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NIGHT
夜读
上海第九棉纺织厂(简称“国棉九厂”)位于杨树浦路2086号,是上海棉纺麻纺重点企业,杨浦区十多家棉纺织厂之一。它的前身是大纯纱厂,创办于1895年。1949年上海解放后,中纺第二制麻厂和中纺十四厂合并改称中纺公司上海第九棉纺织厂,1950年7月更名为国营上海第九棉纺织厂。
我是1981年退伍分配至上海第九棉纺织厂从事保卫工作,1996年离开,期间经历了企业从兴旺到改革的过程。
现在,国棉九厂已经停产,大部分厂房被拆除,只留下一栋老办公楼。这栋楼现在被用作办公楼,修旧如旧,工业时代的纺织记忆,也伴随它的存在而留存下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杨树浦路,是一条不眠之路,国棉九厂保卫科就在这栋老办公楼里,窗外是繁忙的杨树浦路。当时,28路公交车从黎平路到闵行路沿着杨树浦路来回走,从早晨6点的早班到晚上10点夜班,期间人流不息,彻夜不眠。许多大型棉纺织企业,如九棉、十二厂和十七棉,每个厂每班大概有2000多人,乘坐28路车上下班。那时公交车是中间有铰链的巨龙车,一靠站人流“哗”像退潮一样泄下车,过一会儿下班的女工又如涨潮式地涌出厂,每天要重复好几回。
国棉九厂最辉煌的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拥有棉纺纱锭12万枚,麻纺纱锭4880枚,织机2700台,年产各类纱线2万吨,胚布8000万米。其中,西湖牌黏胶细布、金莲牌涤棉卡其分别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年上缴利润达到5400万元,被国家经委核定为大型一档企业。当时,纺织是全市最大的行业,有55万职工,行业大气派也大,每当厂里完成生产任务或者有重大节庆活动,比如劳动节和国庆节,杨树浦路上会非常热闹,各厂都会敲锣打鼓地庆祝。厂里有一支很好的锣鼓队,彩车锣鼓出门一敲,整条街就像过节一样沸腾起来。
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是个五脏齐全的小社会,保卫科的任务是对口公安,做好企业内部的治安保卫工作。比较吃重的任务是防火。对纺织老企业来说,火警火苗是令人揪心的隐患,消防队要随时做好出警准备,借力同区的棉纺织厂组成联组,互相检查安全漏洞,技术上比学赶帮,努力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其次是防盗。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活跃,上班女工穿戴时髦,进厂后换好工作服,下班时发现放在更衣箱里的贵重物品被盗了。国棉九厂最大的更衣室里有上千只更衣箱,有些不法分子会利用午夜看管人员打盹,一次撬窃100多只更衣箱。记得还曾经发生工资科的保险柜被盗案件:有一次发工资的前一天,出纳将工人的工资分点好,放在保险柜里。第二天早上发现分点好的职工工资全部被盗,导致这部分职工无法按时发放工资,造成很坏的影响。在公安局的指导下,通过在现场获取指纹,经过反复筛选比对,终于抓到了作案嫌疑人。
![]()
投稿可发至zfk@yptimes.cn
作者 |徐崇伟
编辑 |顾金华
音频 |顾好(复旦大学)
诵读 |夏帆(复旦大学)
视觉 |邱丽娜 刘晶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