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活中的某些画面开始悄然改变:
商场里,刚结束加班的OL妆容精致,怀里却抱着半人高的毛绒玩偶;写字楼下,一群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正热烈交换着泡泡玛特的隐藏款。小红书上,“大人也要玩玩具”话题阅读量突破165亿——这届成年人,正在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集体返童”。
![]()
这不是幼稚,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自我疗愈。心理学用“成人儿童化”(kidult)来描述这种现象:成年人在面对压力时,会主动选择回到童年的简单快乐中,找回内心的稳定。
于是你恍然大悟——那些心甘情愿排长队购买的儿童节套餐、卡着时间点抢购的限量玩偶,还有总想“回去看看”的迪士尼“快乐老家”,原来都不是一时冲动。积木、盲盒、娃娃, 成了成年人的“过渡性客体”——那些握在手中的柔软与质朴,短暂地接住了下坠的焦虑。
![]()
不必为偶尔“像个小孩”而感到羞耻,它不意味着逃避,而是我们主动延续的“扩展式青春”,我们依然纯真
今年秋天
为所有“没长大的大人”准备一场极致梦境
浙江云和
童话小镇
我们要举办氧气童话音乐节
啦!
![]()
让我们把枯燥的世界
变成一座巨大的游乐场
木头里的童话镇:为什么是云和?
如果你以为云和只是个普通县城,那就错了。这座13万人口的小城,藏着中国最魔幻的“双重身份”——它既是“中国木制玩具之乡”,全球82个国家货架上的木玩大多诞生于此;又是一座被梯田、湖泊与古村包裹的山水秘境。
![]()
在这里,木头不是冰冷的材料,而是有生命的媒介。从宋元时期匠人手中的鲁班锁、七巧板,到如今融合榫卯技艺的国风积木;从孩童嬉戏的木陀螺,到走进纽伦堡国际玩具展的“东方建筑系列”……云和的木头,始终在讲述关于时间与童真的故事。
![]()
![]()
让我们把这份“木玩基因”注入音乐节——
11月1日
云和氧气童话音乐节
在木香弥漫的童话城堡里
完成一场迟到的“童年补票”
![]()
这不是猜得中结尾的那种音乐节
在现场,在童话里
水木年华将唱响《一生有你》——那是70后、80后、90后共同的青春暗号;陈鸿宇的《理想三旬》在暮色中响起时,你会听懂那句"青春醉倒在籍籍无名的怀",此刻在童年的梦里被治愈;云和姑娘蓝心羽用乡音唱《寂寞烟火》,你会听见梯田的风声和油筒饼的滋滋作响;多元音乐人何屹繁将用复古节拍,唤醒你对千禧年的一切记忆。
![]()
![]()
![]()
![]()
![]()
![]()
走进被木玩包裹的异想世界
主舞台是座发光的“童话城堡”:
木玩元素与灯光交织
美猴王、故宫IP联动区,打卡一场国风寻宝
Coser巡游全城,集邮盖章兑换木玩盲盒
![]()
![]()
![]()
舌尖上的童年计划
音乐节现场更有云和特色美食:
![]()
![]()
![]()
如果你以为音乐就是全部,那就错过了云和的精髓。
这座小城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成人儿童化”体验馆。在手作工坊,你可以完成迟到的“童年作业”,更有非遗传承人教你编棕编、织畲族彩带,在童话市集淘手作木玩,把云兔带回家。
![]()
当我们谈论童年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呢?
《小王子》里说:“所有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人记得。” 云和要做的,就是帮更多大人“记得”。
在这里,成熟不是非要卸下的天真,而是知道什么时候该担当,什么时候可以放肆。那个在格子间里敲键盘的你,那个在应酬场上强撑的你,值得拥有一整个周末——做回那个会因为木陀螺转动而笑出声的孩子。
![]()
11月1日
云和氧气童话音乐节
喊你“认领”内心那个被岁月藏起来的小孩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