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朝鲜外务相崔善姬乘专机抵达,开启了为期四天的访华日程。这是她时隔不到一个月再次到访中国,也是2018年以来朝鲜外相首次以单独身份访问中国。
这个时间点选得不简单:一边是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阅兵进入倒计时,另一边是韩国主办的APEC峰会临近。
崔善姬此行的目的并不复杂,重点就两件事,一件是为阅兵活动拉动外交支持,另一件则是围绕APEC峰会试图打开对外接触的突破口。
![]()
朝鲜阅兵不仅是“秀肌肉”,更是对外释放信号
朝鲜将于10月10日举行劳动党建党80周年纪念阅兵式。虽然活动是国内举办,但它的影响已经超出国界。阅兵的规模、展示的装备、邀请的宾客,都是外界观察朝鲜近期动向的重要窗口。朝鲜一向把这种大型活动当作展示政治意志和战略态度的平台,这次也不例外。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朝鲜这次阅兵准备得相当充分,不仅场面大,还会推出新型的远程导弹装备。朝方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强化国内凝聚力,同时向外界传递一种“朝鲜仍具备独立战略能力”的态度。崔善姬此时访华,其中一个核心任务就是邀请中方派出高级别代表出席阅兵式。
朝鲜很清楚,中国的出席与否会被外界解读为中朝关系的风向标。如果能请到中国高层出席,不仅能为活动本身增加国际分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外界对朝鲜展示战略武器的警惕情绪。毕竟中方一贯主张半岛无核化与和平稳定,如果在这种场合出现,对外可能是一种稳定信号。
当然,朝鲜也明白,阅兵一旦过于突出军事成分,很可能引发周边国家的警觉甚至反制。尤其是美韩近期在半岛周边加强联合军演的背景下,崔善姬和中方交流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如何控制阅兵引发的外部反应,避免局势因误判而进一步紧张。
朝鲜想借APEC“露脸”,但前提是风险可控
今年的APEC峰会定于10月底在韩国庆州举行。韩国方面提出希望朝鲜高层出席,并未明确点名金正恩,但外界普遍猜测,如果成行,很可能是一次历史性的“破冰”。不过,这种会面并不是说来就来,背后的准备与评估,才是决定性因素。
崔善姬此次访华的另一个重要议程,就是围绕APEC参会的问题与中方沟通。朝鲜方面的顾虑不难理解。一方面担心安全保障是否充足,另一方面也在考虑,出席这样的场合,是否会被外界解读为政策转向,甚至被对手利用为外交筹码。朝鲜不想在没有底牌的情况下贸然登场。
中方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和经验,在这种时候就显得格外重要。崔善姬希望通过与中国的沟通,了解当前多边环境是否具备“安全可控”的条件,也在观察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是否可能在APEC期间释放善意。特朗普尽管重新入主白宫后对朝鲜态度尚未明朗,但朝鲜方面显然不排除通过多边场合重新测试美方立场的可能。
另外,中方是否愿意在APEC期间为朝鲜提供一定的外交支持,也是朝方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中国愿意在会场内外为朝鲜“搭把手”,那对朝鲜来说,风险就可能降低不少。崔善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底牌摸清楚,再由平壤方面做出最终决定。
三边互动日趋紧密,朝鲜正在调整对外策略
除了围绕即将到来的两场外交活动做准备,崔善姬此行还有一个更深层的背景。最近几个月,中朝俄三国之间互动明显增多。金正恩9月初访问中国后,又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闭门会谈。三国之间的接触频率和议题广度都在上升,说明这个区域力量格局正在发生某些变化。
朝鲜在面对持续的外部压力时,逐渐意识到单打独斗的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它开始寻求在中俄之间建立更稳固的合作基础。在这一点上,崔善姬的表现颇为关键。作为熟悉美朝外交的资深官员,她过去更多出现在与西方的对话场合。但现在,她的重心明显转向东边,频繁出现在中俄之间,说明朝鲜的外交策略正在重新调整。
这并不意味着朝鲜完全放弃与西方接触,而是希望借助中俄的力量,在当前局势中争取更多筹码。尤其是在美日韩三方加速军事协调的背景下,朝鲜更需要一条“替代性路径”,不至于在国际舞台上陷入孤立。
中方在中朝俄三角关系中扮演的角色较为特殊。既是朝鲜稳定最重要的外部力量之一,又是当前国际秩序中相对中立的一极。中国的态度,既不完全支持,也不会彻底否定朝鲜的诉求,这种平衡恰恰是朝鲜目前最需要的缓冲空间。
崔善姬此行,是否会涉及三方机制的进一步探讨,目前尚未公开。但从她短时间内两次访华的频率来看,朝鲜方面显然希望通过密集互动,推动某种更长期、更稳定的沟通框架。
朝鲜正在试图打开一个出口,但门还没完全开
外交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尤其对朝鲜来说,每一步都要掂量再三。阅兵在即,APEC临近,而朝鲜正试图在这两个场景中,都找到突破的可能性。崔善姬这次访华,既是为具体事务做准备,也是朝鲜新一轮外交动作的前哨。
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并未在这次行动中展示出过多的对抗情绪,反而是通过频繁与中方沟通,展现出某种程度的克制与试探。这种外交节奏的调整,可能是出于对国际局势变化的判断,也可能是内部政治周期的需要。无论动机如何,朝鲜目前的做法已经发生转变,从过去的强硬单边,向更灵活的多边接触方向靠拢。
中国对此的态度相对清晰,始终强调对话、反对挑衅、支持半岛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中方会在所有问题上都站在朝鲜一边。对中国来说,稳定是底线,合作是选项,冲突则是必须避免的局面。朝鲜想要的,可能不止是一个出席阅兵的代表团,或一次会议上的发言机会,更是一个在区域秩序中能够站住脚的位置。
朝鲜是否真的愿意走出封闭状态,仍需观察。阅兵之后是否有更多对外动作,APEC上是否真的亮相,外界都在等答案。而这些答案,很可能就藏在崔善姬这几天与中方的谈话中。
朝鲜的外交棋局已经重新开局,虽然步子不大,但每一步都在试图打破过去的局限。崔善姬的到访,是一次关键的信号释放,也是一场对未来可能路径的提前布局。朝鲜是否能在中美俄这场大博弈中找到自己的站位,还需要更多时间去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次,它不再只是被动应对,而是在尝试主动出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