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心有大我、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用学识与智慧诠释师德本义、展现楷模之姿;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抱理想、脚踏实地、敢想敢为,以勇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积极进取的昂扬风貌唱响青春之歌……求知若渴争朝夕,笃行不怠正学风,全媒体中心系列报道《身边》,今天带你走进俄语学院陈瑞时的故事……
他是
校“励志成才之星”
校优秀学生干部
连续两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校综合奖学金
校优秀贫困大学生奖学金
曾获第十届中西部外语翻译大赛
全国二等奖
他是
俄语学院2022级本科生
陈瑞时
![]()
陈瑞时,中共预备党员,俄语学院2022级俄语专业学生,现任2024级本硕实验班新生班主任,曾任学院学生会体育部部长。
01|逆风启航,逆袭蜕变
生活抛来的考验从未停息,但陈瑞时从未有过一丝抱怨与退缩,从小被祖父、祖母抚养长大的他深知生活的不易,所以他将生活的压力化作内心深处不断向上生长的力量。在初学俄语时,他的语音测试成绩位列倒数,但他选择以勤补拙:清晨6点的教室回荡着他逐字纠音的朗读声,深夜走廊的灯光见证了他反复练习的身影。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修读的53门课程中有36门获得90分及以上,学分绩点达9.198,综合成绩与学分绩点均位列专业前10。大二学年,他以“86分,优秀等级”通过俄语专业四级考试;且通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在逆境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励志篇章。
![]()
02|深耕学术,笃行致远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 在学术探索的征途上,陈瑞时以坚定的信念为帆,始终怀揣着对学术的热忱,积极投身各类学科竞赛与科研工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黑大学子的担当。他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出色的应变能力,在中西部外语翻译大赛。CATTI全国翻译大赛、黑龙江省翻译大赛等国家级、省级比赛中屡获佳绩。全身心深耕科研事业,作为项目中唯一一名本科生,他参与了专著《苏联专家在哈尔滨(1951—1960 年)》的编纂工作。在研究过程中,他独立承担黑龙江大学校史研究,通过对校史馆与图书馆43篇中俄文献的细致交叉比对,全面客观地还原了苏联专家在学科建设中的历史贡献,其研究成果得到了合作教授的高度认可与赞扬。不仅如此,他还以独立作者在被ВАК收录的杂志《Современный учёный》发表论文《当代俄语中性别词汇的动态变化》,为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搭建起了坚实的桥梁。
![]()
03|履职担当,力行奉献
“服务他人,成就自我。”陈瑞时同学深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仅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更要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身价值。在学生工作中,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倾情投入各项服务活动。担任学生会体育部长期间,他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精心组织学院运动员队伍参与校田径运动会、冬季运动会等20余场大型体育赛事,正因出色的表现,获评校优秀学生会干部。作为新生班主任,他耐心细致地为新生解答疑问,用“成长就是每一天都靠近目标一点”的信念激励着学弟、学妹们不断前行。他始终秉持服务社会的理念投身志愿服务,寒暑假期间,多次返乡参与社区服务,主动承担卫生清洁、普法宣传工作,节日期间,慰问孤寡老人与困难家庭,在第三十四届哈洽会举行期间,陈瑞时同学在哈西红场分会场担任志愿者,提供专业的翻译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累计服务时长超200小时,成为社区基层治理中活跃的青春力量。
![]()
暗夜铺陈星轨,泥泞亦可生花,图书馆的灯火是他攀援的绳,文献里的墨迹是他泅渡的舟。他用笔尖丈量历史的褶皱,以汗水浇筑语言的根系。那些被晨光剪碎的朗读声、被月色浸透的译稿纸,终在时光中凝成勋章。
![]()
![]()
图文来源 | 全媒体中心驻俄语学院二级通讯站
排版 | 金松琦
责任编辑 | 王思聪 孙晟伟 金松琦
二审 | 张笑雷
三审 | 肖博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