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人生最大的烦恼不过是课程太难,考试成绩不够好,或者作业太多写不完。
然而对于15岁的谈方琳来说,她的最大烦恼却是不想被太多人关注。
是的,她因为破解了世界数学难题——菲波那契数列与贝组数的估计而扬名国内外。
采访邀约纷至沓来,可小姑娘却一一拒绝,这其中也包括央视。
是什么样的顾虑让她拒绝接受媒体采访呢?15岁的少女谈方琳究竟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
她的爸爸妈妈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将她培养成了一名小天才的呢?
从小表现出惊人的数学天赋
![]()
天才少女谈方琳
谈方琳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爸爸妈妈都是高校教师。
尤其他的爸爸,是华东师范大学的数学老师。
也许正是遗传了爸爸的数学基因,谈方林从小对学习数学非常感兴趣。
正常的课业对她而言都太过简单,爸爸便帮他报了课外辅导班。
别的学生报补习班是为了提高成绩,或者参加竞赛,为将来进一所名校做铺垫。
但谈方林单纯的只是想钻研一些难题,每解开一道刁钻的奥数题,她都兴奋异常,成就感满满。
![]()
谈方林认真地听科研专家讲解学术论题
得益于爸爸工作的便利,谈方林很小开始就可以参加国内的许多数学方面的高端学术论坛会议。
在这些会议上,她的眼界和心境不断地拓宽,对数学的热爱也更加执着。
此时的她与她的那些同学们已经完全拉开了距离,别人考虑的是怎样提高课内成绩,她考虑的全是科研层面的课题。
当她第一次在数学学术论坛上接触到数论的理念时,她便深深地陷了进去。
她对新知识、新领域的渴望爸爸看在眼里,可是爸爸并没参与过数论方面的科研工作,很多时候并没有办法帮她解惑。
![]()
谈方林参加世界顶尖科技论坛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谈爸爸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为女儿找了一位更加专业的引路人。
身在华师大数学系,要找一位数轮方面的专家,那简直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谈爸爸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一位同事,研究数轮的教授,并将女儿郑重托付给他。
那名教授本来以为就是小孩子一时兴起,哪成想带了一段时间后,就被谈方林的数学天赋折服。
这个才上初中的小女孩不仅天资聪颖,想法快,思路活,而且不怕吃苦,具备搞科研的定力和毅力。
教授非常喜欢谈方林,她简直可以称为他的得意门生,无论搞什么研究,都要带在身边。
![]()
谈方林就读的华师大第二附中
有了教授的引导,谈方林顺利打开了数论这个新领域的大门,在知识的海洋里肆意徜徉。
此时的她已经开始阅读《美国数学月刊》这种专业性极强的杂志。
里面的文章有的她已经能够完全理解,有的似懂非懂,但没关系,不懂得地方她就去请教教授。
在这位教授的细心栽培下,谈方林的数学能力飞速提高。
做科研就像爬山,征服了这座山,又找寻下一个目标,一个接一个,永无止境。
在搞懂了数轮后,谈方林又把目光投向了菲波那契数列。
![]()
小时候的谈方林漂亮又可爱
菲波那契数列,刚开始听到这个名字时,多数人可能都是一脸懵,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非专业人士不了解它也正常,但其实在生活中,菲波那契数列也与我们息息相关,在很多领域发挥着它的作用。
在学术界,它更是困扰了人类多年的难题,许多科学家前仆后继的加入到研究它的队伍当中。
加拿大数学科学家Rankin曾在2015年提出菲波那契数列与贝组数的估计这一问题,并进行了五年的深入研究,但可惜一直未获得有效进展。
任谁也想不到,这个难题最后会被一位来自中国的初中生破解。
13岁的谈方林在数学研究上表现出的独特天赋收到了学校老师和领导的关注。
他们将她列出“中学生英才计划”,给予她最大的支持和研究自由。
谈方琳也没有辜负老师和校方的厚爱,她顺利进入世界级数论课题研究小组,并成为了组长。
在科研小组,她带领自己的组员共同完成了对菲波那契数列与贝组数的估计的破解。
但连她自己也没想到,别人五年都没能破解的难题,竟然在自己的手中解开了。
![]()
菲波那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
成为世界最年轻科学家
困扰学术界多年的难题被一名来自中国的13岁女中学生轻松破解,这一消息不胫而走。
谈方林的名字一时间成为世界的焦点,那位加拿大教授更是点名要见一见这位小科学家。
他大概也想知道,是怎样的一位天才少女解开了这一谜团。
国内外的媒体都想进一步深入报道,挖掘一下谈方林背后的故事。
但是谈方林除了出席过两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外,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
![]()
谈方林获得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说到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这也是一场全世界最强大脑们聚集与交流的盛会。
出席论坛的都是各个领域最尖端的精英人才,包括全球65位诺贝尔奖、沃尔夫奖、拉斯克奖、图灵奖等顶级科学奖项得主。
谈方林刚开始收到邀请时是拒绝参加的,她紧张也害怕,不知道跟这些科学家们在一起怎么交流。
毕竟她只是一名十四五的孩子,虽然取得了科研成果,但并没有经历过太复杂的人际交往。
后来主办方通过谈方林就读的学校从中斡旋,才最终确认对方会如期参会。
![]()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在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谈方林显得特别乖巧内敛。
她深知自己还是一名学生,来这里的第一目的是向其他前辈学习,所以很多时候,她都是静静的聆听。
在别人看来,作为与会现场最年轻的科学家,她有骄傲的资本和底气。
但谈方林自己却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
她只想在数学的世界里尽情的探索,这个让许多同学头疼的学科,在她眼中却是一个奇妙的世界。
她在里面可以找到更多的乐趣和成就感。
与其浪费时间在采访上,还不如抓紧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儿。
![]()
谈方琳的嘉宾证
坐在著名科学家,沃伦阿尔珀特奖获得者吉罗·麦森伯克身边的谈方林与其他中学生并无不同。
青涩的面孔,认真的模样,虚心受教的态度。
第二次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谈方琳已经能够从容应对了。
她抓住机会向吉罗提问,希望能从真正的科学家身上找到钻研的动力。
她问的问题是:我们在做课题研究的过称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吉罗教授用真诚的态度告诉他: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面对困难和失败的勇气,要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
科学家在论坛上发言
对于吉罗教授所说的话,谈方琳深感认同,因为她在做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确实遇到过很多的困难。
有时一个问题好几天,甚至几个月都想不明白,她也曾暗暗流过泪,打过退堂鼓。
好在,最后都坚持下来了,如果当时自己轻易放弃,那么就不会有后来的研究成果。
当谈方琳与吉罗教授交流的时候,许多中国记者都把摄像头对准了她。
这让小姑娘突然变得紧张起来,甚至在用英语提问的时候,声音太小,以至于吉罗教授没有听清楚。
后来在周围人的提醒下,她才再次鼓起勇气,大声提问。
会后,谈方琳特别嘱咐那几位记者,刚才自己出糗的场面千万别被妈妈看到,否则会被说。
看吧,这个蜚声国际的小小科学家其实还是个内心惧怕妈妈的乖娃娃呢。
![]()
谈方琳等青少年与科学家交流
因势利导,好的家庭教育很重要
很多人说谈方琳的成功得益于她有一个非常靠谱的家庭做后盾。
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对她的教育方式更加科学。
家庭财力基础好,能够让他心无旁骛的醉心于课题研究。
另外,爸爸妈妈拥有的社会地位和人脉资源使得她整个求学阶段都身处名校,不必为成绩和升学而烦恼。
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优势,但如果没有自身的天赋加持和努力坚持,也不一定能成功。
毕竟和她拥有差不多家世的少年千千万万,而取得耀眼成就的谈方琳只有一个。
![]()
父母对子女都有很高的期望
其实谈方琳的父母也曾经陷入过孩子教育的歧途,担心孩子的升学问题而变得焦虑。
幼儿园时期,他们就给谈方琳做了规划,一定要考进名校,一定要成绩拔尖,一定要成为最好的那一拨。
那时的谈方琳还正处在爱玩好动的年纪,哪里承受的住父母强加的压力。
才上中班的她一度到了厌学的地步,还没到幼儿园门口,就哭闹着不肯上学。
这样的表现让谈父谈母慌了神,他们这才开始反思,是不是用错了方法。
![]()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自那次之后,谈方林的爸爸妈妈对她就采取了更为宽松的教育方式,一切以孩子的感受为主。
本以为孩子会在快乐教育理念下变得平庸,谁知道后来谈方琳竟给了他们一个大惊喜。
小学二三年级开始,谈方琳就表现出对数学的独特喜爱。
他的爸爸妈妈很快发现了这一点,此时他们早已经从焦虑的状态中脱离出来了。
没有了执念的二人不再唯成绩论,而是注重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和进一步激发。
若是普通的父母,见孩子钻研的是课堂以外的东西,肯定会强加干涉。
但谈父谈母没有,他们得知孩子在课堂生已经找不到学习数学的新鲜感和激情后,便给她报了课外学习班。
![]()
谈方琳成最年轻科学家
那些抽象的、艰涩难懂的奥数题激发了谈方琳继续深入探索的兴趣。
虽然上了课外补习班,但爸爸妈妈并没有安排她去参加各类竞赛。
他们太明白自己的女儿了,当学习只是一种兴趣时,她可以全情投入。
当学习变成了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时,谁也无法保证,她是否还会对数学抱有热忱。
拥有这样的父母何其有幸,保护孩子的初心,尊重孩子的意愿。
在孩子喜爱的基础上因势利导,让她进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学习研究中。
正是因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理念下成长起来,谈方琳才能以更完美的姿态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
网友称谈方琳智商高于比尔盖茨
谈爸谈妈的做法值得现在许多家长借鉴,纵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谈方琳。
但堵不如疏的道理谁都懂,把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强加在孩子身上。
不尊重孩子本身的意愿,那么原本有无限潜能的孩子最后都可能变得碌碌无为。
因为她的兴趣,她的天赋都被掐死在了萌芽状态。
不追星,不求名,专心做科研
谈方琳喜欢钻研数学课题,这让她性格更加沉静,与其他孩子形成鲜明对比。
当同学们讨论哪个明星更帅气,哪部偶像剧更吸引人时,谈方琳完全插不上嘴。
少男少女们的追星爱好在她看来就是浪费时间,有这些时间,她宁愿多做一会儿课题研究。
那些被别人奉为偶像的娱乐明星们,谈方琳一个都不熟悉。
她更熟悉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们,也更愿意追随他们脚步,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
宠辱不惊的谈方琳
谈方琳一夜成名后,许多媒体都想采访她,但她及她的家人都婉言谢绝了。
谈爸曾告诉记者,他们的孩子还小,不适合太多曝光,只想给她一个安静的空间,让她遵从本心,做喜欢的事儿。
而谈方琳自己也不太在乎是否成名,甚至很多时候,她不适应被太过关注。
站在聚光灯下,被众人仰望的感觉也许谁都喜欢,但谁也无法保证,被夸赞和奉承多了是不是会迷失自我。
![]()
谈方琳的乐趣所在
犹记得《伤仲永》里那个神童,明明拥有过人天资,却因父亲的贪婪和无知,最终沦落为普通人。
外界的追捧有时候也会成为一种负面影响,成为谈方琳科研道路上的绊脚石。
从这一点上来说,谈爸谈妈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不仅自身拒绝给女儿带上名利的枷锁,也从小教会孩子淡薄名利。
谈方琳能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是她的幸运,也是她能够取得成就的重要基础之一。
![]()
谈方琳参加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
谈方琳在参加第一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时也曾与著名科学家,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维尔泽克面对面交流。
在那次交流中,佛兰克曾告诉她,要想搞好科学研究,首先要保持对科学的好奇与兴趣。
谈方琳正在用实际行动见证这一箴言,不分心,不旁顾,始终把兴趣点放到数学研究上。
距离她建立了“斐波拉契数列和贝祖数”的联系这一壮举已经过去了几年,现在的她依然在父母的保护下,做着自己的科研项目。
网络上除了当初得几篇报道外,很少能搜索到更多的消息,这于她而言应该是最好的结果。
人生不设限,未来更可期
谈方琳的父母曾表示,自己不会再对女儿的未来做规划。
虽然她在数学方面表现的很有天赋,但未来的道路还是要她自己走。
选择权和决定权也在她的手中,不给女儿的人身设限,让她凭着自己的本心继续前行。
这样的父母确实值得称赞,日常生活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打着爱的旗号,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子女的父母。
他们也许从来不会去想,子女最想要的是什么,只想他们按照自己规划的线路刻板的活下去。
![]()
谈方琳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会议上
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数种可能,不仅是父母不该设限,就是自己,也不能早早的给自己下定义。
因为在不知道哪个岔路口,你的不同选择就会将你带向不一样的未来。
谈方琳目前热爱数学,喜欢进行课题研究,那么她便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做出成就。
将来有一天,她又喜欢上别的学科,也可以转而再研究其他。
如果一开始就给自己画一个框,那么人生就很难有太大的突破。
![]()
世界著名科学家们齐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
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最有朝气,最有活力的时期,也是一个人最具创造力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没被太多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一切喜欢和爱好都是以内心的感受为准绳。
如果家长或者其他人强加干涉,很容易激发他自身的叛逆性,反而适得其反。
所以家庭教育要懂得因势利导,但又不能太放任自流。
这中间的度很难把握,希望每一位做家长都能好好斟酌,根据自己孩子的特性来灵活处理。
![]()
谈方琳和吉罗·麦森伯克
15岁的谈方琳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她能够一直保持初心。
不被外界的各种声音干扰,持续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为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家需要谈方琳这样的人才,科学界需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的研究人员。
对于谈方琳这个天才少女,以及谈爸谈妈开明的的教育方式,
您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参与讨论。
您的支持是我们继续努力地最大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