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郑宇飞 策划整理
编者按:山东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携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面向山东省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发起 “照亮我的那本书”主题征集活动,旨在通过真实动人的阅读故事,展现书籍在教育中的深远力量,传递阅读带来的成长与蜕变。(征稿及教育线索提供邮箱:qlwbyddx@126.com。)
文|临沂市沂南县蒲汪镇大王庄中心小学教师 姚贵欣
近期我阅读了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这两位智者的回声的我的耳边温柔地回响,指引我一路把视线移到孩子们身边,重新审视我的教育教学。
一句悄悄话,在粉笔灰里开花
曾经,我的声音像一串鞭炮,噼里啪啦炸响在教室上空:“别跑了!”“快坐好!”回声里,孩子们的小肩膀越缩越紧。
直到我学会“描述”——把指责折成一只纸船,轻轻放进他们的耳朵:“我看见你的椅子在过道中间,它想回到桌子怀里。”
那一刻,时间像被阳光晒软的麦芽糖,慢慢拉长。小男孩踮起脚尖,把椅子推回原位,回头冲我笑,眼里落进一颗星。
我才明白,原来语言可以不是鞭子,而是一阵带着露水的风,吹开一朵羞怯的花。
情绪有颜色,像晚霞落在课桌上
午后的教室常起风暴。小女孩把作业本揉成一团,泪珠滚烫。
我递给她一张“情绪彩虹卡”——红是火山,橙是警报,蓝是湖水。她用蜡笔把整张纸涂成深红,指尖在颤抖。
我没有追问“怎么了”,只说:“火山想喷就喷吧,老师在这里接岩浆。”
十秒钟,或者一个世纪,她忽然把颜色涂成湖蓝,轻轻靠在桌边,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我好了。”
窗外,云正被夕阳染成桃色,像一张巨大的安慰毯,盖住了我们两个人。
选择是一双小翅膀,让孩子飞进秩序
放学的走廊有时乱成一锅沸腾的粥。
我不再吼“排好队”,而是蹲下来,把决定捏成两粒亮晶晶的糖:“你想做小火车的第一节,还是最后一节?”
孩子们的眼睛亮了,像被点亮的萤火,刷刷刷站成两条安静的光带。
那一刻,我听见秩序自己长出了温柔的心跳。
原来自由与规则不是敌人,它们只是需要一座小小的桥,而桥的名字叫“尊重”。
倾听是教室最轻的静默
曾经,我的课堂像集市,每个孩子都急着兜售自己的声音。
后来,我们发明了“倾听手势”——双手贴桌面,眼睛像两盏温柔的灯,脚尖安静得像睡着的小猫。
当一个孩子开口,其余人都把光打在他身上。
空气变得透明,连空调的外机的嗡嗡声都像远方的蜜蜂。
发言结束,我们用掌心向上的“波浪”告诉他:你的声音已安全抵达。
那天,内向的小娟第一次举手,声音轻得像蒲公英,却被全班稳稳接住。我看见她眼里的湖水荡了一下,然后,整个天空都亮了。
把耳朵借给童年,把回声留给自己。
夜深了,我在备课本最后一页写下一行字:
“亲爱的孩子,谢谢你教我重新长出耳朵。”
原来,所谓教育,不是把知识灌进小小的脑袋,而是把两颗心放在同一节拍里——
我说得慢一些,你听得静一些;
你哭得有理由,我听得不慌张。“老师,谢谢你先听见我,我才听见整个世界。”
就这样,我们在彼此的声音里,悄悄长大,也悄悄温柔。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