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师利国
前几天在河边散步,遇到单位几位老同事。很长时间没见面,大家嘘寒问暖。老李问:听说单位办公楼重新装修一新,你们没去看看?大家不约而同地回答,没有。
老钟接着说:退休七年了,平时没事去了给他们添麻烦,还是不去为好。刚退休时,凡是路过单位楼下,脚步自然的往大门走去,当走到大门口,心中又一颤,进去干嘛呢?当遇到认识自己的同事还好说,相互客套几句。如果遇到自己不认识的新人,礼貌问你有什么事?又怕自己一声“只是路过”成了多余的打扰。这是曾经工作的地方,每天要来上班,没觉得哪里不对。如今退休了,再踏入这里显得是那么不合时宜,有五味杂陈之感。也许是想复杂了,但你必须这么想。
![]()
老周接着说:我退休这么多年,没有到单位去过,不是我不想去,而是怕去了很尴尬。有一次单位遗留的老问题,需要我协助处理一下。考虑自己经历的事,去看看也可以。当我开车进大门时,闸道杆打不开,就下车找门卫。门卫问:办什么事?具体找谁?需要留下姓名电话。我没有告诉他自己也是这个单位的退休老同志,即使是告诉了他,在他眼中我就是陌生人,我什么也没说开车走人。刚准备离开,遇到单位领导,非要我到办公室坐坐。
我没有把门卫遇到的事和复杂的心情给领导讲,因为门卫做的没错,这是他的职责。但是我心里还是有点堵得慌。我堵的不是人走茶凉,也不是世态炎凉。而是曾经在这里上班几十年,周围哪个地方不熟悉?到头来大门都进不去。
我记得在老同志欢送会上,领导的发言,酒桌上的祝酒词,都少不了一句“常回来看看”这句暖心窝子的语言。部队流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其实哪一个单位都一样,单位办公地点没变,但人员是流动的,老同志陆续退出岗位,新鲜血液不断充实进来。时间长了,又有谁还认识你呢?退休人的名字只是某一个部门名册里有记载,平时根本用不上。
老吴说:我经常出来遛弯,也经常路过办公楼前。那熟悉的地段,刻在骨子里的办公楼,看到那熟悉的窗户,阳台上的盆景。只是心中的记忆,但不属于自己。有时真想走进去看看,大院花坛边上那棵枫杨柳,亲手栽的桂花树,走廊道上的葡萄架,还有后院的假山莲花池,楼顶上金弹子盆景。刚刚迈步又退了回来,因为担心的东西太多太多。这让我想1990年春晚赵本山《拜年》,一位农民给乡长拜年的复杂心情。有人形容,单位就像一本看完的书,不会丢掉,只能摆在书架上,经常回忆文章里精彩片段,偶尔也会看看。
老郑说:在单位几十年,大家都有感情,从心底里希望单位越来越好。退休金发放交由社保,虽然与单位没多大关联,但单位发展得好,也给我们长脸,似乎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撑。每到重阳节,单位没有忘记我们这些退休的老同志,感觉心里暖暖的。只要是没有特殊情况都会参加。现在谁也不缺吃不缺喝,但我们要识抬举。也可以乘此机会回单位看看这熟记如新的环境,也是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顺便看看曾经一起战斗还没有退休的老同事。
到年龄退休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退休其实是愉快的安度晚年。现在每一个单位工作节奏加快,压力也很大,没有特殊情况不去打扰最好,过好退休生活。
老同事一席话各有见解,这让我想起了(明)杨一清:“虽然私第保余年,每日心悬侍天表。”充分说明老同志十分牵挂曾经效力的单位与共事的同仁。(唐)岑参:“庭堂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既然退休了,你就是单位的局外人。”(宋)刘过:“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退休了没必要也容不进原有的圈子。
![]()
2025.9.26十堰
☆ 本文作者简介:师利国,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1993年转业回湖北十堰。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