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海对口帮扶助力多民族非遗手工艺“破圈”融合,探索非遗服饰“氆氇+”的新可能

0
分享至

9月29日,一场跨越地域、融合多民族非遗元素的“雪域·畅响”西藏氆氇秋冬新品秀在拉萨精彩上演,开启古老技艺与现代潮流的深情对话。

这是上海金山企业上海沙涓时装科技有限公司在雪域高原举办氆氇时装秀的第三年,也是这一上海产业援藏项目阶段性成果的又一次亮相。


氆氇服饰迭代创新融入多民族非遗手工艺

据介绍,今年的氆氇时装秀以“畅响”为名。此次展示的40套氆氇服饰,是我国边疆多地非遗文化创新融合的结晶,融入了云南墨江哈尼族刺绣、马树红毡,青海牦牛绒、蒙古族手工毡等多民族的传统手工艺,一针一线都编织着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去年10月,在上海金山区总工会的组织下,公司创始人郭秀玲与其他劳模工匠一起,首次踏上了云南墨江的土地,开展产业帮扶调研活动。此后,她又带领团队多次前往云南,走村进寨,寻访大山深处的民间手艺人。最终,普洱哈尼族刺绣、昭通马树红毡进入沙涓的视线,成为氆氇融合创新的新元素。

“这些手工艺非常精美,绣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这些产品长期处于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大多自产自用,难以融入现代生活。”技艺传承面临的断层风险,让郭秀玲萌生了与西藏氆氇融合的想法。

然而,技艺的融合并非简单的拼接组合。由于面料、工艺、工具都存在差异,从编织理念上看,需要跨维度的升级与创新。近一年的时间里,针对氆氇面料的特性,研发人员打破原有编织技术的固性思维,研究新技法,最终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编织规则。而为了提升红毡的制作效率,沙涓还专门研发相关设备,目前已实现从手工到部分机械化生产的改变。

“明年‘五一’假期,我们打算依托墨江特色节庆活动‘国际双胞胎节’,联合沙涓举办一场时尚秀。”上海金山区援滇干部、中共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委常委、墨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谭荣垚介绍说,届时,众多双胞胎将身穿融合了哈尼族刺绣与西藏氆氇、金山土布等元素的民族服饰,展现金山墨江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尚活力,以此拉动当地文旅消费。此外,墨江文庙工坊的建设也在规划中,未来将成为培养手工艺人、传承创新民族手工艺的重要基地。

“我们的非遗融合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省一市,沙涓希望把整个产业联动起来,形成一个氆氇文化的生态圈。”郭秀玲说。除了云南地区,国家级非遗新疆艾德莱斯绸织染技艺也已进入氆氇的融合版图。今年4月,企业团队远赴新疆莎车县,寻访当地手工艺人,探索非遗服饰“氆氇+”的新可能。


西藏氆氇全产业链三年结硕果

2022年,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联络组进藏,引入郭秀玲团队开启助力氆氇手工艺振兴发展的征程,解决样式品种单一、技艺传承断档、附加值不高等问题。

在上海援藏团队的协作支持下,氆氇全产业链犹如一颗茁壮成长的树苗,已结出累累硕果。

上游方面,为解决优质原材料而成立的养殖合作社,通过指导牧民科学养殖,山羊的存活率和优质率大大提升。而产出来的羊绒,沙涓负责收购,并形成了产业叠加效应,每年产值以30%的速度递增。去年年底,合作社进行首次分红,金额达36万元。

通过手工工坊,“阿佳”们的生活也被点亮了。格桑手工工坊已扩容至第二家,就业范围辐射至周边村落,年产值1200万元,人均增收70%。工坊敞开温暖的怀抱,继原先一名残疾女孩外,又接纳了多名残疾人。

去年建成的西藏氆氇研发中心,如今正成为各行各业参观学习的热门地。在这里,上万只山羊的绒毛长度、细度、白度等数据被监控、检测和记录,由此形成的基础数据库,为沙涓正在着手制定的全国首个氆氇服饰企业标准提供了数据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随申Hi incentive-icons
随申Hi
服务资讯攻略
211659文章数 894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