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会”咨询委员黄曙光以家庭因素请辞并获赖清德批准后,外界关注他主导的潜舰自造进度是否受影响。“防务部门主管”顾立雄9月30日表示,对首艘原型舰“海鲲号”完成建造仍有信心,但“11月交船有挑战性,我们会持续努力”。对此前海军军官、长期关注潜舰自造的黄征辉1日表示,他询问海军内部人士,此次海试传出有冷却主机的进排水管线“疑似渗漏”,若位于舱内深处,“得自上层一路拆到最底层再装回”,相当耗时,也凸显舰内管线密集、维修难度高。
![]()
黄征辉1日在政论节目《关键时刻》中指出,海鲲号虽已完成港内测试,但原订9月完成海试、11月交船的时程已出现变数,近期“在港里停了超过20天未再出海”,显示疑难尚未排除。他强调,“现在不要再说11月交舰”,因为船舰第三度回到干坞且“整整维修61天”,依常理若只是系统调整应可在码头处理,反复进坞意味着“结构或关键技术遇上难题”。
黄征辉并以实务经验说明海试风险。他提到,潜舰海试须验证最大深度与最高航速,之前海龙、海虎海试时在高压环境下“压力壳会发出声响、舱门一度因压力打不开!”,且高速测试时,舰内噪音极大,曾出现“突然跳电”的状况,显示海试过程对系统可靠度要求极高。他也询问海军内部人士,此次传出有冷却主机的进排水管线“疑似渗漏”,若位于舱内深处,“得自上层一路拆到最底层再装回”,相当耗时,也凸显舰内管线密集、维修难度高。
面对外界担心庞大投资恐“打水漂”,黄征辉表示,“不可能把这530亿元丢掉”,建议立法院“防务委员会”在台前海军司令陈永康召集下,尽速到台船了解实际困难,协助排除瓶颈,“要有一个解决的方法”,以免后续规划的7艘后续舰受到波及。
海鲲号是我方首艘潜舰自造原型舰,攸关后续量产与国舰自造进程。随着主导者人事变动与测试进度延宕,外界对时程更加关注。“防务部门”强调,将在确保安全与性能达标前提下持续推进测试与验证,力拚缩短落差、降低对交船时程的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