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随着最后57台“堡垒设备”更换完毕,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会泽供电局历时近两年的油浸式互感器治理攻坚战圆满收官。全县498台设备实现100%焕新,为云南省第三人口大县筑牢了电网安全根基,也为山区电力升级树立了技术标杆。
![]()
会泽的电网,难在“山”。95.7%的县域被群山裹着,村寨散落在陡坡与沟谷间,传统带电作业车爬不上蜿蜒山路,绝缘平台在崎岖地形里难寻落脚处。
“以前换一台互感器,得让周边好几台变压器一起‘歇业’,一停就是8个多小时。”会泽供电局市场部副主任张国操想起过去的窘境,语气里满是无奈。更棘手的是,会泽是曲靖电网油浸式互感器存量最大的县域,占比达49%,设备老化带来的计量偏差、故障风险,像颗“定时炸弹”,成了制约当地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转机,来自跨越千里的“滇粤联手”。2024年初,南方电网“优东提西、强地带县”战略吹来了东风,曲靖、会泽供电局与广东东莞供电局迅速组队,12名技术专家凑在一张地图前,把会泽的山形、台区分布、设备情况摸得透透的,最终啃出了“加装旁路开关带电解搭引流线”的新工法。
“简单说,就是给设备装个‘临时电源通道’。”东莞局专家梁永昌解释,这项技术一落地,效果立竿见影。单台设备作业的停电时间从8小时压缩到1.5小时,降幅达82%;影响范围更是从整片台区,精准缩到了单台变压器。
这场硬仗的胜利,藏着太多“合力攻坚”的细节。专题论证会上,滇粤专家对着陡坡施工方案争得面红耳赤,最终敲定“分段架设旁路导线”的办法;曲靖供电局跨部门联动,紧急调配109套专用线夹,扫清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会泽供电局的营销、生产、基建团队更是拧成一股绳,“停电+带电”组合拳齐出,把治理进度往前赶了又赶。
![]()
如今,焕新的电网正给会泽带来实实在在的红利:故障率与报修率大幅下降,供电可靠性显著提升,有效避免了用户因停电造成的不便和经济损失;对居民而言,稳定的供电提升了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对生产企业而言,则是提高效率、增加效益的关键支撑,切实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更让人振奋的是,这项“山区互感器治理工法”还获评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典型案例,给全国山区电网改造树起了“会泽样板”。
滇粤同心,千里携手,让深山里的电网有了新活力。498台互感器的“零感知”焕新,不仅是一次设备升级,更是南方电网人对“人民电业为人民”承诺的践行。
当电流平稳流过崭新的互感器,点亮会泽的村村寨寨,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电力动能”。这跨越山海的协作,正是新时代“万家灯火”最温暖的注脚。
云南网通讯员张景程浦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