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国庆期间,一张2015年查处非法电镀厂的老照片让我恍神。画面中,我们蹲在酸雾刺鼻的厂房边采集水样,汗水在防护服里流淌。那时,新环保法刚实施,我们手握“长了牙齿”的法律利器,却常陷入“查封—反弹—再查封”的拉锯战。十年弹指而过,执法的“牙齿”依旧锋利,但执法的“温度”与“智慧”,已悄然重塑了我们的模样。
那些年——车间里的“突击队”与企业的“对立面”
![]()
图为2015年查处非法小电镀现场。
十年前,执法常是一场场“攻坚战”。2015年11月,为端掉一家隐蔽的非法酸洗厂,我们顶风冒雨奋战11小时。从发现线索到翻越围墙、追踪暗管,最终在晚上八点多敲开被铁皮钉死的“堡垒”大门。车间内酸洗池热气未散,检测显示重金属超标数倍,企业面临重罚并移送司法处理。
那是“发现即查处”的常态,是“你藏我找”的猫鼠游戏。企业负责人常质问:“你们一来就查封,不给活路!”那时的我,认为铁面查处就是尽责。但行动后,我也会思考:工人的生计怎么办?这些小作坊真没有合规的可能吗?那时,我们与企业仿佛处于天然对立的两面。
这些年——从“管住”到“帮扶”的蜕变
十年间,我们逐渐认识到,守护绿水青山不应以牺牲企业活力为代价。执法开始追求力度与温度的平衡。
![]()
图为面对情绪激动的车主们,我们耐心沟通解释。
去年,一家机械加工企业因粉尘铁屑污染周边车辆,遭车主围堵索赔。若按旧思路,企业可能简单受罚。但我们深入现场,专业界定责任:企业有疏漏,车主停车位置亦有不妥。更重要的是,我们启动“整改帮扶”,指导企业加装降尘设施、优化管理。问题化解后,企业负责人送来锦旗:“原以为你们只会罚款,没想到是来解决问题的。”
![]()
图为详细检查废气处理设施,并指导改善。
从“警察”到“医生”和“顾问”,一个“帮”字道出了新时代环境治理的真谛——我们不仅要守住底线,更要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其绿色健康发展。
![]()
图为企业负责人亲自将锦旗送到执法人员手中。
新答卷——从“分内”到“分外”的担当
如今的执法,更追求问题的“根治”。2024年,新圩镇村民投诉家中臭味淹水,我们排查确认上游企业无违法排污,“分内事”已完成。但问题半年未解,村民四处求助无门。
![]()
图为执法人员在草丛中核查排污管道。
如果我们只做“分内事”,与十年前何异?于是,我们主动化身“协调员”,联系市政、住建等部门,组织联合勘查,指出雨污管网“龙尾”问题。经持续推动,管道得以修复。村民一句“还是你们环保局靠谱,问题终于彻底解决了”,让我们知道,我们修复的不仅是管道,更是公信力与信任的连接线。这份主动担当,是环境治理动人的“新答卷”。
![]()
图为执法人员与诉求人确认整改效果。
变与不变——初心如磐,砥砺前行
十年回望,执法的理念从“刚性监管”走向“监管+服务”;手段从“人海战术”迈向“科技智控”;成效从“单一处罚”升级为“多元共治”。但不变的是守护碧水蓝天的初心,和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担当。
![]()
图为企业前来感谢执法人员的帮扶指导。
国庆将至,回望十年,心中充满自豪与期待。我们将继续以“法治力度”护航,以“服务温度”暖心,让环保法在八闽大地绽放更和谐、璀璨的绿色光芒。
(作者系厦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翔安大队一线执法人员,从事环境执法工作12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