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世界第一人!美日专家研究多年未果,黑龙江农民仅花5年培育成功

0
分享至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我给你300万美元,你把这项技术卖给我!这些钱够你全家几代吃喝不愁!”

“不好意思,我不卖,我是中国人,我以后要把这项技术捐给自己的国家!”

看到这句对话,您是不是以为这是那个电视剧上的对白?

但事实却是,这是一位黑龙江农民与英美专家在现实中的对话!



姜向涛

曾在2007年以及2013年左右,英国与美国、日本等多国瓜类专家先后来到中国。

当看到在中国土地上出现全雌西瓜后,他们一个个惊叹不已,竖起大拇指

“中国的农民真了不起!”



而这些人口中夸赞的“农民”就是如今农民出身的育种专家:“姜向涛!”

他没有多高的文化,没有多雄厚的背景,最擅长以及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种瓜。



但没想到的是,当年国外专家研究几十年都没成功的瓜种,他竟然在短短5年时间就研究出来。

并且在20多年里一下子培育出40多个专利瓜种!

这不禁让人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而这个全雌西瓜为何如此受欢迎呢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新华社】【大庆电视台绝对现场】【林甸融媒体中心】【南海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1.一声叫喊发现惊喜,意外成为首个发现者

其实要说种瓜育种名扬国际这件事情,并不是姜向涛的本意。

因为最初他做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挣点钱增加自己的收入,让家人过得好一点!



时间回到30年前,也就是1995年。

彼时已经44岁的姜向涛就是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宏伟乡的一位普通农民。

因为整个村庄的收入都不太好,一直靠种瓜卖瓜的他有了育种的念头,因为卖种子的利润更多一些。



于是,他说干就干,先是自己靠着经验学习专业技术,随后也没忘记乡亲们,开始带着他们一起研究种子。

后来做的还不错,他们还开始为各个研究所制种。

虽然收入不如预期那么高,但这份工作让他对育种产生了浓厚兴趣。

3年后,儿子的一声呼喊,让平淡的生活迎来了改变!



那是1998年的夏天,其小儿子在瓜地里突然发现一株很特别的西瓜株:

“这株西瓜苗每节都结着幼果,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丰产特性!”

在儿子的呼喊下,他也去看了一眼,而就是这个举动,他创造了历史:



“成为世界全雌西瓜发现第一人!”

或许有人疑问,什么是全雌西瓜,这种瓜很难种植成功吗?



事实上,所谓的全雌西瓜从字面意思上而言就是一种只开雌花的西瓜品种。

但当时全球的大部分瓜种都是开“雄花”,产量不稳定,品质也有好与坏。

而如果能够培育出全雌西瓜,那就意味着不仅产量高,品质也好,比传统的西瓜带来成倍的效益。



当时在美国农业专家的实验室中,相关的基因测序仪正昼夜不停地运行,却始终无法破解控制西瓜雌花分化的遗传密码。

而在日本的育种中心,科学家们看着试验田里大量夭折的变异植株,无奈地记录下又一次失败的数据。

甚至国外不少专家为了培育出全雌瓜种,已经耗费数十年、投入数亿美元都未能解决。



当时的姜向涛发现了异常并且进行长时间观察,确定其没有开雌花之后,就想办法提取种子。

但是这条路走得一点也不顺当!



2.日夜守护培育种子,得到帮助轰动国际

当年为了获得种子,他不得不从其他相同品种的西瓜上取雄花进行授粉。
而最终,也成功收获了138粒珍贵的种子。

可是当其将种子种下去之后,事情并不像自己预料的那般。



因为所有的种子都没有结出全雌西瓜,反而大部分都长成了普通西瓜,那些神奇性状消失了。

不过面对这个结果,他也没有放弃,认为自己应该坚持观察研究下去,这其中一定不简单。

果然在坚持的第三年,他再次在自己的瓜地里面发现了全雌瓜出现了。



在他不断地查阅资料之后,终于明白:

“原来这是罕见的隐性基因表达!”

在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他才算真正地开始进行相关种子的培育,不过其使用的是最传统的方法。



没有实验室,他就把家里10平方米的仓房改造成育种室,没有恒温设备,他用火炕保温。

没有高级仪器,他用放大镜观察花粉。

整整5年的时间,他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件事情上,即使有时候家里人不支持,但他从未放弃。

2005年,他终于成功了!



但在高兴之余,身为农民的他也明白一个道理:

“这个种子很重要,自己不能占为己有,要向上级报告!”

于是,他就几经周折找到了相关的专家,对方在郑州,他就不远千里去了郑州,在专家看到后惊叹:

“现在全球都没有搞定这个问题呢!我为你联系更大的专家!”



于是,姜向涛就又找到吴明珠院士,这位院士在看到姜向涛的研究后也大为震惊:

“你真的了不起!国外育种专家十几年都没成功!”

但其实,姜向涛也明白,相关的研究还需要完善。



于是在吴明珠的帮助下,他在海南找到了基地进行南繁育种。

而这一育,就是整整18年的时间,多年来,他不停穿梭两地,研究成功是越来越多。

从2006年开始这个消息开始在国外传播,而不少专家也慕名而来。

不过他们都是有目的的!



3.坚决拒绝出售技术,发誓让全世界吃上中国瓜

“价钱随便你开,只要将育种技术传授给我们!”

那时候,在不少远道而来的外国专家口中,这种话姜向涛不知道已经听了多少遍。

但他的回答只有一句话:

“这技术本属于中国,我怎么能卖呢?”



而他的视野也没有那么局限,在相关国内专家的指导下,他也将其中的一些成果写成论文分享在国内的报纸上。

他希望有更多的瓜农能够学习到知识,但没想到,却引来了不少想收购自己种子的商家。

有人直接承诺他只要他愿意,在北京上海等地可以给他一套别墅,豪车更是不在话下。



但做了一辈子农民的姜向涛是发誓不会离开土地的,于是他根本没有心动。

当时还有邻居劝他,不为自己想也为后代们想想,这可能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心动,等到2012年以后,在国际上他是彻底出名了。

其名字直接登上了国际葫芦科遗传协会年报。



在受到不少鼓励之后,他继续研发的热情就越来越大,在他看来:

“全雌西瓜技术是中国农业的宝贵财富,不能成为个人牟取暴利的工具!”



在拒绝各种各样的收购之后,他又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

“将自己耗费十多年心血培育的品种无偿捐献给国家!”

这十几年来,他已经向国家种子基因库无偿捐献了23个全雌瓜品种种子。

而即使已经做了不少贡献,但他依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在2024年,已经近74岁的他又成功在海南基地培养出4个甜度更高的新瓜种。

而他的“试验基地”也变成了整整7个大棚。

在这里面,有上百种瓜类品种,而自从当年踏入这片土地之后,他已经有18个年头没和家人一起过年。

他不愿意错过一点观察的机会……



2023年,他的故事得到各大媒体报道,其中新华社专门为其撰文。

等到2024年8月,其所在的林甸县还专门为其进行报道,并且表示他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

直到如今,74岁的他依然没有选择停下,继续走在育种的大路上……





如今,姜向涛的故事还在继续,就像他培育的种子一样。

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结果,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他没有高学历却有大智慧,没有实验室却有大成果。

他没有巨额财富却有大境界,他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他的名字,应当被永远铭记在我国农业发展的史册上!

看了姜向涛的故事,您是否对农民有了新的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新华社】【大庆电视台绝对现场】【林甸融媒体中心】【南海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颠覆认知!地壳中仅28克,美国如何用这种最稀有元素杀癌?

颠覆认知!地壳中仅28克,美国如何用这种最稀有元素杀癌?

趣味探索
2025-11-02 23:32:59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11 00:20:03
上官正义为什么不受欢迎?

上官正义为什么不受欢迎?

上峰视点
2025-11-03 09:34:58
一位常年和老虎打交道的护林员告诉我:90%的人都不知道

一位常年和老虎打交道的护林员告诉我:90%的人都不知道

忠于法纪
2025-10-29 09:24:43
中英香港谈判中方为何吃暗亏?因我方出内鬼,6年后中央布局抓捕

中英香港谈判中方为何吃暗亏?因我方出内鬼,6年后中央布局抓捕

阿胡
2024-10-11 16:54:21
37岁景甜在安徽小镇被偶遇,她打扮朴素,皮肤白皙 娇俏可爱,好美

37岁景甜在安徽小镇被偶遇,她打扮朴素,皮肤白皙 娇俏可爱,好美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05 09:38:12
万科千亿资金迷局:高管空手套利,谁来买单?

万科千亿资金迷局:高管空手套利,谁来买单?

流苏晚晴
2025-11-03 19:03:00
四渡赤水简单来说,就是40万国军把3万人的红军包围在一条河附近

四渡赤水简单来说,就是40万国军把3万人的红军包围在一条河附近

忠于法纪
2025-11-04 09:02:20
被曝核酸造假,半年敛财4.5亿,核酸大王张核子最终下场如何?

被曝核酸造假,半年敛财4.5亿,核酸大王张核子最终下场如何?

蜉蝣说
2025-10-05 23:57:52
扁鹊为何从课本中移除?四川古墓出土9部医书,揭开他的身世之谜

扁鹊为何从课本中移除?四川古墓出土9部医书,揭开他的身世之谜

小豫讲故事
2025-10-28 06:00:07
汪东兴提反对意见,邓公起身质问:为什么你每次开会都唱反调?

汪东兴提反对意见,邓公起身质问:为什么你每次开会都唱反调?

瀚霖学史
2025-10-24 09:04:10
同学聚会,班长让每人交800,我找借口没去,第二天有人找上门

同学聚会,班长让每人交800,我找借口没去,第二天有人找上门

船长与船1
2025-11-05 09:03:14
一种能延缓衰老的运动,抵御肌肉流失,逆转衰老进度

一种能延缓衰老的运动,抵御肌肉流失,逆转衰老进度

增肌减脂
2025-11-03 16:49:45
已冻结阿布24万镑3年!英政府震怒:他有15亿贷款 剩余9亿需捐出

已冻结阿布24万镑3年!英政府震怒:他有15亿贷款 剩余9亿需捐出

风过乡
2025-11-04 21:14:31
贵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调整

贵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调整

极目新闻
2025-11-05 09:50:06
风向变了?以德国为首的西方媒体齐发声:中国已在关键领域崛起了

风向变了?以德国为首的西方媒体齐发声:中国已在关键领域崛起了

历史求知所
2025-11-04 11:10:03
炸裂!曼联痛下决心:7000万先生免费送!

炸裂!曼联痛下决心:7000万先生免费送!

澜归序
2025-11-05 11:29:27
亚冠精英东亚区最新积分榜:海港继续垫底,成都跌至倒第二

亚冠精英东亚区最新积分榜:海港继续垫底,成都跌至倒第二

懂球帝
2025-11-04 23:53:17
川普迫不得已支持民主党人,拒绝为共和党候选人背书

川普迫不得已支持民主党人,拒绝为共和党候选人背书

寰宇大观察
2025-11-04 19:25:23
2025-11-05 12:04:49
不写散文诗 incentive-icons
不写散文诗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
3065文章数 3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美国上演极致"流氓外交" 让西方媒体目瞪口呆

头条要闻

牛弹琴:美国上演极致"流氓外交" 让西方媒体目瞪口呆

体育要闻

贝克汉姆获封爵士 曼联官方祝贺

娱乐要闻

王家卫事件再次升级,可怜了这些明星

财经要闻

飞天跌破1700元 茅台迎来最不确定的冬天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投票在即,大股东反对

汽车要闻

内饰配置再提升 新款极氪X内饰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教育
手机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禁止学生回寝室午休,教育局回应:未强制限定午休地点

手机要闻

苹果iOS 26.2开发者预览版Beta发布:大批功能改!锁屏也能自定义液态玻璃

旅游要闻

焕新归来 成都崇州陆游祠全面开放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国“福特”号航母驶往加勒比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