌专权,当东汉皇帝无到。曹操曾经去谋杀董桌,但失手了,被董桌的人马追杀到跑山。但我告诉大家,这是假的,是三国演义的老编。到底曹操年轻时有没有做过这样的正义之举?根据历史记载是有的,但他当时行刺的是一个专权的宦官,这个宦官叫张让。根据当时一个叫孙盛所写下《异同杂语》的记载,曹操曾潜入中常侍张让府邸意图行刺,被发觉后“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凭借过人身手逃脱了。张让是汉灵帝时期“十常侍”之首,被灵帝称为“阿父”,他的专权祸国引发曹操的刺杀行动。我人人觉得当时袁绍、袁术这二个官二代靠老爸和家族人这些大树的庇荫而成为中国北方的霸主,在真正真刀真枪的战场带兵打仗与对方的较量中,他们军事能力的底子明显薄弱。更何况袁绍面对的是带兵打仗神出鬼没的曹操。加上袁绍不太肯听师爷的计谋,像田丰,如果他肯听丰田的话,他不致于家大业大,一世英明竟然栽倒在曹操这样兵寡人少的枭雄手上了。假如是我本人,能坐拥冀州四郡,地富人广,兵强马壮,谋士和名将无数,我根本不会去打像曹操这样下三线、下九流的人物,反正曹操在北方人数少,他根本起不了什么风浪,也根本构不成什么威胁。我可以形容袁绍打曹操,就像陶瓷玉器碰缸瓦,有鞋穿的去打一个赤脚佬,曹操反正就是光棍佬一条,他怕什么和你身光颈靓的袁绍拼?袁绍这个当年雄霸北方的官二代,最后被曹操搞到灭族和冚家铲,几个儿子都死光的悲剧,我觉得他是无事找事,是他咎由自取,鬼叫他去惹曹操这个光棍佬。我本人对官渡之战的个人观点,我的个人观点就是,假如袁绍像曹操一样有雄才伟略,他去打曹操这个盘踞在河南许县的地方恶势力,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袁绍自己本身只是个官二代,又无料!根本是个草包。你袁绍如果能守的住冀州四郡,就算你祖上墓穴冒出青烟了,你还去打曹操?袁绍打曹操其实是作死的行为。在三国历史中,我本人对袁绍的感触最大!因为三国历史上真实人物的他,是风度翩翩,十分儒雅。所以我讲到袁绍时,就比较多感触!我觉得袁绍坐拥冀州四郡,天天可以食个叉烧包,饮过下午茶的。打曹操是袁绍最大的败笔,被曹操灭族和搞到冚家铲,全家都死光!真的不值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