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9 月 30 日,WTT 中国大满贯混双赛场迎来焦点战,国乒王牌组合王楚钦 / 孙颖莎迎来本次赛事首秀。尽管最终以 3:1 战胜澳大利亚与印度组成的跨协会组合萨琳 / 戈尔帕德,顺利晋级八强,但比赛中一次发球判罚引发的网络风暴,却比赛事结果更令人揪心。
![]()
比赛开局,莎头组合似乎尚未完全进入状态,首局以 11:13 惜败。不过,作为世界顶尖混双组合,两人迅速调整节奏,后续三局以 11:4、11:5、11:7 的悬殊比分连下三城,成功逆转战局。就在第四局比分胶着至 4:3 时,场上突发争议 —— 王楚钦的一次发球被裁判判定为遮挡犯规。为证明自身发球合规,王楚钦当即申请鹰眼系统(TTR)挑战,可惜经系统回放确认,挑战最终失败,对手直接斩获一分。
这一判罚让 “发球遮挡” 这个专业术语瞬间冲上热议榜。或许不少观众对这一规则并不熟悉,实际上,根据国际乒联规定,运动员击球瞬间,球与球拍必须完全暴露在裁判和对手视线中,不能被身体、手臂或衣物遮挡,哪怕是细微的遮挡都可能被判罚。除了遮挡,抛球高度不足 16 厘米、抛球手掌未完全张开、抛球轨迹倾斜角度过大等,都属于发球违规范畴,这类判罚在国际赛事中并不少见。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乒乓球队早在 2002 年国际乒联推行无遮挡发球新规时,就已开始系统性打磨合规发球技巧。业内专家曾公开分享过关键要点:抛球手需置于击球点正下方,抛球路线要尽量垂直,身体与球台端线的夹角需小于 180 度,每一个细节设计,都是为了确保击球动作完全可见,避免违规风险。
令人意外的是,即便莎头组合最终赢下比赛,网络评论区却被恶意言论彻底淹没。“发球回抛又遮挡,先回家练好基本功再来!别拖累孙颖莎!”“主场挑战鹰眼还失败,丢不丢人?”“自己违规还怪裁判,粉丝别洗了,就该给个警告!” 类似的攻击性言论刷屏,而这早已不是王楚钦和孙颖莎第一次遭遇网络暴力。
面对赛场判罚与赛后风波,王楚钦的应对尽显职业运动员的成熟。在赛后采访中,他坦然谈及鹰眼挑战:“当时申请挑战,也是想借这个机会缓和一下比赛节奏,相当于间接叫个暂停。对我来说,不会因为某一分的判罚就受影响,还是会把注意力放在下一分上。” 这种 “专注当下” 的心态,正是顶尖选手强大心理素质的体现。孙颖莎也补充道,两人整场发挥都比较稳定,即便首局失利,也能及时调整状态,没有受到过多干扰。
然而,在这场争议中,许多积极细节被网友忽略。鹰眼技术引入乒乓球赛事,本意就是为了保障比赛的公平公正,减少人为误判。运动员合理利用规则申请挑战,恰恰是对公平竞赛精神的尊重,而非所谓的 “丢人”。王楚钦敢于提出挑战,既是对自身技术的信任,也是对赛事规则的认可,这本该是值得肯定的行为。
目前,王楚钦与孙颖莎已投入到下一轮比赛的备战中,他们的下一个对手将是队友陈垣宇 / 蒯曼。网络上的恶意评论,并未打乱两人的备战节奏。如今,乒乓球赛事中判断发球是否违规的技术已十分成熟,但如何用友善、理性的态度对待运动员,却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每一位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每一分拼搏,都值得被尊重。或许只有当观众放下偏见,用客观理性的视角看待比赛中的每一次判罚、每一个失误,体育精神才能真正突破赛场的边界,传递出温暖与力量。你如何看待这次发球争议?又对网络暴力有哪些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一起为理性观赛发声!
点下面 「 阅读原文 」选购乒乓装备/球鞋/球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