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最近放了个大招,说要冲击"双一流"!这个消息在教育圈里炸开了锅。
说实在的,一所地方高校敢喊出这样的目标,确实需要不小的勇气。不过仔细一看,温大这次可不是在唱独角戏,背后站着整个浙江高校圈的"山海协作"大军。
这个"山海协作"听起来挺有意思,就是把省内的高校都动员起来,强的帮弱的,一起往前冲。听说现在已经有整整1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进来了。
![]()
温大的底气从哪来?
说起来,温大敢定下这个目标,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在"十五五"规划里明确提出了要争创"双一流",全校上下都在为这个目标努力。
更关键的是,温大背后有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这些省内的老大哥在撑腰。这些学校都在用"组团式"帮扶的方式,给温大这样的地方院校注入新的活力。
![]()
"山海协作"到底在搞什么?
这个模式最打动我的,是它让高校之间的帮扶变得特别实在。比如温州医科大学的研究生支教团,这些年一直坚持翻山越岭跑到格尔木去支教。
那些支教的学生真不容易,要克服高原反应,还要想方设法把课教好。他们搞的"春芽医语"生命健康科普活动,已经办了一百多场,这份坚持让人佩服。
![]()
温大自己的特色路子
温大也很懂得发挥自己的优势。他们的学生社会实践搞得风生水起,"籽籽同心"实践队跑遍了新疆、西藏等十多个地区,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还有个"乡与商随"实践队,四年如一日地深耕乡村金融教育。他们依托温州市唯一的省级金融教育示范基地,给乡村孩子们带去实用的金融知识。
![]()
机遇和挑战都不小
不过话说回来,冲击"双一流"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从目前的情况看,浙江省内已经有一些高校的学科表现很亮眼。
比如温州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各项指标都很过硬;浙江工业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核心指标也全部达标。温大要想脱颖而出,还得再加把劲。
但"山海协作"这个模式确实给了温大很大的助力。通过校地合作,把高校的专业教学和地方产业需求深度融合,这条路子走对了。
![]()
说到底,"山海协作"不光是地域上的手拉手,更是资源和梦想的碰撞。当地方高校不再单打独斗,而是抱团发展,每所学校都能在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你看好温州大学冲击"双一流"吗?你们学校的"山海协作"是怎么做的?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