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宝宝后,婆媳关系往往因为育儿观念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变得更加微妙复杂。有些话一旦说出口,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破坏家庭和谐。下面这些话,婆媳之间可要尽量避免说。
指责抱怨类
1. “你带孩子怎么这么粗心,这都能弄伤宝宝!”:宝宝不小心受伤,奶奶或者妈妈心里肯定都不好受。但一方直接指责另一方粗心,只会让被指责的人心里委屈又生气。比如宝宝学走路时不小心摔倒擦破点皮,这时候指责的话一出,很容易引发争吵。其实,这时候更应该关心宝宝的伤势,一起查看处理伤口,之后再心平气和地讨论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像可以说:“宝宝摔着了,咱赶紧看看伤得咋样,以后可得多留意着点。”
2. “你就会按老一套来,现在都什么时代了,根本不科学!”:老一辈带娃确实有一些传统方法,可能年轻妈妈觉得不科学。但直接这样贬低老人的经验,会让老人自尊心受挫。比如奶奶给宝宝用淘米水洗脸,妈妈觉得不卫生。这时候可以委婉地说:“妈,我看现在科学育儿都说用清水洗脸就好,对宝宝皮肤刺激小,咱要不也试试?”用商量的语气,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尊重了老人。
比较炫耀类
1. “我闺蜜家孩子跟咱宝宝一样大,都会背唐诗了,咱宝宝还啥都不会呢!”:每个宝宝的成长节奏都不一样,这样拿自家宝宝和别人比较,会让带孩子的一方有压力,还可能让宝宝也产生自卑心理。如果真的希望宝宝在某些方面有所进步,可以和婆婆一起商量怎么引导宝宝,比如一起找些简单有趣的唐诗绘本,陪宝宝一起读。
2. “我给宝宝买的这东西可贵了,质量特别好,不像你买的那些便宜货。”:妈妈心疼宝宝,给宝宝买贵一点的东西无可厚非,但这样贬低婆婆给宝宝买的东西,会让婆婆心里不舒服。老人可能觉得自己也是一番心意,却被嫌弃。其实可以换种说法:“妈,你给宝宝买的东西都特别实用,我这次看到这个觉得也不错,就给宝宝买了,咱都是为了宝宝好嘛。”
过度干涉类
1. “妈,你别老抱着宝宝,会惯坏他的!”:奶奶喜欢抱宝宝,可能是因为疼爱。妈妈直接说会惯坏宝宝,会让奶奶觉得自己的爱被否定。可以换个角度说:“妈,总抱着宝宝,您胳膊得多累呀,而且宝宝也需要多活动活动,锻炼锻炼四肢,咱可以让宝宝在爬行垫上玩会儿。”这样既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又关心了老人。
2. “宝宝吃什么我来决定,您就别操心了!”:在宝宝饮食方面,婆媳可能有不同意见。但妈妈这样直接拒绝婆婆的参与,会让婆婆觉得自己不被尊重。可以大家一起商量,参考科学的喂养知识,制定宝宝的饮食计划。比如可以说:“妈,您带大了几个孩子,经验丰富,我最近也学了些宝宝饮食的知识,咱一起合计合计,给宝宝做些营养又美味的食物。”
有娃后的婆媳相处,需要更多的理解、尊重和沟通。避免说这些容易引发矛盾的话,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家庭氛围才能更加和谐,宝宝也能在充满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