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为什么发展得越来越慢?
答案一定超出你的想象:因为文科生太多。这不是搞学科对立,而是已经发生的事实。
2021年,央行曾发布一篇工作论文,原文写得毫不避讳:东南亚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之一就是文科生太多。如果中国不想走他们的老路,就必须重视理工科教育。
当我查阅了东南亚的经济史,才知道央行说的一点都不夸张。上世纪70年代,马来西亚、泰国开始飞速发展,靠做低端制造业,比如组装零件、加工产品,这种靠人力赚钱的产业,早早成了中等收入国家,一度被称为“亚洲四小虎”。
一直到1990年,当时的中国人均GDP才781美元,而马来西亚已经达到了4637美元,是中国的6倍;泰国有2468美元,是中国的3倍。
可30多年过去了,情况已经完全反过来了。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翻了十几倍;而东南亚那些国家收入几乎没怎么涨,物价却越来越贵,普通人活得越来越艰难。这就是典型的中等收入陷阱:当一个国家赚的钱达到中等水平之后,后续再也涨不动了,很难有机会成为高收入国家。
更恐怖的是,经济停滞还催生了一系列治安问题,无业游民越来越多,暴力犯罪层出不穷,一座座电诈园区拔地而起,祸水牵连到整个亚洲。
问题到底出在哪呢?来看一组数据:高收入国家里,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比例大概是1比1到2比1,但中等收入国家最低也是3比1,最高甚至能到6比1。这就体现出一个致命的问题:理科生数量不够,产业结构永远无法升级。
就像东南亚国家,当年觉得靠人力赚钱很容易,年轻人最好都能进城打螺丝,没必要培养那么多人才,就算培养了也只重视律师、教师这一类文科人才,没人重视理工科。最后结果就是,想升级产业,但无人可用、无人能用,整个国家只能被困在原地,整整30年无法翻身。
正因如此,最近中国高校都在调整专业,中科大撤了英语、考古学,西北大学撤了汉语言、广告学。之前这些所谓的文科“万金油”专业,如今报考的学生也越来越少。
说到底,强调理工科重要,不是说文科生没用,而是时代发展到这一步,需要更多能搞技术、做研发的人才。以前咱们更重视文科,是因为文科办学成本相对较低,盖几间教室、请几位老师就能开课,留给文科生的岗位也很多。
现在转向重视理工科,是因为咱们要搞产业升级,想要摆脱被老美“卡脖子”,就必须靠技术实力说话。就算建实验室、买设备价格昂贵,动不动就得花几千万,中国也要咬着牙上。因为只有这样,中国才能避免掉进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人的脊梁才能挺得越来越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