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雨初霁的南充城,被一场足球赛事点燃了前所未有的热情。10月2日,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场内,南充丝绸源点队在伤停补时阶段点球绝杀广安板楯蛮队,看台上的巨型TIFO,“张飞”手持足球的雄姿与“南哥在此”的豪迈宣言,不仅见证了一场体育胜利,更彰显了这座城市从历史深处迸发出的现代活力。
![]()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伍罗文博 摄
南充力量:
从球场拼搏到城市发展的三重跃升
这力量,首先是球场上的拼搏之力。补时阶段的点球绝杀,展现的是南充足球敢打敢拼、永不言弃的竞技精神。队长符峰在重点盯防下的坚韧防守,鲜小龙在关键时刻的冷静施射,都是这种力量最直接的体现。
这力量,更是文化自信的觉醒之力。赛事未启,文化先行。本土音乐人向西与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创作的《南充力量》,以川剧锣鼓碰撞足球哨声,用文庙飞檐对话绿茵赛场,完成了一次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开幕式上《脸谱幻变·丝绸缘起》的恢宏演绎,让非遗技艺在体育盛宴中焕发新生。从张飞形象的现代诠释到“南哥在此”的豪迈宣言,南充正在用自己的文化语言讲述体育故事。
![]()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乐校臣 摄
这力量,最终升华为城市发展的内生之力。一场足球赛,牵动了从文体部门到商贸企业,从专业院团到市井百姓的全城联动。它证明了体育可以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文化可以成为城市营销的新名片,而这种多方协力的模式,正是南充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南充温度:
赛场内外的人文关怀
友谊温度超越胜负,掌声送给对手也留给自己。 从客场高呼“巴中加油”,到主场呐喊“欢迎广安回家”,南充球迷用跨越地域的掌声,让竞技体育超越了胜负,成为连接情感的纽带。正如南充蜀魂球迷协会会长唐熙奕所说:“我们的助威,既要展现南充人的拼搏精神,也要传递南充人的温暖情怀。”这种温度,让激烈的比赛始终洋溢着友谊的芬芳。
![]()
王碧波 摄
空间温度打破隔阂,商圈变成社区的公共客厅。 遍布全城的20个第二观赛点,将商圈的商业空间转化为情感交流的公共场域。在王府井广场,点球绝杀的瞬间,素不相识的球迷相拥欢呼;在环形中心商圈,银发长者与青春学子为同一记射门屏息凝神。体育在这里成为打破年龄、职业隔阂的共通语言,重构着城市的社交生态。
民生温度普惠万家,赛事热度转化为市民实惠。 125万元消费券的精准投放,不仅拉动了商圈客流量大幅增长,更让市井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赛事红利”。“拿着消费券,看完球正好买特产!”市民的感慨,道出了“观赛+消费”模式的民生温度。这种将发展成果惠及普通市民的做法,让文体旅融合真正落到了实处。
融合发展:
文体旅协同的“南充样本”
南充的探索证明,一场成功的体育赛事,可以成为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它既是城市形象的展示窗——通过“烟火集市”让杨鸭子、西充狮子糕等本土特产走向更广舞台;也是社会凝聚的黏合剂——让70岁的大爷和00后大学生因同一场比赛而共鸣;更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国庆前两日王府井购物中心销售额同比提升超四成。
南充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我们正推动‘体育+文旅+消费’的深度融合,让每一场比赛都成为城市综合营销的契机。”在这一思路下,足球不再只是竞技项目,而是串联文化展示、旅游推广、商业促销的核心纽带。
![]()
王碧波 摄
随着南充队暂列川东赛区第二,10月6日迎战达州队的比赛已引发新一轮期待。但比单场比赛结果更值得关注的,是南充正在构建的文体旅融合生态。从《南充力量》的文化输出,到商圈观赛的空间创新,再到消费惠民的价值回归,一套以体育为引擎、文化为底蕴、民生为落脚点的发展新模式正日渐清晰。
当绿茵场的呐喊与市集的烟火气持续交织,当张飞的豪迈与现代体育的激情深度对话,南充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城市跃升”故事。这不再是一场短暂的赛事狂欢,而是一次深入城市肌理的品质革命——用竞技的力量唤醒城市活力,用文化的温度提升城市魅力,用发展的智慧夯实城市动力。从“南充力量”到“南充温度”,这座千年绸都正以“川超”足球赛事为起点,走出一条文体旅融合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冯方雄)
来源 | 南充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