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同为入门商务本,为什么我最后选了AMD?

0
分享至



在轻薄商用笔记本市场中,CPU平台的选择已经不仅仅是单纯跑分数据的高下之争,更关乎用户日常体验、续航效率、AI能力以及整机调校策略的全面平衡。尤其是在主打商用办公场景的产品中,平台间的差异往往被放大,并直接影响到使用过程中的流畅度与稳定性。

戴尔Pro 14正是这样一款具备代表性的产品。它定位于轻商务与专业办公人群,主打稳定性、实用性与性价比,在中小企业用户、远程办公群体中拥有广泛的适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机型提供了两种平台配置选项:一款基于AMD锐龙 5 PRO 230 处理器,另一款则搭载英特尔酷睿Ultra 5 235U,均属于面向入门级办公场景的高能效平台。

那么在其它配置基本一样的请看下,AMD锐龙 5 PRO 230 和英特尔酷睿Ultra 5 235U两个平台在实际使用中会带来怎样的差异?下面就以实际的测试和使用体验,做一个全面的对比分析,希望能为难以抉择的用户提供一个参考。

平台架构与设计

戴尔Pro 14是一台主打办公效率的商务轻薄本,从屏幕比例、键盘手感、接口布局,到整体模具做工都很扎实。



屏幕是一块 14 英寸的 1920×1200 防眩光面板,四边框控制得不错,屏幕面积比上一代大5%;键盘属于标准商务手感,键程适中、回弹干脆,配合一个面积更大的触控板,用起来效率很高。外观方面,两台笔记本配色略有不同:



搭载酷睿Ultra 5 235U的版本是铂金银,锐龙 5 PRO 230 版本则是深空灰,整体设计风格偏中性沉稳,主打商务定位。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两个平台在配置上还是有几处细节差异:英特尔版出厂默认是 16GB(2×8GB)内存,为了公平起见,我升级到了32GB双通道;AMD版的电池容量略大一些,在续航时长测试中它自然会占一点优势,但可以通过时长与电池容量的换算来看每Wh单位的时长;AMD版本还集成了指纹识别电源键,英特尔版则是普通开关机键。

这样,决定这两个平台性能差异的核心变量,就只有处理器这个关键配置了。首先看下AMD锐龙 5 PRO 230:采用领先的4nm制程,拥有6颗Zen 4架构大核,12线程;英特尔酷睿Ultra 5 235U则采用Intel 3工艺也就是业界通称的7nm制程,12核14线程,核心代号 Arrow Lake。

这两颗处理器虽然同属入门级轻薄本阵营的产品,但在架构思路、频率策略、功耗释放与内存支持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而这些,正是它们风格差异的根本原因所在。



AMD锐龙5 PRO 230采用的是标准的6大核12线程设计,不同于英特尔的混合架构,每个核心都提供了完整的多线程支持。得益于3.5GHz的高基础频率和最高 4.9GHz 的加速频率,它在大多数需要响应速度和短时性能的办公任务中表现更为迅疾。



从参数来看,AMD 锐龙5 PRO 230明显采用了更“直接”的性能释放策略。28W的默认TDP和30W的cTDP功耗上限,意味着它在功耗控制上相对温和,同时能保证高频率运行的稳定性,这对于办公任务中的“持续输出”和“响应一致性”非常重要。

另外,其搭载的Radeon 760M集显基于RDNA 3架构,图形处理和视频编解码效率均较为出色,可以应对日常图形文档、网页交互和轻量级图像处理。

相比之下,酷睿Ultra 5 235U 则延续了混合架构的设计路线,采用了2个性能核(P-core)、8个能效核(E-core)、再加上2个超低功耗核(LP-E)的混合架构,共计12核14线程。



酷睿Ultra 5 235U在核心数量上看似更多,但由于异构核心在负载管理和调度上的复杂性,在一些传统应用和非 AI 场景中,反而容易出现响应延迟或性能波动的调度问题,而且最大的问题是因为不能支持相同的指令集,放弃了对AVX-512的支持。

英特尔将功耗墙拉得更高——15W基础功耗,最大睿频功耗可以爆发至 57W,这对于温控资源有限的轻薄商用本平台来说,是一项非常激进的设计。这种策略有助于在某些极端场景下“爆发力”更强,但也更依赖OEM散热方案的配合,长期使用是否稳定,还需实测验证。

总体来看,AMD在这一级别延续了自己一贯的思路——频率高、同构全大核、功耗稳定,平台设计更注重稳态输出和整体能耗均衡,适合需要高响应效率与长期办公稳定性的用户。

而英特尔则更像是在尝试为轻薄本注入更多 AI 能力与系统复杂性,以实现未来应用场景的扩展。但这也让平台运行更依赖功耗动态调度与软件生态配合,实际体验存在更多不确定性。

在下一部分实测中,我们将进一步从实际办公体验出发,看看这两种平台的不同设计思路,在真实使用场景中能带来怎样不同的体验。

基础性能测试

第一组测试我们放在处理器本身的基础性能,也就是单核和多核能力的对比。我们参考了三组标准化测试:Cinebench R23、R24 和3DMark CPU Profile,分别代表爆发响应、多核调度和线程扩展能力。

在R23多核测试中,AMD锐龙5 PRO 230跑出了11048分,比酷睿Ultra 5 235U的10054分高出接近 10%,说明它在持续负载下的性能释放更稳定。


AMD锐龙5 PRO 230 Cinebench R23测试结果


英特尔酷睿Ultra 5 235U Cinebench R23测试结果

单核部分,酷睿Ultra 5 235U得分为1770分,略高于AMD锐龙5 Pro 230的1724分,但两者差距在 3% 以内,表现很接近。

而在更贴近真实应用负载表现的R24测试中,多核差距则被进一步拉大:


AMD锐龙5 PRO 230 Cinebench R24测试结果


英特尔酷睿Ultra 5 235U Cinebench R24测试结果

多核成绩:锐龙5 Pro 230为639分,酷睿Ultra 5 235U仅为491分,AMD锐龙领先幅度超过酷睿30%,已经属于跨代级别的优势;单核成绩:酷睿为105分,锐龙为101分,差距依旧不大。

这说明,在现代渲染引擎与持续办公任务下,AMD平台的多核整体吞吐能力明显更强。

整体来看,英特尔酷睿Ultra 5 235U在一些强调爆发频率的短跑场景中还有轻微优势,比如“开应用瞬间反应快”这种轻量任务;但一旦进入多窗口、长时间、多任务并行的工作模式,AMD的稳定输出能力和调度效率明显更可靠。

而且AMD的基础TDP为28W,实际运行时不会像英特尔那样依赖于频繁的“功耗拉爆+强制压频”循环,所以风扇不会反复上蹿下跳,系统表现也更稳定可靠。

为了进一步分析两款处理器在不同线程数下的调度效率与扩展能力,我们使用了 3DMark CPU Profile 工具进行测试,这是一项从单线程到最大线程的分段性能评估。


AMD锐龙5 PRO 230 CPU Profile测试结果


英特尔酷睿Ultra 5 235U CPU Profile测试结果

从结果来看,AMD几乎在每一项线程段都全面领先英特尔:单线程得分为962分,领先酷睿Ultra 5 235U的869分超10%;多线程方面,从2线程开始差距逐渐拉大,尤其在2线程与4线程这类高频多任务段位中,领先幅度被进一步拉开差距,锐龙5 Pro 230领先酷睿分别高达39%和47%。

最大线程成绩方面,AMD锐龙5 Pro 230得分5213分,相比英特尔酷睿Ultra 5 235U的4852分也有约7.4%的优势,说明在全核调度与能效释放上,因为相同架构设计的原因,锐龙的表现明显更伸缩自如和出色。

观察频率曲线可以发现,锐龙5 Pro 230的工作频率波动更小,基本保持在高频运行状态,而英特尔虽然有混合架构加持,但整体负载时频率起伏较多,基本一直处于降频的状态,存在一定的调度干扰。

这组测试进一步印证了我们在 Cinebench中观察到的趋势:锐龙5 PRO 230 更适合长期保持多线程压力下的办公/创作节奏,无论是批量表格计算、视频导出、图像压缩,还是后台文件同步 + 前台多窗口办公,线程调度越复杂,优势就越明显。

内存测试

我原本以为,同样是 DDR5-5600、双通道、32GB的配置,跑出来的内存性能应该差不多。但在AIDA64实测之后,两个平台之间的调校风格差异还是挺明显的。





英特尔这边的读取速度更快,达到了将近72GB/s,而AMD稍低一些。但一旦来到写入,数据就反过来了:锐龙5 PRO 230 的写入速度高达86GB/s,比英特尔高出约19%,这对剪辑导出、图像缓存、素材回写这些操作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优势。

而在延迟方面,AMD锐龙5 PRO 230的104ns也比英特尔的120.7ns 控制得更好,AMD的时延更低,对于运行本地大模型或是需要频繁调用内存的场景来说,速度会更快。

比较意外的是缓存读写性能:AMD平台在L2和L3的写入带宽上远超英特尔,L2 写入甚至达到了873 GB/s vs 181 GB/s,这个量级差异已经不是微调能解释的了,更像是架构层级就决定了锐龙更适合持续写入和后台调度。

从实际使用来看,AMD锐龙5 PRO 230 在内存部分感觉更扎实、也更抗压,在内存写入和延迟方面优势明显,CPU缓存方面更是有着高出对手近5倍的速度,系统自然会更加流畅。

GPU 图形性能对比

虽然这类主打轻办公的机型通常不会被拿来天天“跑图形”,但图形性能仍然是采购办公本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值得关注,尤其是当前AI大潮下,P图编视频的门槛大大降低,人人皆可创作,难免偶尔需要剪短片、Ai出图,甚至是视频剪辑和调用本地大模型时,强一点的 GPU 往往能省下不少时间。

英特尔酷睿Ultra 5 235U集成的是英特尔Graphics核显;AMD锐龙5 PRO 230配备的是Radeon 760M图形核心。

通过3DMark的两项基准测试我们可以看到,AMD的Radeon 760M在DX11和DX12场景下都展现出一定的优势:Time Spy(DX12):AMD版得分2450,英特尔版得分2392,二者差距不大,锐龙属于轻微领先;


AMD锐龙5 PRO 230 TimeSpy测试结果


英特尔酷睿Ultra 5 235U TimeSpy测试结果

Fire Strike(DX11):AMD版得分5895,英特尔版仅为4911,差距则扩大至20%,锐龙5 PRO 230优势非常明显。


AMD锐龙5 PRO 230 Fire Strike测试结果


英特尔酷睿Ultra 5 235U Fire Strike测试结果

日常任务实测

除了标准化的CPU跑分测试,像压缩和解压这样的操作,其实更能反映办公用户日常使用设备时生产效率的真实表现。7-Zip Benchmark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它通过模拟文件打包与解包过程,来评估处理器在实际多线程任务中的吞吐能力。



在相同内存配置下,AMD锐龙5 PRO 230所在的平台跑出了69830 MIPS的总评分,其中压缩性能达到59466 MIPS,解压更是冲到了80194 MIPS;



而英特尔酷睿Ultra 5 235U总分则为 60536 MIPS,落后锐龙13%;其中压缩和解压成绩分别为58842和62230MIPS,分别落后锐龙1%和22%。

AMD在压缩任务中就已略占上风,而在解压这类对内存延迟和缓存效率更敏感的操作中,优势更是被进一步放大。综合来看,锐龙5 PRO 230在面对复杂文件结构或批量数据处理时,能更快完成任务,响应也更加稳定。

综合生产力

对于很多非创作者用户来说,“生产力”三个字听上去可能有些遥远,但其实企业用户每天在用的图像处理软件、Office办公、PDF阅读、甚至视频剪辑,统统都属于这个范畴。而到了商用本这种主打轻薄和能效的产品上,能不能在日常办公之余,偶尔剪点照片、处理个视频、导出一段方案讲解,往往才是最现实的性能考验。

这一次,我们使用 UL Procyon 进行测试,它是一款模拟真实创作流程的专业级测试工具,能在 Adobe Photoshop、Lightroom Classic 以及 Premiere Pro 等常用创作软件中执行自动化任务,并生成综合分数。





在图像处理测试中,AMD锐龙5 PRO 230加Radeon 760M拿下了5427分,领先英特尔酷睿Ultra 5 235U的4924分10%以上。拆分来看,AMD平台的图像修饰得分高达7385分,图像导出用时仅6.14秒,批处理分数3989分,相比之下,英特尔平台的修饰得分为6824分,导出用时为4.27秒,批处理分数3554分,酷睿仅在单项速度上略快,但综合性能仍逊于锐龙5 PRO 230。





视频剪辑测试环节差距更为明显。AMD平台的Premiere Pro 导出测试得分为 3496分,而英特尔平台仅为2385分,锐龙领先酷睿近47%。尤其是在H.264以及H.265编码的1080p和4K视频导出环节,AMD在4K H.265 的导出速度上(237.5 秒)相比酷睿(415.4秒)几乎翻倍,展现出了更优的能效比,虽然不是最顶尖的创作性能,但对于轻度剪辑任务已属游刃有余。


AMD锐龙5 PRO 230 PCMark 10 Extended测试结果


英特尔酷睿Ultra 5 235U PCMark10 Extended测试结果

在PCMark 10 Extended的实测中发现,锐龙5 PRO 230在常用基本功能与生产力两个大项下分别拿到了10699分与10474分,相比酷睿Ultra 5 235U的9522分与10011分,优势不仅体现在启动应用更快、响应更及时,也在于多线程任务调度上的从容不迫。

尤其在 Word 编辑与 Excel 运算这种偏向CPU性能调度的子项目中,AMD表现出了非常优秀的稳定性和延迟控制。

AI 本地推理测试

在当前AI PC的普及下,本地部署大模型已经不再是服务器专属。无论是跑 Windows11 AI+PC 的笔记本,还是搭建 Ollama、LM Studio 等本地测试环境,AI 处理能力都已成为衡量轻薄本“上限”的重要一环。

这次我们选用了两款在国内生态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小模型:Qwen 1.7B与 Deepseek R1 1.5B,分别测试了两个平台在生成速度(Tokens/s) 与首个Token响应速度(First Token Time)两项关键指标。



先看最核心的生成速度表现:AMD锐龙5 PRO 230 明显领先,Qwen 1.7b跑出了35.86 Tokens/s,Deepseek 1.5b更是达到了38.23 Tokens/s,效率基本是酷睿Ultra 5 235U的两倍以上,英特尔在Qwen和Deepseek模型下分别仅为 17.59 和 15.66 Tokens/s。如果你要做本地摘要、问答、文案生成,AMD能更快地“把话说完”。



First Token响应速度方面,锐龙5 PRO 230展现出更明显的优势——在两个模型上都能在0.22秒内完成响应,几乎是即时反应,远快于酷睿Ultra 5 235U的1.27秒以上延迟,使用体验上明显的更流畅。无论是代码补全、AI 助手反馈,还是多轮对话的流畅度体验,AMD 平台的“说话更快、更顺”的表现更加抢眼。

如果你是大模型的轻度开发者、AI 兴趣爱好者或经常使用本地大语言模型进行文本生成,那锐龙5 PRO 230在Tokens/s 表现上的“碾压式”优势,会带来更顺畅的创作体验。

续航测试

除了性能,续航同样是影响商务笔记本使用体验的关键要素。我们使用PCMark 10的现代办公模拟测试,来还原典型办公场景下的续航表现。


AMD锐龙5 PRO 230 PCMark 10 现代办公测试结果


英特尔酷睿Ultra 5 235U PCMark10 现代办公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显示,搭载锐龙5 PRO 230的机型取得了13小时9分的续航时间,而酷睿Ultra 5 235U版本则为9小时31分。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两台测试设备本身在电池容量上存在一定差异——AMD版本为55Wh,英特尔版本为 45Wh。

综合电池容量差异,按每Wh实现的续航时间进行计算,锐龙5 PRO 230的能效也比酷睿Ultra 5 235U要高出12.6%,AMD平台还是表现出更出色的单位功耗效率。再结合它在性能测试中取得的更高得分(6086 vs. 4949),可以看出锐龙5 Pro 230在能效调度上更精细、表现更均衡。

总结:为什么AMD锐龙5 PRO 230全面领先?

在经过一周的双平台深度体验之后,我更愿意把这台搭载AMD锐龙5 PRO 230的戴尔Pro 14留在自己桌上,它在真实办公场景下的稳定性、流畅度与高效率,确实更贴合我这种多任务高频办公用户的需求。



相比英特尔酷睿Ultra 5 235U那种“爆发快、但功耗高、调度复杂”的混合架构思路,AMD锐龙5 PRO 230的Zen 4同架构核心调用显得更加直接、稳定、抗压,收发自如。从6核12线程的对称架构、更积极的频率调度策略,到更低的时延与更高的缓存带宽,它在多线程任务中始终输出稳定,哪怕是剪图、解压、视频导出、同时跑AI本地模型,都能稳稳接住。

所以,同样定位入门的商务本该怎么选?对我来说,办公设备最重要的是高效、稳定、靠谱,这正是AMD这颗锐龙5 PRO 230真正擅长的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震惊全韩!中国学生为工科拼命,韩国学生为医学疯魔,KBS纪录片揭露真实现状

震惊全韩!中国学生为工科拼命,韩国学生为医学疯魔,KBS纪录片揭露真实现状

最英国
2025-11-03 19:26:41
比亚迪的这款新车,引起了日本的警惕

比亚迪的这款新车,引起了日本的警惕

徐静波静说日本
2025-11-04 08:12:55
32万年终奖变成3千我没闹,每天准时上下班,再也不维护公司程序

32万年终奖变成3千我没闹,每天准时上下班,再也不维护公司程序

小秋情感说
2025-11-01 18:30:30
男子带94岁母亲下深圳高铁,吐槽工作人员冷漠,网友:郑智化没错

男子带94岁母亲下深圳高铁,吐槽工作人员冷漠,网友:郑智化没错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5-11-02 16:04:55
史上最搞笑的造反:谋划3个月才起兵,结果发现本就该自己当皇帝

史上最搞笑的造反:谋划3个月才起兵,结果发现本就该自己当皇帝

掠影后有感
2025-11-04 09:16:13
马斯克呼吁纽约选民:明日投票给科莫

马斯克呼吁纽约选民:明日投票给科莫

特特农村生活
2025-11-04 10:20:34
黄金税收新政落地,市场波澜骤起:10克金条涨至万元以上!银行暂停部分积存业务

黄金税收新政落地,市场波澜骤起:10克金条涨至万元以上!银行暂停部分积存业务

红星资本局
2025-11-03 20:00:21
130亿美元估值!博裕投资拿下星巴克中国至多60%股权,双方成立合资公司

130亿美元估值!博裕投资拿下星巴克中国至多60%股权,双方成立合资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06:36:30
湖人官方:东契奇和里夫斯将缺阵队开拓者的背靠背客场比赛

湖人官方:东契奇和里夫斯将缺阵队开拓者的背靠背客场比赛

懂球帝
2025-11-04 07:06:36
曼联不要的左右边锋闪耀西甲 安东尼9场5球2助 拉什福德霸榜巴萨

曼联不要的左右边锋闪耀西甲 安东尼9场5球2助 拉什福德霸榜巴萨

智道足球
2025-11-04 11:52:12
也是首发,淡厚然出战西雅图大学NCAA揭幕战,上半场拿到3篮板

也是首发,淡厚然出战西雅图大学NCAA揭幕战,上半场拿到3篮板

懂球帝
2025-11-04 12:49:02
翁青雅道歉后,真实学历被扒,朱珠客套回应,饶雪漫留言意味深长

翁青雅道歉后,真实学历被扒,朱珠客套回应,饶雪漫留言意味深长

鋭娱之乐
2025-11-02 21:02:17
好消息:乌克兰援军来了,红军村反击战取得初步胜利

好消息:乌克兰援军来了,红军村反击战取得初步胜利

史政先锋
2025-11-02 13:40:39
中国与朝鲜关于长白山归属问题的争议,历经多年,尘埃落定了吗

中国与朝鲜关于长白山归属问题的争议,历经多年,尘埃落定了吗

抽象派大师
2025-11-02 21:40:37
神操作!曼联追巴西新星替代拉什福德,巴萨靠20%条款躺赚

神操作!曼联追巴西新星替代拉什福德,巴萨靠20%条款躺赚

夜白侃球
2025-11-04 10:31:56
立即停用这种“厨房神器”,已致多人死亡,很多家庭还在用!

立即停用这种“厨房神器”,已致多人死亡,很多家庭还在用!

DrX说
2025-11-03 14:13:43
重读《天道》才恍然大悟:识人不必“日久”,三个时刻,是人是鬼一看便知

重读《天道》才恍然大悟:识人不必“日久”,三个时刻,是人是鬼一看便知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0-31 11:23:30
超巨风范,约基奇22中14砍34分14助7板4断2帽1失误,正负值+18

超巨风范,约基奇22中14砍34分14助7板4断2帽1失误,正负值+18

懂球帝
2025-11-04 12:54:22
4连胜!杜兰特21+6死神降临,申京26+11,阿门27+5进化成顶级控卫

4连胜!杜兰特21+6死神降临,申京26+11,阿门27+5进化成顶级控卫

巴叔GO聊体育
2025-11-04 12:08:37
65岁大爷狂吞90粒安眠药!头孢配白酒轻生,只因妻子不让卖玉米?

65岁大爷狂吞90粒安眠药!头孢配白酒轻生,只因妻子不让卖玉米?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3 22:44:18
2025-11-04 13:16:49
冯大白
冯大白
一分钟掰成两半花
36文章数 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数码要闻

海信电视U7S Pro评测:高阶家庭影院,RGB-Mini LED带来"视觉暴击"

头条要闻

白所成等5人被判死刑:赌诈资金290亿 致6名中国人死亡

头条要闻

白所成等5人被判死刑:赌诈资金290亿 致6名中国人死亡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繁花》录音事件完整版长达43分钟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上汽旗舰智己LS9首发评测 可能是最好开的9系SUV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艺术
教育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曾被嫌弃「非刚需」的洗碗机,成了小米家电的又一拳头品类?

亲子要闻

亿缕阳光|少年身披光芒

艺术要闻

翁帆受聘,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教育要闻

在南京,上四星级高中有多难?考多少分才能上四星高中?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