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华的作品《我胆小如鼠》中,杨高是一个默默忍受的人,从小到大,不管别人如何嘲笑、欺辱,他都不反抗。
自此,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他被人随意拿捏,受尽委屈,却无处申诉、无人在意。
俗话说:“人恶人怕,人善人欺。”
太过老实,换来的不一定是尊重,很多时候反而是轻视和得寸进尺。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适当带有锋芒,才能活得自在。
![]()
1、人性的现实:你越是退让,他人越得寸进尺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在恶人面前,你越好说话,别人就越不把你当回事。
很多时候,别人怎么对待你,不是你决定的,而是你允许的。
你一次次地降低自己的底线,别人就会一次次地挑战你的极限。
总以为退一步海阔天空,结果别人却逼得你无路可退。
在明代笔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苏州有个叫文实的读书人,为人老实本分,总是避免与人争执。
邻居占了他家的地界建房,他不敢理论;
朋友借了他的钱财不还,他也不好意思讨要。
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他好欺负,连小孩子都敢随意取笑他。
后来他的妻子生病急需用钱,他去向那些借债的人讨要,却无人愿意归还。
后来,一位长辈实在看不过去,出面帮他主持公道,才要回了部分钱财。
《水浒传》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毫无原则的妥协,只会让别人觉得你好欺负。
生活不是用来讨好别人的,更不是用来委屈自己的。
该拒绝时就拒绝,该争取时就争取。
不要怕得罪人,因为你永远无法满足所有人。
学会说"不",才是成熟的开始。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否则等于零。
![]()
2、带点锋芒,让善意更有力量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过度的善会使世界变成恶的温床。”
善良和好心,必须要建立在智慧和原则的基础上。
没有原则的善良,只会让自己收到无尽的恶意。
做人心存善念,与人为善,却也要带有棱角和底,才能走得远。
在小说《三国志》中,蜀汉的创始人刘备就有过一次“农夫与蛇”的经历。
刘备占据徐州时,吕布兵败来投,刘备不顾关羽、张飞反对,将小沛让给吕布驻军,还时常送去粮草。
可吕布却趁刘备率军攻打袁术,暗中夺取徐州,甚至软禁了刘备的家眷。
刘备回军后,起初仍想以大局为重,派人求和,愿屈居小沛。
但吕布得寸进尺,认为刘备软弱可欺,竟率军攻打小沛。
刘备这时才明白,对无德之人的善良是纵容。
于是他不再退让,转而联合曹操,最终在白门楼击败吕布,彻底断绝了祸患。
古语有言:“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
真正的善良,不是一味附和,而是有立场有底线。
你可以好说话,但不能好欺负。
敢于表达不满,敢于维护权益,这不是自私,而是自爱。
生活从来不会因为你的忍让而变得更好,但你会因为坚持而变得更强大。
带点锋芒的善良,才能真正照亮自己,温暖他人。
![]()
3、修炼真本事,给自己增值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个人要想成为不被轻易拿捏的人,最根本的底气,来自于自身的价值。
当你拥有了别人无法轻易替代的真本事,你自然就拥有了话语权和选择权。
一个人若没有真本事,再强硬也只是虚张声势。
修炼自身,提升自己的价值,才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贺知章年轻时就以诗文闻名,但他真正在长安立足,靠的是他的真才实学。
他高中状元,进入仕途,一路做到太子宾客、秘书监,深受皇帝信任和同僚敬重。
他性格豪放旷达,好饮酒,但却无人敢轻易非议指责。
因为他有安身立命的大才学和硬本事。
他的书法功底深厚,尤其擅长草隶。
他的诗文书画被时人奉为珍品。
正是这些硬实力,构成了他狂放不羁的资本。
别人看他喝酒纵歌,会觉得这是名士风流。
但若是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这样做,只会被斥为荒唐无行。
他的本事,让他所有的个性都得到了包容,甚至成为了美谈。
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
但才华需要挖掘,能力需要培养。
不要总抱怨世界不公,而要静下心来提升自己。
多学一门技能,多读一本好书,多长一点见识。
当你足够强大时,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
投资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资。
有了真本事,走到哪里都有底气。
看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不会答应你所有要求,但会给你选择的权利。”
选择忍气吞声,还是选择不卑不亢,全在自己。
做人可以老实,但不能软弱;可以善良,但不能盲目。
带点锋芒,守住底线,修炼本事,才能活得从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