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方自己发现一奇怪现象:中国歼11战机,几乎成了收拾美军的主力

0
分享至

9月27日,美国国防部在一份例行报告中再次提到一个“老面孔”——中国歼-11战斗机。这款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战机,在过去几年里频频出现在中美空中交锋的第一线,尤其是在南海与东海。

从2021年底至2025年中期,美军统计到中方拦截行动超过180次,其中七成以上由歼-11执行。美方表示困惑:为什么不是歼-20?为什么不是歼-16?为什么总是这款已经服役多年的“老家伙”?中国为何频繁派出歼-11执行拦截任务?这种“老旧”的装备,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战略考量?



2022年12月21日,一架美军RC-135侦察机在南海国际空域活动,中国海军一架歼-11战机迅速升空,贴近至6米内,美军飞行员被迫紧急规避。美方事后称这次拦截“危险且不专业”,但印太司令部公布的视频却显示,歼-11动作精准,飞行稳定,完全掌控节奏。

这并不是个例。2023年2月24日,美军P-8A反潜机在南海上空巡航,CNN记者还搭机“观摩”。结果一架挂载空空导弹的歼-11,从500英尺外伴飞整整一小时,期间保持平行飞行,没有越界动作。



美媒拍下的画面中,歼-11的机身涂装清晰可见,飞行员冷静自如。这场“无声对峙”传递的,是中国空军在复杂局势中的从容与自信。

2023年10月24日的夜间行动更是惊心动魄。美军B-52战略轰炸机飞越南海,中国歼-11从侧后方迅速接近,一度逼近至不到3米距离,照明弹从274米外释放,美军机组紧急转向。

印太司令部公开视频,画面显示歼-11操作迅猛但克制,精准控制节奏。五角大楼对这次行动表示“高度关注”,但也不得不承认,中国飞行员的技术水平“极高”。



这类事件在2024年至2025年间并未减少。尤其是2025年初,美军P-8A和E-3预警机多次在中国近海活动,中国空军的回应几乎毫无例外——歼-11起飞,贴身拦截。

太平洋空军司令部提供的数据指出:歼-11在所有拦截事件中的出场率达60%以上。从海南、西沙、福建等基地出动的歼-11,覆盖整个南海乃至第一岛链。



这种高频率出动,背后显然不是偶然,而是一种系统性的部署安排。其实早在2014年,歼-11就登上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那年8月19日,一架P-8A在南海侦察时,遭遇中国歼-11“桶滚式”拦截,机身不到十米距离,美方称之为“危险动作”,中国国防部则回应“专业且必要”。

这次事件让美军第一次意识到,歼-11不仅数量多,而且灵活、可靠,已成为中国空中拦截的重要力量。到了2023年5月26日,一架RC-135再次在南海上空被歼-11逼近至15米内。



飞行员操作娴熟,从侧面迅速切入,又快速脱离。美方发布声明说“没有必要靠这么近”,但也未能提出任何实质抗议。

这类行动的背后,其实是中国空军对歼-11极高的信任度。为什么不是歼-20?答案其实很简单。歼-20是中国的隐身战机,是未来制空权的关键资产。频繁出动可能暴露雷达特征、电子设备性能,一旦被美方掌握,将严重影响实战效果。



歼-16虽然性能先进,但维护成本高,飞行开销大,定位于高强度作战任务,并不适合天天出动。歼-11,航程远、推力强、挂载能力不俗,对付P-8A、RC-135这类慢速目标绰绰有余。飞一次成本也低得多,堪称“经济实用型战斗机”。

更关键的是产量。自1998年开始,歼-11系列总产量超过400架,至今仍有200多架处于现役状态。对比而言,歼-20产量刚过300架,歼-16也不过400架左右。



数量多,就能承担高频率任务,这也是为什么歼-11频繁出现在南海和东海的主因。除了性能和数量,歼-11的“气动稳态”也是一大优势。它继承了苏-27的布局,即便在强气流下依然保持稳定飞行,贴近拦截时不容易被干扰。

2023年7月,一架加拿大CP-140在东海附近被歼-11盯上,飞行员称“感受到了极强的压迫感”,但并未发生擦碰。歼-11B和新改进型还配备了国产WS-10发动机与数字航电系统,能挂载PL-12导弹,具备中程打击能力。这些配置虽然不如歼-20先进,但在巡逻驱离任务中已经绰绰有余。



2024年央视播出的纪录片中,还曝光了一次罕见对峙:两架歼-11对上四架F/A-18,火控雷达锁定后,美军战机选择撤退。歼-11在飞行员培养上的价值也不容忽视。许多年轻飞行员从模拟器转入实战,第一款实机就是歼-11。它的操作逻辑清晰、维护简单,非常适合训练和日常任务积累。

在和平时期,这种“老将”不仅是战术工具,更是战略资产。从2022年到2025年,中国空军战斗机年产量稳定在240架左右,新型战机不断入列,但歼-11依旧活跃。这是一种资源配置的体现:把先进机型留给关键场合,把高频任务交给成熟装备。



美军自己也在做类似的事。F-35虽先进,但飞行成本高,平时巡逻任务更多由F-16承担。歼-11并不是完美的,它没有隐身能力,雷达也不如新型战机灵敏。但这种“不完美”,恰恰让它成为最佳的“消耗型主力”。既能完成任务,又不怕技术泄露。

每次贴近行动,都在无形中消耗美军飞机的结构寿命,增加维修成本。2023年10月,歼-11夜间拦截B-52的行动再次让美方“捏了把汗”。印太司令部称“这是一次极具风险的操作”,但也承认没有发生任何物理接触,说明中方控制得当。



这类操作越来越成为中国空军的“常态化训练”,不仅是应对,也是实战演练。2025年7月,歼-20与美军F-35在东海相遇,双方保持距离。中国没有选择靠近,而是用歼-11继续日常巡航,让歼-20保持神秘感。

同期,双座歼-20S正式入列,还有更多歼-16加入南海巡航,歼-11的任务正逐步向新型战机交接。尽管如此,在未来一段时间,歼-11仍将是中美空中博弈的“第一出场者”。它是“够用”的象征,是“节奏掌控”的体现,也是中国空军战略理性的标志。



就像老工人带新徒弟,歼-11用一次次飞行,把经验传承下去,也为中国空军积蓄着更强大的未来力量。这款来自苏联血统的战机,在中国的手中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它不是过时,而是实用;不是无奈,而是选择。它的频繁出场,本身就是一种战略信号。

中美空中较量还在继续,歼-11仍在飞行。这场博弈的故事,显然还远没有结束。歼-11成了“收拾美军”的主力,不是偶然,而是中国空军深思熟虑的结果。从性能、成本、数量到战略考量,它都是最合适的那一款。未来或许会有新机接棒,但现在,它依然是蓝天上的“老将先锋”。

信息来源:
[1]阅兵场下的歼-11系列战机:“沈霍伊”的理想与现实 观察者网
[2]张冠李戴?美媒发布“解放军歼-11战机”画面,疑似弄错飞机型号 环球网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湖南某医院的17分钟不雅视频,到底是谁拍的?

湖南某医院的17分钟不雅视频,到底是谁拍的?

麦杰逊
2025-11-07 11:38:59
千年血脉曝光!赖清德家族隐藏的惊人秘密!

千年血脉曝光!赖清德家族隐藏的惊人秘密!

鲁源写作读书会
2025-11-07 17:00:08
白百何疑开撕王传君冲热搜!疑因奖项分配不公,发文暗讽沪圈操作

白百何疑开撕王传君冲热搜!疑因奖项分配不公,发文暗讽沪圈操作

古木之草记
2025-11-05 18:13:32
不接受任何采访!朱婷率河南3局横扫天津!她赛后为何悄然离去?

不接受任何采访!朱婷率河南3局横扫天津!她赛后为何悄然离去?

运动帮
2025-11-08 08:40:59
李福贵带货首秀,面对质疑坦言“赚钱才有能力帮更多人”

李福贵带货首秀,面对质疑坦言“赚钱才有能力帮更多人”

大象新闻
2025-11-08 12:14:05
调查发现:冬天吃维生素b12的人,不出2月,身体或会有这3个变化

调查发现:冬天吃维生素b12的人,不出2月,身体或会有这3个变化

素衣读史
2025-11-07 16:57:14
刘晓庆一天吃一斤肉,同龄人夸她年轻,摘下假发真容曝光

刘晓庆一天吃一斤肉,同龄人夸她年轻,摘下假发真容曝光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8 01:33:04
每体:马尔科姆佣金案已开始审理,多位前巴萨高管接受讯问

每体:马尔科姆佣金案已开始审理,多位前巴萨高管接受讯问

懂球帝
2025-11-08 12:55:10
沙特王子离奇重病赴华求医,中医把脉3分钟,1句话让随行医生傻眼

沙特王子离奇重病赴华求医,中医把脉3分钟,1句话让随行医生傻眼

小哥很OK
2025-10-14 17:59:41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这是我见过的五官最精致的女性,一脸福相,以后会贵不可言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0-28 14:03:28
中国希望看到的一幕将发生,特朗普紧急发文,这一次他真的输不起

中国希望看到的一幕将发生,特朗普紧急发文,这一次他真的输不起

趣史微视频
2025-11-08 12:55:06
杨振宁去世没30天,官媒动态揭开翁帆现状,令人担心的事发生了

杨振宁去世没30天,官媒动态揭开翁帆现状,令人担心的事发生了

法老不说教
2025-11-07 15:15:46
关于香港的现状,这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关于香港的现状,这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科学发掘
2025-11-07 11:55:52
1955年,李迎希听闻自己是中将改授少将,遂向粟裕反映,结果如何

1955年,李迎希听闻自己是中将改授少将,遂向粟裕反映,结果如何

顾史
2025-11-08 12:11:50
时隔2年半再出山!曝45岁郑智将执教西海岸 2位前国脚担任其助手

时隔2年半再出山!曝45岁郑智将执教西海岸 2位前国脚担任其助手

风过乡
2025-11-07 18:15:13
马姆达尼赢得大选,戳中了西方“一人一票”式民主制的死穴

马姆达尼赢得大选,戳中了西方“一人一票”式民主制的死穴

壹家言
2025-11-07 11:19:25
跌下神坛的贵族水果,从百元一斤跌到几块钱,人们反而不愿意买了

跌下神坛的贵族水果,从百元一斤跌到几块钱,人们反而不愿意买了

妙招酷
2025-10-29 00:22:47
第4艘航母下水?四川舰船厂插旗将海试?美媒:性能或远超美航母

第4艘航母下水?四川舰船厂插旗将海试?美媒:性能或远超美航母

胖福的小木屋
2025-11-07 17:09:32
一母亲临终前将脑瘫儿子托付给21岁女儿,女儿含泪点头,谁料母亲去世后,她转身便丢下哥哥离开了家

一母亲临终前将脑瘫儿子托付给21岁女儿,女儿含泪点头,谁料母亲去世后,她转身便丢下哥哥离开了家

上海约饭局
2025-11-08 12:05:38
王伟莹终于坦白,难怪全红婵会退出个人赛,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王伟莹终于坦白,难怪全红婵会退出个人赛,樊振东一个字都没说错

削桐作琴
2025-11-06 21:35:11
2025-11-08 13:44:49
墨兰史书 incentive-icons
墨兰史书
每天更新不一样的历史内容
4309文章数 6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福建舰更多细节公布 一组动图全方位看清楚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1天内新部署1艘航母6艘军舰 法媒"醋"了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1天内新部署1艘航母6艘军舰 法媒"醋"了

体育要闻

邵佳一准备好了,但中国足球准备好了吗?

娱乐要闻

梁婷为辛芷蕾发声:没什么可质疑的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家居
房产
手机

柔情万种的针织裙,开叉的更显瘦!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手机要闻

OPPO Reno14系列有多牛!这篇文章告诉你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