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安倍晋三是日本人,但为啥他遇刺后,墓碑上却刻的是中国汉字呢?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有人说,一块石头能说出一个家族的秘密。2022年夏天,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墓碑上,五个汉字冷冷地立着,跟风雨一起挤在奈良的空气里。

这五个字,不是日文假名,也不是英文雕刻,偏偏是正儿八经的中国汉字。



有人盯着那块碑发了半天呆,心里憋着一口气:堂堂日本前首相,怎么最后留在世上的,竟是中国字呢。

先说那天,7月8号的奈良城,天闷得像锅盖。

安倍晋三站在搭起来的临时台子上,穿着西装,脸上挂着一贯的笑,底下人也不算多,气氛说不上多热烈。

原本他是要去长野助选的,结果松山三四闹了丑闻,临时改道,去了奈良。

谁也没料到,这一改,给自己改了命。

讲到一半,人群里钻出个穿灰T恤、卡其裤的三十多岁男子,带着口罩,眼睛死死盯着台上的安倍。

第一声枪响,空气砰地一震,安倍没倒,台下人也懵了,乱哄哄地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第二声枪响,安倍捂着胸口慢慢倒下,白衬衣上迅速渗出大片血红。

保镖这才反应过来,人群炸开了锅,哭喊声、脚步声乱成一团。

开枪的人叫山上彻也,41岁,曾经是海上自卫队的人。

抓住他的时候,他脸上没什么表情。

后来的调查里,他说自己不是单纯为了仇恨安倍,而是因为憎恨某宗教组织,而安倍恰好跟那组织扯上了关系。

现场急救没救回,安倍晋三死在了医院,67岁。

消息传出来,日本全国像被砸了一闷棍,世界各国也炸了,哀悼声一片。



可谁都没想到,葬礼办得极其简单,甚至有点冷清。

不到2500人参加,仪式也没搞得很隆重。

家属低调处理,尤其是妻子安倍昭惠,坚持不铺张。

火葬、诵经、送花,程序走得快,没太多煽情的环节。

可真正让人意难平的,不是葬礼规模,而是那块墓碑。

”安倍家之墓”——五个大大的汉字,黑白分明地刻在灰色石碑上。

不是日语,也不是平假名片假名的组合,而是彻头彻尾的汉字。



很多人一时间有点缓不过神。

日本人用汉字,早就不是稀罕事。

几千年前,日本还是渔猎部落的时候,中国早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

汉字,跟着遣唐使、和尚、学者漂洋过海,成了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日本人一开始不会造字,就拿汉字当工具用,慢慢学着写、学着读,后来又自己捣鼓出假名,但汉字的地位一直没变。

在正式场合,尤其是寺庙、墓碑、匾额这些地方,还是得用汉字,显得庄重、体面、有文化底蕴。

安倍家的墓碑用汉字,不是跟中国示好,也不是有什么隐秘的情结,而是出于日本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



简单来说,在日本人眼里,汉字就是稳重、气派、体面的象征。

再说回安倍本人,他虽然在国际上争议不断,但在日本国内,威望还是很高的。

他推行的政策,比如强化自卫队、修宪、经济刺激,虽然褒贬不一,但确实让日本在一段时间内站得更稳了些。

他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讲究传统,重视家族和国家荣誉。

用汉字做墓碑文字,反而跟他的价值观一脉相承。

不过话说回来,这里面也透着一种说不清的复杂感。

日本历史上,既有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阶段,也有拼命想摆脱影响、强调自己独特性的阶段。



二战之后尤其如此,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迅速崛起,渐渐不再把中国文化当回事,甚至在教育、政治上推行去中国化。

但深埋在骨子里的东西,哪是说丢就能丢的?

墓碑上的汉字,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一边强调独立自强,一边又舍不得撇开那些根植已久的文化基因。

再讲讲山上彻也这个人。

他出身普通家庭,家里因为宗教组织的关系,破了产,母亲沉迷其中,家道中落。

他从小活在阴影里,成年后漂泊无定,做过自卫队员,打过零工,最后成了个典型的社会边缘人。

在山上的心里,安倍晋三成了那个让他一生悲剧的象征。



他觉得,安倍支持的宗教组织害了自己一家。

于是,他买来材料,自己做了枪,瞄准了那个在台上滔滔不绝的人。

不是疯狂报复,也不是政治暗杀,而是一种绝望到极点之后的爆发。

安倍遇刺以后,日本社会也被狠狠敲了一下。

人们开始讨论安保问题、宗教势力渗透问题、贫富差距问题。

这些问题早就在角落里长歪了,只不过平时没多少人敢正视。

安倍去世后,继任者们面对的局面一点不轻松。



国际环境变化快,日本夹在中美之间进退两难,国内经济复苏乏力,老龄化问题压得喘不过气。

可以说,安倍留下的是一副烂摊子,也是一副难得的底牌,怎么用,全看后人有没有那个胆识和本事。

再说那场葬礼,冷清归冷清,但也别光看表面。

安倍的家族背景、政治影响力,注定了他不会被轻易遗忘。

无论是支持他的人,还是反对他的人,都得承认,安倍晋三在日本近几十年政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那座刻着汉字的墓碑,静静地立在墓园一角,风吹雨打,日复一日。

偶尔有路人经过,停下来看看那五个字,再走开。



没有人再多说什么,但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涌上点复杂滋味。

人这一辈子,说到底,走到最后能留下来的,不是权力,不是金钱,而是别人愿意怎么记住你。

安倍晋三死后留下的是争议,也是影响;留下的是一块汉字刻成的墓碑,也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剪影。

参考资料:
《朝日新闻》2022年7月报道《安倍晋三奈良遇刺事件全记录》
《每日新闻》2022年7月社论《安倍晋三的政治遗产》
《日本文化史》岩波书店版
《现代日本政治》东京大学出版会2021年版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郭晶晶也没想到,18岁官宣喜讯的全红婵,已走上她曾经的“老路”

郭晶晶也没想到,18岁官宣喜讯的全红婵,已走上她曾经的“老路”

卷史
2025-09-24 09:49:42
绿卡重大改革!给老人申请绿卡面临严查,有慢性病的将被拒签

绿卡重大改革!给老人申请绿卡面临严查,有慢性病的将被拒签

大洛杉矶LA
2025-11-08 04:32:11
新规!国家卫健委重磅发文:未经报告,医务人员不得以这种名义科普!

新规!国家卫健委重磅发文:未经报告,医务人员不得以这种名义科普!

华医网
2025-11-08 05:41:52
北京国资地产商率先降价了

北京国资地产商率先降价了

乐居财经官方
2025-11-07 19:01:10
某领导,被伺候舒服了!

某领导,被伺候舒服了!

地产八卦
2025-11-07 07:16:10
泰王亲自出马了,第一回来中国,就有要事相求

泰王亲自出马了,第一回来中国,就有要事相求

玉涵简书
2025-11-08 10:44:29
童言无忌多令人头皮发麻?刷到网友的亲身经历,憋笑到内伤!

童言无忌多令人头皮发麻?刷到网友的亲身经历,憋笑到内伤!

夜深爱杂谈
2025-11-04 21:09:37
教育部已经亮明牌了,恭喜明年参加高考的孩子

教育部已经亮明牌了,恭喜明年参加高考的孩子

玉辞心
2025-11-07 07:11:34
赵心童止步半决赛!31万奖金到手,备战冠中冠,首轮挑战12冠王!

赵心童止步半决赛!31万奖金到手,备战冠中冠,首轮挑战12冠王!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08 08:00:55
兔子为什么无法超越猫咪在宠物中的地位?猫咪为啥无可替代?

兔子为什么无法超越猫咪在宠物中的地位?猫咪为啥无可替代?

天下十三洲猎奇
2025-11-07 02:20:04
休闲运动风穿搭典范,浅色防晒外套搭绿色瑜伽裤,清爽时尚超亮眼

休闲运动风穿搭典范,浅色防晒外套搭绿色瑜伽裤,清爽时尚超亮眼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06 15:32:15
老板退休时把旧奥迪6万卖给我,半月后车爆胎,取备胎时却愣住了

老板退休时把旧奥迪6万卖给我,半月后车爆胎,取备胎时却愣住了

罪案洞察者
2025-10-15 09:59:22
美记:多队认为火箭可能交易莫兰特,因球队主控范弗利特遭遇大伤

美记:多队认为火箭可能交易莫兰特,因球队主控范弗利特遭遇大伤

懂球帝
2025-11-08 00:40:08
朝鲜、巴基斯坦、柬埔寨为何纷纷转向?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朝鲜、巴基斯坦、柬埔寨为何纷纷转向?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07 12:51:32
圆满了?C罗已不在乎史上最佳,因为他已为葡萄牙拿到三座冠军!

圆满了?C罗已不在乎史上最佳,因为他已为葡萄牙拿到三座冠军!

田先生篮球
2025-11-07 09:11:11
南大运动会开幕式,有学生称淋雨一个多小时 工作人员:室内场馆空间不够,准备了雨披和姜汤

南大运动会开幕式,有学生称淋雨一个多小时 工作人员:室内场馆空间不够,准备了雨披和姜汤

红星新闻
2025-11-07 20:15:15
支付宝发布重要通知

支付宝发布重要通知

中国基金报
2025-11-07 17:47:32
被有钱人喜欢上是啥感觉?网友:有钱但很抠,两年花了40多万吧

被有钱人喜欢上是啥感觉?网友:有钱但很抠,两年花了40多万吧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5 00:10:03
蓝营春天来了,傅崐萁迎好消息,郑丽文效应显现,今再抛出重磅!

蓝营春天来了,傅崐萁迎好消息,郑丽文效应显现,今再抛出重磅!

温读史
2025-11-07 16:23:26
抗美援朝打响,一名国军战犯提出2条建议,毛主席下令:提前特赦

抗美援朝打响,一名国军战犯提出2条建议,毛主席下令:提前特赦

南书房
2025-10-03 18:23:44
2025-11-08 11:44:49
兴趣知识 incentive-icons
兴趣知识
感谢关注 感谢喜欢
918文章数 17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死对头要走 特朗普开心坏了送上深深的诅咒

头条要闻

牛弹琴:死对头要走 特朗普开心坏了送上深深的诅咒

体育要闻

邵佳一准备好了,但中国足球准备好了吗?

娱乐要闻

梁婷为辛芷蕾发声:没什么可质疑的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本地
时尚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390米!山东日照“第一高楼”,塔吊怎么拆了?!

手机要闻

苹果发布 macOS 26.2 Tahoe 的首个公测版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中国色特别策划 | 故宫书画与百年墨华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