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南极1.2亿只企鹅每天排泄4800吨,背后隐藏自然界“后勤保卫战”

0
分享至

南极的冰原上,一场关乎生态平衡的隐秘战争每天都在静默进行,而参战双方竟是企鹅的粪便与南极的极端环境。



但当我们乘坐冲锋舟靠近那些神圣的南极企鹅的聚居地时,却常常发现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有趣现象:远远的看去那片纯白的冰原,随着距离的不断的拉近,逐渐的就显现出一片片的粉褐色的斑块,空气中也弥漫起一种似海鲜干的淡淡的特殊的气味,让人不由的就想起了刚从海鲜市场上买回的海鲜干的味道!

可谓“小不起眼”却暗藏“大”之计——南极的近1.2亿只企鹅每天都将近4800吨的粪便“送上”了天空,这一“天才的”之举,足以将300多辆渣土车都给“填”了个满满的。



尽管南极的垃圾排放量如此之巨,却奇怪的并未让南极的环境变的像个“污秽之地”那样,这其中就有着南极所独有的“高效的后勤战”——南极的环境就像一位历经百战的指挥官,凭借着它的“三大战力”——寒冷的天气、狂暴的风雪和微生物等多支“特殊部队”的协同作战,始终把人类的垃圾都给打回了原形。

冷冻战术:极寒环境的瞬间控制

其南极的平均气温常年徘徊在零下25℃左右,在冬季更可骤降至零下60℃以下甚至更低。由此可见,极低的环境温度就为企鹅的粪便提供了一个自然的“快速冷冻”的处理方案。



随企鹅的粪便排出时均为糊状的混合物,其含水量极高,故常用其作为生化的原料,对其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过,在南极那刺骨的寒冷里,它们眨眼间——也就三十秒左右,就会冻成硬邦邦的冰疙瘩。但随之便将其“一降千里冰冻,足可当千斤之重”的粪便,变的轻盈似羽,易于一带而去,岂非奇迹哉!。

而低温的环境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天然的冰箱一般,对微生物的生长都起到了很大的抑制作用。与那些能在温暖的地区的动物的粪便中迅速发酵腐烂的细菌相比,在南极的极端的寒冷的环境下,细菌的活性就变得极其缓慢了,几乎就不产生那些让人难以忍受的恶臭的氨气和硫化物等了。但即使站在了粪堆的两米外的人类鼻子也难以明显的察觉到其中的异味。



风力支援:自然界的清洁工

南极的风力堪称地球之最,有些地区风速甚至超过每秒100米,相当于台风级别的三倍。这些狂风扮演着高效“清洁工”的角色,不断将冻结的粪便冰晶吹散到各处。

在阿蒙森海沿岸,风速可达每秒20米以上。强风将冻结的粪便颗粒卷起,形成“粪便雾”,吹向海洋或散布到更广阔的区域。这种自然的风力扩散机制防止了粪便在局部地区过度堆积,实现了资源的均衡分配。



微生物部队:看不见的分解者

即使在零下20摄氏度的极寒环境中,南极土壤中仍活跃着特殊的嗜冷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是自然界真正的“分解者”,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保持活性,分解粪便中的有机物质。

科研人员发现,一坨约50克的企鹅粪便大约需要45天就能被这些微生物完全分解。分解过程中,粪便中的蛋白质和尿酸会转化为氨和硝酸盐,回归到南极土壤中。



在企鹅长期活动的区域,土壤中的氮含量可达普通区域的80倍以上。这些由粪便转化而来的养分,成为南极苔藓和地衣生长的宝贵肥料。

战略转移:粪便的循环利用系统

南极生态系统还拥有一套精巧的物质循环利用系统。部分被风吹入海洋的粪便冰晶,在融化后释放出丰富的氮、磷等营养元素。



令人惊叹的是,每1克企鹅粪便可以滋养约100万只硅藻,这些硅藻又能支持5万只磷虾的生存,而5万只磷虾可为50条南极鱼类提供食物,最终这些鱼能养活1只海豹。企鹅粪便实际上成为南极食物链的基础环节,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企鹅粪便释放的氨气与空气中的水汽、硫酸粒子结合,能形成云凝结核,促进云层的形成。芬兰科学家在马兰比奥科考站附近的观测显示,当风从企鹅群方向吹来时,空气中的氨浓度比基线值高出1000多倍。



这些由粪便参与形成的云层可能对南极气候产生冷却效应,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自然机制。

人类的反思:真正的威胁来自何方

当人们为企鹅粪便的处理效率惊叹时,科学家却指出一个严峻事实:南极真正的生态威胁并非来自企鹅,而是人类活动。

在科考站密集的乔治王岛,研究人员检测到了柴油残留物、重金属和塑料碎片。与能够自然循环的企鹅粪便不同,这些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难以被南极环境分解,正逐渐侵入生态系统的每个角落。



南极的“干净”背后,是一套经过千百万年演化形成的精密系统。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洁净不是没有“废物”,而是让每种物质都能在生态循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增加,这套自然平衡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欧冠积分榜形势:拜仁阿森纳全胜,巴黎皇马遭首败,意甲陷危机

欧冠积分榜形势:拜仁阿森纳全胜,巴黎皇马遭首败,意甲陷危机

懂球帝
2025-11-05 06:37:14
哈马斯:以色列向地道灌混凝土困我们的战士,严重违反协议

哈马斯:以色列向地道灌混凝土困我们的战士,严重违反协议

桂系007
2025-11-04 22:41:12
NBA传闻:若范弗利特仍缺阵,灰熊正考虑交易莫兰特,火箭加入?

NBA传闻:若范弗利特仍缺阵,灰熊正考虑交易莫兰特,火箭加入?

好火子
2025-11-06 02:15:20
中央宣讲团成员,已赴多个省份

中央宣讲团成员,已赴多个省份

政知新媒体
2025-11-05 22:42:32
心情郁闷时就去瞅瞅李湘的评论区,我简直快要笑疯了。

心情郁闷时就去瞅瞅李湘的评论区,我简直快要笑疯了。

陈意小可爱
2025-10-21 01:04:16
内线都快被打爆了,结果快船依然不愿意给首轮秀多些出场时间?

内线都快被打爆了,结果快船依然不愿意给首轮秀多些出场时间?

稻谷与小麦
2025-11-06 02:12:25
四川首次迎来“春秋假”,家长却发长文阻挠:双职工家庭吃不消了

四川首次迎来“春秋假”,家长却发长文阻挠:双职工家庭吃不消了

熙熙说教
2025-11-05 21:17:49
还没完了!赵鸿刚对手给所有武林大师下战书,中国武协或出面干预

还没完了!赵鸿刚对手给所有武林大师下战书,中国武协或出面干预

杨华评论
2025-11-05 23:59:12
比肩阿德和埃托奥,劳塔罗本赛季出战的三场欧冠比赛均有进球

比肩阿德和埃托奥,劳塔罗本赛季出战的三场欧冠比赛均有进球

懂球帝
2025-11-06 05:26:52
湖南某三甲医院美女眼科主任与副院长的瓜

湖南某三甲医院美女眼科主任与副院长的瓜

笔杆论道
2025-11-05 22:02:55
全都“反水”了!美、韩芯片巨头集体行动,外媒:限制将反转

全都“反水”了!美、韩芯片巨头集体行动,外媒:限制将反转

科普100克克
2025-11-03 23:36:41
千万不要在网上买“这4样”东西,水太深了,看完真后怕!

千万不要在网上买“这4样”东西,水太深了,看完真后怕!

装修秀
2025-10-28 11:55:03
返回台湾!“馆长”强烈安利记者去大陆玩

返回台湾!“馆长”强烈安利记者去大陆玩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06 01:04:03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年轻人不买账,中年人喝不起!茅台跌破1600,终于承认只是瓶酒?

金融八卦女
2025-11-05 13:57:48
要超就超美国,电磁弹射版攻击-11亮相?中国隐身无人机航母走在世界前列

要超就超美国,电磁弹射版攻击-11亮相?中国隐身无人机航母走在世界前列

Ck的蜜糖
2025-11-06 00:13:30
震惊!赖清德对解放军攻台保持沉默,郑丽文一语引发国际热议

震惊!赖清德对解放军攻台保持沉默,郑丽文一语引发国际热议

Ck的蜜糖
2025-11-06 02:25:48
baby叶珂双双哭晕!黄晓明跟女制片人贴脸拥抱,坐大腿亲密照来了

baby叶珂双双哭晕!黄晓明跟女制片人贴脸拥抱,坐大腿亲密照来了

八星人
2025-11-05 15:32:27
美专家:当美军第一波导弹干掉中国航母或两栖舰后,希望中国退让

美专家:当美军第一波导弹干掉中国航母或两栖舰后,希望中国退让

阵匠
2025-08-02 09:16:14
立冬吃饺子,别管多忙,记得:2馅不吃、4事不做,别犯忌讳

立冬吃饺子,别管多忙,记得:2馅不吃、4事不做,别犯忌讳

阿龙美食记
2025-11-04 11:50:20
A股:刚刚,两部门重磅宣布,政策暖意托底,周四将迎大级别变化

A股:刚刚,两部门重磅宣布,政策暖意托底,周四将迎大级别变化

云鹏叙事
2025-11-06 00:00:03
2025-11-06 06:04:49
近史阁 incentive-icons
近史阁
回眸历史,记我国耻,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谱写现代中国未来新篇章。
4972文章数 2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肯塔基州州长:本州进入紧急状态

头条要闻

美国肯塔基州州长:本州进入紧急状态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亲子
本地
健康
教育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孩子夹腿触摸自己不一定都是坏事,但这种情况除外!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语言的学习,从不讲捷径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