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品方
AI马上就要升格到超级AI,简称AI2.0或 ASI (Artificial Super Intelligence),定义为超越人类智慧的 AI 系统,具备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将会产生深远影响。ASI能否解答例如下述这些问题?现在还不好说。
问题可以是 :
仅靠看视频让机器人学技能可行吗?
人形机器人实操是AI的必由之路吗?
具身模型(即“人+机”)能否像LLM(大语言模型)那样涌现未知能力?
ASI需要什么样的训练数据算法?
仿真技术在机器人领域可以达到什么预期效果?
机器人变聪明后能通过仿真发展自身的技能吗?
具身模型面临推理速度、矛盾指令、模型规模的 “三难困境”,如何在这三者相互制约的情况下实现多层级量化提升,自己找到解决方案?
机器人连接上全方位万物互联网(IOT)后,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越人类智慧?
从半导体到埃米芯片,从计算机、互联网到IT、ASI,再从区块链到RWA,人类在资讯数字化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一日千里。现时只有极少数人真正掌握这方面的核心技术、系统和算法。人类智慧受到人工智能的猛烈冲击。笔者上周介绍的融智学,其现实意义是人类对ASI的发展要能够有效掌控。邹晓辉认为,人类对ASI发展可能会失控的担忧,可以通过人机分工优化,转化成为机遇。例如教育过程的个性化学习闭环,又例如医疗领域的个性化诊断施药。
![]()
融智学的跨学科价值,是因为它涵盖语言学、信息学、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等领域,助力文化传承、文明互鉴与科技创新。将来会不会对人类社会从帝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有突破性贡献?现在还很难说。
融智学的相关著作有《融智学纲要》,系统地阐述理论框架;《融智学文选》,聚焦人工智能与人类智慧协同。随着ASI的迅猛发展,融智学的出现十分及时。作为一门研究“协同智能”的跨学科理论体系,人类逼切地需要探索人机协作的优化机制。一方面融智学为ASI提供了人机协同框架与认知模型,另一方面ASI是融智学实现人机协同工作的技术载体。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人+机”智力系统的演进。
融智学将“智能+智慧”分为“人际、机际、人机”三类协同,强调人脑与电脑、人类创造力与机器计算力的优势互补。ASI(尤其是机器学习,即ML,machine learning)依赖数据、算法和算力;融智学通过“三域模型”(意域、文域、物域)将这些技术要素与人类意图、语言表达、实践行为关联起来,扩展出认知模型,让人机互动思考、互动工作(例如“无人工厂”的人机协作)。现时ASI的深度学习只擅长感知和分析,决策能力较弱(甚至没有);融智学通过“双智结合”理论(人类智慧+人工智能,即HW+AI),致力弥补这一缺陷。
笔者的问题是,一旦“人+机”(ASI人形机器人)取得决策能力之后,如果兼具思考和执行能力,人与机谁听谁的?难说。
从这个角度看,笔者认为应该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赋予深刻认识。现时全球还没有共同认可的框架和规则,界定(限制)ASI的发展。由于中美在ASI方面的竞争白热化,规则界定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融智学尝试在ASI发展方面界定规则,不是空谈概念,而是聚焦运用。例如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融智学的“三域模型”可以用于智能教育系统,通过分析学生”意域”(学习意图)、动态地调整“文域”(教学内容)和“物域”(练习题目),现在的叫法是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要运用ASI超越PBL。ASI教育平台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学生答题行为(物域)、反向优化教学策略(文域)、实现个性化学习(意域)。又例如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融智学提出 :“金融的实质是智融(智慧金融)”,要有效地监控资本的运用。
ASI通过分析市场数据(物域)与人类决策逻辑(意域),生成更优的投资策略(文域)。关键是要控制资本的无序扩张。当人们认识到可以这样分析、决策和决定投资的时候,可以排除无知的投机和盲目的跟风。
从“人机交互”到“人机共生”,融智学预测 : 未来智能系统将超越简单的“工具化”AI,形成“协同智慧”生态(ASI)。再举一例,在医疗诊断的过程中,ASI可以辅助医生完成从意图分析到诊症判断、再到治疗方案,生成个性化的精准闭环(标靶药2.0)。自动(无人)驾驶同样套用三域模型,决定目的地之后,就是选择最优路径,然后执行。融智学跨模态协同的突破,通过“柔性法则”,可以解决多模态数据(文本、图像和语音三合一)的语义对齐问题,推动“通用人工智能”(AGI)提供解决方案。通过融智学的理论框架,ASI可以更贴合人类的认知逻辑,ASI技术的进步又可为融智学的实践提供工具支撑,两者共同指向“人机协同智慧”(融智)的未来。
中华传统优良文化,发展到明朝,共识是“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认为应该天人合一。明朝排斥科技发展,航海和造船技术戛然而止。当年还没有“科技”这个词语,皇帝命令“发明机器者斩”,因为害怕机器会失控,破坏天人合一。结果,中华民族在科技方面落后了500多年。鸦片战争之后如梦初醒,急起直追,追到气咳。如何防止科技的无序发展、最终毁灭人类和地球?笔者个人认为,这是人类和自然物类命运共同体的终极目标。1956年,毛主席说 :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任重道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