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科举人物,是地方文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此前,我们曾陆续介绍过若干胶东科举人物的事迹,但内容相对零散。有鉴于此,笔者准备变换形式,今后将尽量以“年份”为单位,力争对明清时期胶东(登州、莱州二府)的科举名录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本文即先选取明隆庆元年(1567年)的山东丁卯科乡试,对登莱二府当科的举人名录进行简要盘点。
根据清雍正版《山东通志》的记载,明隆庆元年山东丁卯科乡试共录取69名举人(通志中包含京闱1人,共70人名单),当科解元(第一名)是来自青州府诸城县的王侍,其余分别是:
王象蒙(新城人)、史邦直(乐陵人)、孔弘任(定陶人)、王道明(黄县人)、韩志道(章丘人)、苏庭(益都人)、刘振基(沂水人)、宋汝牧(长山人)、党馨(益都人)、王甲(利津人)、张世科(临邑人)、徐安(东昌府人)、胡从宾(即墨人)、董澜(长清人)、李淑性(历城人)、左横(滨州人)、张修吉(高苑人)、张君锡(武城人)、刘庚(寿光人)、赵耀(掖县人)、王梁(诸城人)、李骥千(招远人)、林文英(黄县人)、张敬(平原人)、张如式(章丘人)、赵密(莱阳人)、张鸿儒(即墨人)、王邦礼(长山人)、崔宜春(益都人)、鲁童(济阳人)、袁尔陶(武城人)、郭惟良(长清人)、李丁(曹州人)、张书绅(阳信人)、林天秩(莱州府人)、冯惟一(冠县人)、黄猷吉(临清州人)、成己(邹平人)、邢玠(益都人)、高时(济阳人)、张谕(滋阳人)、王之士(邹平人)、齐一经(潍县人)、陈良知(莒州人)、陈巽(濮州人)、张楷(掖县人)、李以让(鱼台人)、高知止(平原人)、张世则(诸城人)、白应乾(博兴人)、赵光远(冠县人)、万俊民(曹县人)、赵体乾(招远人)、孙旬(莱阳人)、冯明世(阳信人)、赵云翔(平阴人)、冯子履 (益都人)、韩必显(安丘人)、刘师鲁(莱州府人)、薛曜(胶州人)、张正蒙(历城人)、王炳 (齐河人)、骆无逸(商河人)、霍从教(平原人)、谢匏(朝城人)、张文璧(栖霞人)、张君卜 (武城人)、曹璞(定陶人)、李芬春(利津人)、王宣化(淄川人)。
![]()
以上举人当中,来自登莱二府者共有15人,其中掖县(有些在书中仅标注莱州府,多半是以府学生身份报考)4人,分别是赵耀、林天秩、张楷、刘师鲁;黄县2人,分别为王道明、林文英;招远县2人,分别是李骥千、赵体乾;莱阳县2人,分别是赵密、孙旬;即墨县2人,分别是胡从宾、张鸿儒;潍县1人,为齐一经;胶州1人,为薛曜;栖霞县1人,为张文璧。(注:清顺治版《招远县志》称李骥千为万历丁卯举人,系隆庆丁卯之误写,万历朝并无丁卯年。)
总体而言,当科登莱举人的成材率较高,赵耀、李骥千、林文英、齐一经、孙旬、刘师鲁这6人后续都考取了进士,并在仕途方面取得相应成就。其中,赵耀系隆庆五年辛未科进士,生前官至巡抚保定右佥都御史,去世后累赠兵部尚书,是莱州(掖县)历史上的显宦;他的同乡刘师鲁即与之同科中举,又与之同科中进士,后官至江西按察副使;潍县的齐一经也同样在隆庆五年辛未科金榜题名,官至山西布政使司左参政;莱阳的孙旬则为万历二年甲戌科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巡抚操江佥都御史;招远的李骥千为万历五年丁丑科进士,官至颍州兵备使(按察副使);黄县林文英为万历八年庚辰科进士,曾任河南道御史。
在当科其他未考取进士的举人当中,不少后来也出仕为官,如黄县的王道明、莱州府的林天秩、胶州的薛曜、栖霞的张文璧都曾担任过通判(注:明代府通判为正六品),即墨的胡从宾则曾任知县。王道明具体为西安府通判,林天秩为汝宁府通判,薛曜为延安府通判,张文璧为扬州府通判,胡从宾则为伊阳县知县。以上人物的相应履历,在各自府州县志中亦有记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