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有没有发现?印度最边远、最“听话”的列城,竟然成了莫迪政府的新火药桶。5000多名年轻人走上街头,不是为了什么“高薪工作”骗局,而是为了土地、权利和未来。更讽刺的是,这场抗议的主角,不是武装分子,而是一群绝食的政治活动家。结果?还是被镇压,还是有人死。
这就说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莫迪的民族主义,并没有凝聚印度,而是在边疆不断制造新的裂痕。
![]()
列城为什么突然爆了?
表面上看,这是因为莫迪政府不愿满足旺楚克等人的诉求。什么诉求?四点:从中央直辖区升格为邦,拥有完整权力;弱势部落地位保护土地;更多就业机会;在国会增加两个席位。
听起来是不是挺合理的?但莫迪政府偏偏不买账。为什么?因为列城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是战略前线:东边连着中国新疆和西藏,西边直通巴控克什米尔。印度中央绝不可能放松管控。
可问题在于,2019年废除特殊地位的后果逐渐发酵:外来资本进来买地、开矿,当地资源被掠夺,政治精英权力被架空,普通人失业增多。这才是真正的火种。列城年轻人站出来,等于是在大喊:“你们掏空了我们的未来!”
![]()
尼泊尔的外溢效应:Z世代的“街头政治”
这次抗议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它是印度版的“Z世代政治”。年轻人看着邻居尼泊尔靠街头运动改写了权力格局,就觉得自己也能用同样的方式给莫迪制造麻烦。
这群年轻人和他们父辈完全不同:不迷信老牌政党,不接受“印度教至上”的叙事,更不愿意一辈子在资源被外来者掠夺的土地上苟活。他们要的不是口号,而是实打实的权益。
这对莫迪来说,比武装冲突更难搞。因为一旦年轻人把政治当作街头运动,那就是不按套路出牌,谁能镇得住?
![]()
国大党的“蹭热点”套路
看到列城抗议,国大党第一时间跳出来痛批莫迪政府。但说白了,这不是出于对列城的同情,而是他们惯用的老套路:“利用族群议题来打击执政党。”
拉胡尔·甘地说莫迪“杀害年轻人”,听起来正义凛然,但国大党真正关心的,是如何在非印度教地区收割选票。边疆问题,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张选举牌。
这也揭示了印度政治的悲剧:无论是执政的印人党,还是反对派国大党,谁都没真打算解决边疆族群的诉求,大家只是在不同舞台上拿他们当道具。
![]()
这不仅仅是列城
有人说这场抗议不会升级,因为当地有重兵驻守。但要注意,列城不是孤立的。它揭示了三个更深层的结构性矛盾:中央集权 vs 地方自治。莫迪的中央直辖区模式,和地方自我治理的诉求,正面冲突。经济发展 vs 族群利益。资源开发和外来投资,被包装成“国家现代化”,但对当地人就是赤裸裸的掠夺。印度教民族主义 vs 多元共存。莫迪的民族主义在全国是动员工具,但在边疆,直接侵蚀了族群身份和社会稳定。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克什米尔、东北邦随时可能“复刻”列城的剧本。真正的不确定性,不在外部冲突,而在印度内部的裂痕。
![]()
莫迪的困境
列城的抗议告诉我们:印度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而是一个多族群、多宗教、多语言的拼盘。莫迪想用印度教民族主义来打造统一身份,但这种“硬胶水”,正在把裂缝越抹越大。
说得直白一点,莫迪今天头疼的不是中国,不是巴基斯坦,而是印度年轻人和边疆族群。他能用警棍和军队解决一次列城,却解决不了“未来的列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