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就像大家今天到这里来,一定有一个指向鲜明的地名——白云亭。”
近日,著名学者胡阿祥携新作《五千年中华地名》做客位于南京白云亭的鼓楼区图书馆,以“跟着课本游中国”为题开讲,和读者分享中华地名背后所蕴含的历史记忆、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
![]()
神奇地名:神马路,万古一人路,立马回头……
“神马路、万古一人路、冰冻街、立马回头、冷静街……”在讲座中,当胡阿祥报出一长串有趣的地名时,观众席上的读者发出了会心的笑。这些听上去很魔幻的地名,真实地存在于中华大地上,分别位于南京、镇江、芜湖、杭州、宁波等地。
地名是人们赋予各个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自古至今,那些曾经使用或正在使用的地名,都是人们约定俗成、公认的地名;同时,地名又成为人类社会各种信息的载体。在胡阿祥看来,“可以说,地名是展现本地风采的‘脸面’,是外地人得以一窥全豹的窗口,是鲜活而且广泛的社会现象,是真实而且珍贵的文献资料,是必须保护与传承的文化遗产。”
他以桐城“六尺巷”得名的由来为例,展示蕴藏在地名背后的文化奥秘。
清朝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因宅基地发生纠纷,两家互不相让。张家写信向京城的张英求助,张英得信后回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到书信后豁然开朗,主动退让三尺,吴家人深受感动,也退让三尺。张吴两家之间从此有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也留下了一段和谐礼让的佳话。
遍观中国大地,有故事的地名不在少数。以南京为例,玄武湖、蒋王庙、紫金山、莫愁湖……这些地名后面都勾连着南京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鼓楼区图书馆所在的白云亭,人们常常会把它和“白云深处有人家”的诗句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它与杜牧的诗并没有关系,据传是因清代一位大船主的“白云号”得名。
地名类考题频频进入中高考作文题
胡阿祥关注到,近年来的中考和高考中,经常出现和地名有关的作文题目,甚至直接就是地名题。比方说,2020年全国新高考Ⅱ卷的作文题,要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再比如,2024年山东某地的中考作文,要求学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学校开展的“何谓中国”主题系列活动中,同学们深切感受到:这就是美丽的中国,是生我养我的热土;这就是可爱的中国,是我们扬帆奋进的好地方。
广袤的祖国大地,到处都有“好地方”——远方的山河,身边的巷陌,还有自己心灵的“小天地”……在这样的好地方,我们可以读书学习,锻炼身体;可以感悟自然,追逐梦想……
请以“这是_____的好地方”为题,写一篇文章。
2020年全国新高考Ⅱ卷的作文题公开以后,有记者采访胡阿祥,邀请他以中华地名主持人的身份写一篇作文。胡阿祥答应了,并按照标准格式写了一篇800字的作文,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有姓名,地有地名。姓名伴随着人的一生,所以事关重大。地名仿佛大地的名片,所以丰富多彩。姓名与地名合在一起,又印制出我们每个人的身份证,彰显着我们每个人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胡阿祥解释说,身份证号码由地名编码与个人出生日期等数字组成,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携带着地名信息,和出生日期一起,构成区别于他人的一种标识。为什么地名题不断地出现在中高考作文题里?在他看来,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这样的题目很亲切,谁都有话说。”
![]()
“大家小书”,讲述小地名里的大学问
《五千年中华地名》全书有19万字,是一部面向中小学生的通俗读物,由胡阿祥与华林甫合著。胡阿祥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六朝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史、中国历史地理、地名学与行政区划;华林甫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历史地理、地名学史、历史地图等。两位“大学者”为何会给“小读者”写一部书?在书的后记当中,他们讲述了其中的因缘际会。
2021年4月的一天,胡阿祥受邀为中小学生朗诵一篇文章,他几乎条件反射似的推荐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2022年8月,当他翻阅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开始规划《五千年中华地名》这本书的目录时,写下的第一行字,就是“序:地名中国说”。他与华林甫教授的写作旨趣,一言以蔽之,就是“为‘中国少年’阅读‘地名中国’提供一份专业、轻松而又有趣的导读”。
在写作中,他们将教育部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2册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地名“一网打尽”,并给出既“专业”又“通俗”的地名解说。
两位“大学者”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传递给读者有关地名和地名学的丰富信息,“正如日本地名学家山口惠一郎指出的那样,地名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第一,什么样的地形起什么样的地名,也就是说,地名的内容能够反映地貌。第二,说明是在什么样的地方居住生活,地名中能反映出进行农耕、开辟道路、建立市场、发展经济等这些事。第三,地名反映了在人们具体生活的地区所产生的信仰、风俗、习惯等。第四,地名反映了因行政上的需要所产生的官职、土地制度等法制上的东西。以上这些极其珍贵的东西,都可以从地名的来历中找到它们的踪迹。’”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白雁
(主办方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