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更多精彩内容请下滑至文末查看】商界女强人朱某某,与初入职场的何某跨越上下级界限,陷入情感纠葛。为让有家庭的何某离婚,她拿出 300 万给何某原配陈某。可恋情终抵不过现实摩擦,朱某某分手后起诉讨钱,一审胜诉却二审败诉。这场 300 万的情感投资,为何会落得如此结局?法律又为何不支持她的诉求?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显示,2020-2024 年间,因婚外情引发的财产纠纷案件年均增长 8%,其中涉及 “分手费”“离婚补偿代付” 的案件占比超 40%,多数因违背公序良俗面临法律争议。朱某某与何某的纠葛便是典型,她为推进关系代付 300 万,看似 “为爱付出”,实则已触碰婚姻伦理与法律边界。类似案例在 2022 年上海也曾出现,某企业高管为情人支付 200 万离婚补偿,分手后起诉追回,二审法院以 “支付时明知目的且自愿” 为由驳回诉求,与本案判决逻辑一致。 朱某某在与何某的相处中,忽视其婚姻状况,后续又因生活琐事激化矛盾,感情基础薄弱的关系难以维系,最终走向破裂。从法律层面,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需结合具体情境判断。一审法院认为朱某某的赠与违背公序良俗,而二审法院进一步查明,该款项实质是代何某支付的离婚补偿,且朱某某支付时目的明确,事后反悔违背诚信原则,故推翻一审判决,驳回其诉求,既维护了法律的严谨性,也彰显了对婚姻秩序的保护。 这场 300 万的情感闹剧,没有真正的赢家。朱某某赔了金钱与名誉,何某失去家庭,陈某虽获补偿却也经历婚姻破碎。它警示人们,用金钱撬动婚姻、维系感情的做法不可取,尊重婚姻伦理与法律边界,才能避免陷入类似的困境,理性对待情感与利益,才是对自己与他人的负责。
信息援引自——央视网(社会与法频道)文章名:《300 万 “爱情赎金” 背后的闹剧:女老板为爱买单,最终人财两空》结合多起类似案件进行深度解析,其中提及重庆某案例:女老板为男下属支付 300 万离婚补偿,后因感情破裂起诉,法院以 “支付时具有明确目的,事后反悔有违诚信” 为由不予支持,还邀请法学专家解读了此类案件 “一审支持追回、二审驳回” 的常见裁判逻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