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市场对于10月份的玉米行情普遍预期是不高的,因为从之前的情况来看,已经很明显了。
东北玉米高开低走,或者说玉米没上市时,抬价都挺积极,但玉米一上市,好家伙,翻脸就不认人了,压起价来一个比一个狠。
而山东华北呢,虽然是震荡格局,但仔细一看,还是老生常谈,量多就降价,量少就涨价。
而这个上量很不幸,并不是由情绪决定的,而是由天气决定的,也就是说,天气影响了交通运输,玉米上量才会下降,但只要雨过天晴,上量就是噌噌上涨。
这也说明山东华北市场情绪之弱,并没有要挺的意思,当然主要还是挺不住,一方面东北跌得哗啦啦的,本身就会影响山东华北的情绪;另一方面呢,降雨对玉米影响不小,潮粮也根本存不住,只能赶紧出手。
所以照这个趋势来看,10月份的玉米自然就不太乐观了。
结果这才刚进10月份,玉米就上演了东北、山东携手大跌的局面。
![]()
东北主要表现为黑龙江还在下跌,而之前还算坚挺的吉林现在也挺不住了,也开跌了。
而山东呢,更吓人,玉米上量一下再次冲上了1200多车,这谁能扛得住?
前两天我们发文说10月的玉米可能要大变天,主要就是说10月份各产区玉米要全面开跌了,而现在来看,只能说这大变天来得太快了。
虽然全面开跌,但我并不是看跌玉米,只是在新玉米上市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这么一遭。
玉米必须要有一个触底的过程,一来是情绪憋到儿了,要让市场情绪有一个释放,二来呢,这也是粮食市场的规律。
规律这事这就用多解释了,每年粮食都是在一定时间集中收获,然后供全年消耗使用,所以集中收获的时候意味着是供应集中上量的时候,是供大于求的时候,价格自然就要走跌。
那么问题就来了,玉米要跌到哪里呢?跌完以后呢?
第一,不排除玉米可能存在短暂的超跌。
虽然我并不看衰玉米,但是并不排除玉米可能会存在短暂的超跌现象。
为什么?
因为现在来看,情绪都堆积到那儿了,什么情绪?
探底的情绪。
![]()
尤其现在压价正在兴头儿上,深加工之所以敢这么大肆压价,就是因为玉米有量,玉米的上量并没有少,所以才压价的底气。
而玉米上量没有减少,并不是赔本大甩卖,毕竟玉米还不至于恐慌到不计成本的大甩卖的程度,所以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玉米不易存储,且仍有利润。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是再遇上集中收获,上量猛增,就不排除玉米会存在超跌的可能。
但这只是短暂的,为什么?
一是玉米跌到成本线以后,惜售情绪必然会起来,已经不止说过一遍,今年的玉米和去年不一样,今年大家对玉米的预期并没那么糟,所以玉米跌到成本线附近后,惜售情绪必然要涨起来。
二是市场需要玉米,而玉米供应并没有过剩。
今年玉米最大的底气就是各渠道的低库存,无论是企业也好,贸易商也好,库里都空着呢,所以并不是不需要玉米,而是都想抄底玉米,所以才迟迟不动手。
而如果一旦基层惜售情绪触发,玉米见底信号出现,那么收购动作也会马上跟上。
第二,政策信号已经释放。
有人说,国储大收购还没开始啊,释放什么了呢?
其实不用等着玉米全面收购,从之前政策端的动作就已经能窥知政策的动向和意图了。
先是进口玉米拍卖暂停,接着采购动作增加,这就已经有了苗头,一方面给新粮让路,而另一方面也释放了维稳的信号。
所以一旦玉米跌势过猛,政策必然会及时出手稳定行情,这也是玉米到底的重要信号,而就像前面说的,玉米到底信号释放后,各收购主体才会动手。
![]()
第三,玉米质量分化。
大家对玉米增产可能没有太多质疑了,但现在问题落在了玉米的质量上,尤其是华北地区受天气影响,玉米质量存疑。
玉米质量一旦分化,意味着优质粮减少,合格玉米的供应就是相对紧张的,玉米自然也就不会大跌。
所以现在的局面就是,玉米正在迈着大步往下冲,但是并不意味着玉米跌倒以后就起不来了,有时候后退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前进。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