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临近,节日消费进入高峰期,食品安全成为民生关切焦点。柳州市市场监管局聚焦食用农产品、农村食品、外卖平台等重点领域,全方位、全链条开展节日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以“零容忍”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以“暖服务”提升监管效能,保障市民群众安心过节、放心消费。
强化源头闭环管控,筑牢食用农产品安全防线
![]()
“菜篮子”虽小,却装着群众日常饮食的大民生。柳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农业农村局构建“种养—收购—贮存—销售”闭环监管体系,夯实全链条监管责任。
精准把控全链条环节,压实主体责任。种养环节建立重点生产主体名录,强化用药指导与巡查;收购环节督促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落实收购前速测把关;贮存运输环节对相关主体严格抽检;销售环节要求经营主体完善索证索票制度。
创新市场治理模式,提升规范化水平。指导农贸市场推行“先行赔付”“笑脸哭脸信用公示”“主体赋码”“手机变砝码”等措施治理“鬼秤”。目前已推动27家农贸市场开展专项治理,1782家肉类商户强化溯源管理。
深化部门联合行动,强化整治实效。印发《柳州市重点问题食用农产品联合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开展12类重点品种及2类重点问题专项抽检818批次;在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联合服务岗亭,配备检测人员7人,年投入检测费用约120万元,实现无合格证明产品“批批快检”。全市共设置联合服务岗亭90个,开展暗访3次,两部门互通协查信息111条,查办案件95件。
严打肉品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肉类消费安全
![]()
肉制品是群众餐桌的“常客”,柳州市市场监管局聚焦城乡接合部、景区周边、集贸市场等重点区域,严查肉制品违法违规行为,守好“肉盘子”安全。
强化源头管控基础,规范生产经营秩序。扩大和优化农村生猪屠宰场布局,严防未经检验检疫肉制品流入市场;柳州市肉制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自查报告率、风险报告率均达98.2%。
深化执法检查行动,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全市共检查肉制品生产经营企业9886家,发现问题725个已全部整改;抽检616批次,不合格样品12批次均依法处置;成功端掉1个滥用过氧化氢浸泡牛筋的黑窝点,查获过氧化氢原料5.9吨,以铁腕执法守护群众“肉盘子”安全。
聚焦节日餐饮安全,规范用餐环境管理
![]()
节假日期间,家庭宴请、聚会聚餐等成为家人朋友团聚的重要场合,“餐桌安全”直接关系节日幸福感。柳州市市场监管局紧盯群众核心需求,将“全要素核查、全流程规范”贯穿餐饮监管始终。
精准定位监管重点,实现热门场景全覆盖。聚焦大型婚宴酒店、网红餐厅、景区餐饮店、学校周边餐馆等重点场所,深入排查许可资质、人员管理、原料控制、加工操作等环节风险,重点整治进货查验不严、储存不当、有害生物防治不达标等突出问题。全市累计检查餐饮单位3703家次,实现节日热门消费场景全覆盖。
构建隐患闭环处置机制,压实整改责任。建立“排查-整改-复核-处置”全链条工作机制,对发现的734个风险隐患逐一建档,明确整改时限与责任主体,目前已100%完成整改;开展餐饮食品监督抽检642批次,对检出的49批次不合格样品,第一时间启动下架召回及立案查处程序。针对监管中发现的履职不力问题,已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线索2条,以严肃追责倒逼责任落实。
创新餐饮监管模式,赋能行业提质增效。结合餐饮行业特点推行“服务式监管”,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23场次,覆盖从业人员1800余人次;指导320家餐饮单位升级“明厨亮灶”设备,推动156家中小型餐馆建立食品原料追溯台账;曝光使用无生产日期原料、超范围使用添加剂等典型案例12起,以“以案说法”强化行业自律。
深化农村伪劣食品整治,铲除制假售假链条
![]()
农村地区是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也是假冒伪劣食品易发高发区域。柳州市市场监管局针对农村食品小作坊、冷藏冷冻库等重点对象,聚焦原料污染、知假造假、“三无”食品等问题,深入铲除违法生产销售链条。
开展无死角排查,全面梳理风险隐患。全市累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7997户次,整改问题隐患702个;通过线下排查、投诉举报等渠道收集涉嫌违法线索1172条(线下694条、投诉举报478条);组织监督抽检7355批次,发现不合格食品297批次,均依法处置。
坚持零容忍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发布线索征集通告,立案查处违法案件733起,收缴假冒伪劣食品4391.41公斤,罚没款共计72万元;责令571家经营主体整改,取缔无证生产经营9家,联合公安部门捣毁制假售假窝点3个,涉嫌犯罪案件依法移交公安机关8件,有力震慑农村食品违法行为。
规范食品摊贩经营,全面推行赋码监管
![]()
食品摊贩关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也牵动着群众日常消费的安全。柳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城市管理局,开展“给身份、赋责任、享权利”监管服务,让流动摊贩经营“有章可循、有标可守”。
实现备案赋码全覆盖,明确经营主体信息。采集食品摊贩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实行赋码监管,公示主体码、摊主照片、经营路段、营业执照、备案卡、健康证等信息。全市2235家划定区域内食品摊贩全部完成备案,344户实现赋码管理。
落实人性化服务保障,提升监管服务温度。在摊贩经营区域公示市场监管、城市管理部门服务电话,推动“扫码查信息”——消费者扫码可查备案、健康证明、食材来源并评价,监管人员扫码可查看检查记录;在全市5个经营区域制定并推行先行赔付、积分管理制度,公示“笑脸”合格摊贩88户,合规摊贩享受创新政策支持,切实做到“监管不缺位、服务有温度”。
落实“两减两规范”要求,推动食品健康转型
![]()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规范,直接关系消费者饮食健康安全。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引导企业落实“两减两规范”(减量、减品种,规范行为、规范管理)要求,倡导“非必要不添加”原则,推动添加剂减量控用与企业规范管理良性互动。
强化全环节监管措施,严惩“两超一非”行为。强化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使用全环节监管,严查“两超一非”行为;发放提醒告诫函1700份,推动663家重点企业签订公开承诺书,完成428家企业食品添加剂备案登记;累计排查企业284家次,发现问题118项,整改率100%,查处相关违法违规案件76件,其中查获超范围使用冰乙酸生产食醋2万袋,形成有效震慑。
引导行业绿色转型,推动健康食品发展。引导企业实施绿色转型,成功研发“零防腐米粉”,推动食品产业向“减品种、减用量”“无添加”的健康方向升级,从源头减少安全风险。
清理外卖行业乱象,规范线上经营行为
![]()
随着外卖消费日益普及,“幽灵外卖”“资质不符”等问题成为消费者关注热点。柳州市市场监管局紧跟群众消费需求变化,以“线上线下同标准、同监管”的理念,开展同步治理,让外卖消费更透明、更安全。
实现平台监管无死角,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对全市范围内备案平台实现全覆盖检查,排查线上涉嫌违法线索2条,督促平台删除违规食品信息2条,完善监测关键词3个。
严格商户核查标准,斩断“问题外卖”链条。检查实体网店2678家,发现问题116个并全部整改;抽检124批次,不合格样品1个依法处置;曝光典型案例,督促平台严格审核资质,责令违法违规店铺立即下线,让群众点外卖更安心。
保障旅游景区食品安全,提升游客消费体验
![]()
双节期间,大量游客来柳观光,景区及周边的食品安全不仅关系游客体验,更代表柳州城市形象。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延伸监管边界,聚焦旅游景区及周边区域,排查无证经营、健康证缺失、进货把关不严等问题,提升游客食品安全获得感。
开展全面排查行动,筑牢景区食安防线。检查景区及周边食品经营单位234家,发现问题31个并全部整改;抽检食品43批次,合格率100%。
强化重点环节管控,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严查以次充好、使用假冒伪劣食品等行为,确保游客在景区既能欣赏柳州美景,又能放心品尝特色美食,有效提升旅游消费体验,让“旅途食安”成为柳州旅游的亮丽名片。
节假日期间,柳州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绷紧食品安全弦,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守护食品安全关口,保障市民群众买得安心、吃得放心,度过一个平安幸福的节日!
来源 | 柳州市场监管
值班编辑丨王 韬
值班主任丨陈 枫
总值班丨李旭东
谁干的?柳州文惠桥附近20多辆电动车被钢缆锁在一起,市民举报!
新台风即将生成!会影响广西天气吗?路径预测→
柳州3名干部被通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