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近代民国历史上,蒋介石作为黄埔军校的校长,一手缔造起黄埔系军事力量,也成为他日后在中原逐鹿的重要基础。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他都对校长这个身份格外注重。而在这个校长下面,在国民党黄埔系中,最有威望的就是当年黄埔军校的总教官何应钦。何应钦曾经一度在国民党军政体系中被叫做何婆婆,意思是指他的性格温吞,并不强势。然而实际上,何应钦真的在国民党军事体系中是这样一个容易被拿捏的软柿子吗?
![]()
起起又落落
何应钦在很长时间内能够成为仅次于蒋介石的国民党部队二号人物,在抗日战争期间,更是作为抗日战场上的参谋总长,在几十年的军政生涯中屹立不倒,恰恰说明他并不像别人说的性格温吞,反而足够看出他性格中颇具有一些侵略的意味。
![]()
正所谓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何应钦当年也曾有过野望,想要取而代之。1927年在和新桂系联手发动逼宫,迫使老蒋下台之后,实践证明他并不具有完全独当一面的能力。尤其是在协调各方面军阀势力的方面上,其威望远不如老蒋。北方军阀冯玉祥和阎锡山对何应钦颇为不满,这也成为北方两位极为重要军阀通电表示支持老蒋的重要原因。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不尽英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军阀混战持续如此一段时间之后,必将会出现一个能够维持表面一统的人物,而在多方利益权衡之下,老蒋就会成为这样一个代言人。尽管老蒋上台之后,并没有彻底消灭各方军阀的势力,但是最起码表面上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
![]()
老蒋复出之后,最难受的就是何应钦了。不过,因为何应钦毕竟当年是黄埔军校总教官,而且他和日军关系密切,老蒋即使有心想要把他排除在外,也不得不承认何应钦在国民党军政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于是也只能一面使用何应钦,一面进行提防。
抓住枪杆子
实际上,在老蒋回来之前,何应钦为了将黄埔军事力量全部抓在手中,一度推荐自己的亲属担任扬州的盐政长官,为的就是把盐政税收抓在自己手中,通过控制钱袋子来控制枪杆子。
![]()
何应钦想得非常明白,在和老蒋相处的过程中,自己只有控制部队才有话语权,也才能保住自己。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他都在尽可能保住自己在军事中的力量。虽然有人会说,何应钦并没有明显的培植派系的痕迹,但是这只是跟陈诚这么明目张胆建立起土木系相比较而已。
而陈诚之所以会培育起土木系这一军事力量,就是因为老蒋需要这样一股势力来和何应钦在黄埔系中的力量相抗衡,这反而说明了何应钦在黄埔系将领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圈子,老蒋不得不防。
![]()
何应钦是一个聪明人,他明白应该怎样控制部队,不仅需要自己这边的将领在部队中长兵,还需要抓好新兵培训工作。当初在华北地区,就是他的兄弟何辑五在培育新兵。后来抗战爆发之后,冯玉祥作为长官在北方巡视,发现何辑五经常虐待新兵,于是将这一现象报给了老蒋,而老蒋当即就免除了何辑五的职务。
![]()
实际上,何应钦作为当时的军政总长,培育新兵是他的职内之事,只不过老蒋也非常清楚,必须要打一打何应钦的嚣张气焰。无独有偶,在抗战晚期的时候重庆罗汉寺新兵训练营发生极为严重的虐待新兵事件,而这一事件也捅到了老蒋的面前。老蒋当即下令对负责新兵工作的兵役署长程润泽进行严办,而程润泽也是何应钦派系中的重要人物。
我们从表面上看是何应钦屡屡受到蒋介石的打压,但实际上,如果不是何应钦表现得太过具有侵略性的话,老蒋又怎么会伸手去打压他的嚣张气焰呢?
![]()
抗日战争期间,何应钦作为军政总长,具有相当大的权力,此时的何应钦在国民党部队中具有很强的话语权,而他又和日军高层关系密切,老蒋需要这样一个人稳住形势,同时又不得不进行提防。何应钦也知道自己在抗战期间的重要性,所以才会暗中培育自己的势力,与之相对应的,陈诚的土木系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
![]()
能够站在最终高位上的人,从来不是心慈手软之辈。尽管何应钦被人叫做何婆婆,但他依然是一个心存野望手颇有手段的军政猎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