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散文|难忘豹子川
陕西|雍亚强
1972年的夏天,我十六岁的生命里刻下了一段永不褪色的记忆。那年二月,我刚在华池县长庆油田13团参加工作,转眼就被派往百里之外的豹子川农场劳动。这个刚从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划归油田的农场,即将成为我青春的见证者。
三十余名年轻人挤在敞篷卡车上,车轮碾过蜿蜒的山路,扬起阵阵黄土。夏日的子午岭像一幅流动的画卷:葱郁的林木在阳光下泛着油绿的光泽,山花烂漫地点缀其间,清澈的河水在卵石间跳跃,闪烁着碎金般的光芒。
途经南梁时,有人指点着说那里曾是习仲勋领导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可惜那时还未开发建设,显得十分荒凉。
在林镇短暂休憩时,一座破旧的石窑院落闯入眼帘。门楣上悬挂着"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旧址"的木牌,斑驳的字迹仿佛在诉说着彭绍辉将军当年在此办学的往事。这简朴的牌匾与荒芜的院落,构成了我对革命历史最初的具象认知。
当卡车最终停在农场连部时,扑面而来的是玉米饸饹面的香气。那是我第一次品尝这种特色面食,金黄的玉米面在唇齿间留下清甜的滋味。殊不知,这滋味将在未来四十天里成为我最熟悉的记忆。
我们很快融入了农场的"三同"生活:同吃、同住、同劳动。清晨的铃声划破山野的寂静,我们扛着农具走向田间。两餐制的日子虽清苦,但农场自产的时令蔬菜总能让我们大快朵颐。作为"油二代",我笨拙地学习着锄草施肥,汗水浸透了衣衫,却也浇灌着成长的喜悦。
最难忘那次山林追逐。当"羊鹿子"的惊呼响起,所有人如离弦之箭冲向那只受伤的幼鹿。它"喕儿喕儿"的哀鸣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那双湿漉漉的眼睛里盛满了惊恐。后来听说它伤愈后重返山林,这个结局让我倍感欣慰。
豹子川的夏天凉爽宜人,双塔沟畔的两座石像佛塔是我们常去的去处。精美的雕凿工艺令人叹服,谁能想到多年后它们会遭遇盗劫之灾?而山坡上那些坍塌的窑洞,则默默诉说着抗大学员们在此垦荒求学的峥嵘岁月。
夜晚是最难熬的时光。昏暗的灯光下,七八个年轻人挤在大通铺上,复转军人们讲述着部队的轶闻趣事,新婚的小伙子们说起自已的媳妇,更是神彩飞扬,激情燃烧。
偶尔雨后初晴,我们便结伴进山採木耳。晨雾中的森林宛如仙境,山鸡掠过时的羽翼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般的光泽。我们对着山谷呐喊,听回声在群峰间荡漾,这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奢侈的娱乐。
离别那天,农场杀羊饯行。我执笔写下感谢信时,发现玉米已从初到时的一尺多高蹿至一人多高,并己挂上沉甸甸的果实。
五十余年过去,豹子川的点点滴滴依然鲜活如昨:晨露中摇曳的庄稼,暮色里升起的炊烟,还有那群挥洒青春的身影,这些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作家档案
感受文字的温暖
雍亚强,陕西汉中人,1956年2月出生于一石油工人之家,1972年2月参加工作。除70年代参加铁道兵修筑青藏铁路四年,其余岁月都在油田度过。1985年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长期在油田机关从事党建宣传及企业文化工作。2016年从长庆实业集团退休,现定居西安。
文艺轻刊
优质原创集散地
总顾问:常智奇(著名文艺评论家)
顾 问:
郭 平 冰 泉 王永华 姜 毅
编 委:
程莫深 汀 兰 阿 静 邓立鹏
冰 轮 凌 云 宋希晨 坦克兵
素 心 清 幽
本刊定位: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来稿体裁:原创首发小小说、散文、评论、现代诗。1500字左右。拒一稿多投!拒AI写稿,一旦发现,彻底封杀!来稿请用word文档,文字、标点校对精准。
来稿要求:作品+个人简介+作者照片+加主编微信:cms_cq26
投稿邮箱:wyqk_26@163.com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资讯
本刊图片来源于网上
▼要事回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