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之一Maria Branyas Morera离世。她出生于1907年,离世前已经有着117岁的高龄。她不仅代表了已知人类的寿命极限,也为探索人类长寿奥秘提供了重要信息。
在她生命的最后阶段,一个由西班牙科学家领衔的国际团队对她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分析,包括基因、代谢、微生物等各个方面。他们试图回答关于长寿的关键性问题:为什么有些人能活到远超常人的年龄,同时依然保持相对健康的状态?
根据研究团队发表在
Cell Reports Medicine的研究,作者发现Maria尽管寿命远超常人,但并非所有的指标都指向长寿——她的某些特征明显更“老”,例如端粒、血液细胞突变等;有些却表现得格外“年轻”,例如炎症水平、脂质代谢等。根据Maria的研究结果,研究者认为极端长寿并非单一因素决定,而是多种生物学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
![]()
具体来看,研究团队发现Maria的端粒(保护染色体末端的重复DNA片段)异常短。正常情况下,端粒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缩短,而异常短的端粒与年龄相关疾病有关。但根据分析结果,Maria并没有患上这类疾病。研究者指出,这一点有些出乎预料,这也说明端粒缺失或许只是与衰老有关,不代表一定会患上相关疾病。
类似的现象在血液样本中也得到了印证,Maria的血液细胞有着许多年龄相关的基因突变,这些突变通常与白血病、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然而,她一生中都没有患上这类疾病。
另外,她的身体中也存在许多支持健康的特征:高效的脂质代谢,她的“好胆固醇”水平高,“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极低,心血管状态堪比年轻人;她血液中的炎症指标GlycA和GlycB都非常低,血液炎症水平非常健康;肠道菌群健康程度与年轻人相当,例如双歧杆菌含量很高,对脂质代谢,抗炎有重要作用。
![]()
▲研究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而在基因层面,表观遗传是近年来衰老研究的热点。通过分析DNA甲基化模式,科学家可以估算一个人的“生物学年龄”。令研究者惊讶的是,Maria的血液、唾液等组织的表观遗传年龄远低于她的实际年龄。她的重复序列DNA(如LINE-1、ALU等)保持了较高的甲基化水平,这有助于基因组稳定,避免DNA损伤激活——这也是她终生未患癌症的可能原因之一。表观遗传的分析结果意味着,Maria的实际年龄有117岁,但她的细胞在分子层面上仍保持更年轻的状态。
而Maria的研究成果有一个最令人鼓舞的点,那就是极端长寿并不代表必然伴随多种疾病。她一生中从未患过癌症、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典型老年病。除了基因层面的天生优势,研究者指出Maria的一些后天习惯对长寿同样有所贡献,并且能供其他人借鉴。
![]()
图片来源:123RF
Maria最突出的习惯是每天会坚持喝酸奶,她每天大约摄入3杯酸奶,有助于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她的整体饮食以地中海饮食为主,这种饮食模式的特点是富含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和橄榄油,适量摄入鱼类和禽肉,红肉和加工食品较少。这种方式有助于降低炎症,保护心血管健康;她会保持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园艺活动,对改善血液循环、身心愉悦,维持肌肉力量有帮助。坚持这些习惯,或许能真正帮助你延长健康寿命。
参考资料:
[1] The multiomics blueprint of the individual with the most extreme lifespan,
Cell ReportsMedicine (2025). DOI: 10.1016/j.xcm.2025.102368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学术经纬”公众号主页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