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首日,南京夫子庙夜市惊现"鸡排哥"分身术——同一时段竟有8个挂着"正宗鸡排哥"招牌的摊位分散在景区各处。这不是克隆实验,而是草根创业者阿强的"裂变式经营"新玩法。这个靠一块炸鸡养活全家的80后,竟在假期玩出了令连锁品牌都瞠目的商业魔术。
![]()
"一人八摊"的夜市奇观
晚上七点的夫子庙,每个主要路口都能听见熟悉的吆喝:"鸡排哥,嘎嘣脆!"虽然招牌统一,但摊主容貌各异——有梳脏辫的文艺青年,有系头巾的胖大叔,甚至还有穿汉服的小姐姐。秘密就在于阿强发明的"加盟轻模式":他将独家腌料配方和油温控制秘诀打包成"创业工具包",招募兼职合伙人只需支付500元押金就能获得全套装备和培训。国庆期间,这些"分身"们日均总销量突破3000份,是平日单摊的15倍。
抖音直播带火的"地摊经济学"
阿强的杀手锏是每晚8点的"鸡排制作公开课"直播。镜头前他边炸鸡排边讲解:"油温180度下锅,这时气泡会像珍珠泉一样均匀..."这种毫无保留的演示意外带火了配料销售。国庆期间,他的秘制辣椒粉卖出2.3万瓶,醃料包售出1.8万袋,这些周边产品利润率竟比鸡排本身高出40%。更妙的是,直播间的观众很多转化成了线下合伙人,形成了"看直播-买调料-学技术-摆小摊"的闭环。
城管与摊主的"猫鼠游戏"新解
面对节假日严查的占道经营,阿强团队发明了"游牧式经营法"。每个摊位配备折叠推车,发现城管立即变身"行走的广告牌"——把准备好的试吃盒分发给排队顾客,边走边卖继续创收。这种"化整为零"的战术反而提升了品牌曝光度,有顾客笑称:"追着鸡排哥跑,成了夫子庙新打卡项目。"
从油烟里飘出的商业启示
这个国庆假期,"鸡排哥"模式给出了小微创业者教科书般的示范:用产品标准化解决规模瓶颈,用内容营销降低获客成本,用灵活机动应对政策风险。当某创投机构提出千万元收购配方时,阿强憨笑着拒绝:"俺这摊子虽然小,但能让五十多个家庭国庆节多赚万把块钱,比啥都强。"或许,这才是最接地气的商业奇迹——没有高大上的PPT,只有油锅里翻腾的真实人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