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年轻人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生存姿势:邪修。听起来像是从武侠小说里走出来的反派修炼法门,实则是一种另类速成、打破常规、对于“低成本生活”的新追求。德媒《时代》周刊以《中国千禧一代如何玩味反叛》为题撰文,相关报道现编译如下:
![]()
中国的年轻人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或可称之为生活理念。早餐若想喝粥,只需将米与热水置于保温瓶中过夜,便无需早起在炉灶上煮粥。健身房费用过高,则可选择公园内的公共健身设施作为替代。
中国的千禧一代在各行各业发明了许多非传统却又实用的“生活小妙招”。这些技巧已不再局限于具体操作层面,而是逐渐演化为一种生活的方法论,甚至可视为一种独特的价值体系。在网络语境中,这一现象被统称为“邪修”。
![]()
▲图源: Cheng Xin/Getty Images
“邪修”一词源自中国武侠小说。在传统语境里,它通常具是贬义的,用以指代那些一味追求个人修炼、拒绝理想主义、甚至以牺牲他人为代价谋取私利的反派角色。然而,作为一种网络热词和新兴生活方式的代名词,“邪修”已逐渐摆脱原有的负面含义。它如今所代表的,是在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年轻一代对传统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一种讽刺式反叛。
“邪修”一词最早出现在2015年初的中国社交媒体上,此后快速走红。最初,它被用于形容某些非传统的烹饪方式,随后逐步扩展至清洁技巧,比如将毛巾固定于拖把上;室内设计创意,如以金属衣架替代衣柜;以及一些时尚搭配建议,比如将旧衣重新拼接为时尚单品等等。
![]()
▲图源:Anna Rupprecht für ZEITmagazin
这类“邪修”生活技巧类视频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已获得数十亿次浏览量。无论其具体应用为何,它们均遵循同一核心原则:更低的成本与更轻松的方式。之所以选择“便宜”,是因资源有限;之所以追求“轻松”,则是出于现代年轻人主动的生活态度。
然而,消费水平的下降并不意味着消费行为的减少。相反,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以更低的预算获得更多的物质回报,尤其是在注重个体感受与情绪价值的消费领域。这与他们的父母形成了鲜明对比——上一代人或倾向于通过奢侈品彰显身份,或盲目追随潮流趋势。而据中国杂志《财新》评论,“邪修一代”所追求的目标可概括为:他们较少关注传统的物质必需品,更注重满足心理层面的需求,重视内在自我,追求个性、优雅、健康、自然、乐趣,以及与快乐和平和相关的生活体验。
![]()
▲图源: getty images
过去,西方观察者常对中餐制作所需投入的精力与复杂工序表示惊叹——从种类繁多的调料到几十种切黄瓜的方法,无一不体现对“精致”的执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食长期被视为严肃而神圣的生活组成部分,直至“邪修”生活方式的出现开始挑战并重塑这一认知。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避婚姻。如果与父母同住,餐食通常由母亲负责;而对于独居者而言,他们很难理解为何需要早起为自己煮一碗“像样”的粥,或按照传统方式将土豆切成薄片。
“让我们去寻找最有效、最简单、最便宜的方式来满足身体的基本需求,也让我们争取多一点属于自己的自由。”这正是“邪修一代”试图传达的生活宣言。
(欧洲时报德国版小婺生编译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经”)秉持“以报道德国经典,成报道德国经典”这一宗旨,立足德国,辐射全欧,服务华人,是德国有关新闻资讯的主要微信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