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大别山保护区监测到一种几乎灭绝的生物。
大概同一时间,这种生物却在上海等大城市里“泛滥成灾”,光上海就有5000只!
它们当着市民面跟流浪猫争夺食物,还“霸占”了小区居民的院子。
这“奇葩生物”到底是什么?
![]()
罕见现身保护区
2021年9月11日,河南大别山保护区在红外相机的帮助下,拍下来一只长相奇特的动物。
它长得又像狗又像狐狸,吻部短而圆,毛色是灰粽夹杂着黑尖,圆滚滚的身材,很是憨态可掬。
![]()
但没人知道这是什么动物,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将该画面拿去鉴定,最终结果让整个科研团队都“炸锅”了!
这种动物竟然是当地近乎灭绝的“毛狗”,以前随处都能见到,现在人们已经很多年没有再见过它们的踪迹。
![]()
就连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也只从老一辈口中听说过山上有这种动物,但从来没亲眼见过,所以这次拍下的活体照片可太珍贵了!
但在差不多同一时间里,上海、杭州等大城市里都出现了“毛狗”的身影,光是上海就有5000只左右,常与市民面碰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近乎灭绝的“毛狗”
“毛狗”这种动物,学名叫貉,不少人可能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不知道这是什么动物。
但相信不少人都知道一个成语“一丘之貉”,貉就是“毛狗”,是不是给你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
![]()
可实际上,貉是被“冤枉”的,其实古人只是用“一丘之貉”比喻坏人聚在一起毫无差别,和动物本身无关,但却让貉背了千年黑锅。
貉本身性格是十分温顺的,平时走路都弓着腰,一旦遇到危险,就立马装死躺平,一副“胆小怕事”的怂样。
![]()
它和狐狸是远亲,从那张脸就能看出来,体型也跟狐狸差不多,就是更扁平些,四肢短粗,尾巴也短一截。
最标志性的就是它那张“熬夜脸”,眼周一圈黑毛,耳朵小得像两片饺子皮,配上两颊的“络腮胡”整张脸方中带圆,有种莫名喜感。
![]()
这独特的“黑眼圈”不止出现在貉脸上,像我们熟知的浣熊也有这标志性特征,因此不少人会将貉误认成浣熊。
但它们俩并不是一个品种,貉属于犬科貉属,是犬科里唯一会冬眠的成员,适应能力极强,从东北亚的森林到欧洲平原都能生存。
![]()
浣熊
在中国古代,貉曾是东北渔猎民族的重要食物来源,甚至被驯化用来帮人类捕猎。
但后来,由于它们偶尔偷食家禽,再加上外形与狐狸相似,因此被人们视为狡猾的害兽。
![]()
到了上世纪80年代,貉的数量几乎“泛滥成灾”,尤其是河南商城县,漫山遍野都能看见。
这时人们发现貉的皮毛又厚又软,尤其是冬季毛色油亮,制作成皮草,绝对是高档市场的“抢手货”。
![]()
于是人们就开始对貉进行捕猎,当时还有专门的外贸公司来收貉子皮,开价还挺高。
当时人们并没有什么保护意识,逮着就杀,剥了皮卖钱,最疯狂那几年,一年能收两千多张皮!
![]()
貉子们被追得东躲西藏,后来连影子都见不着了。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类开荒、修路、建城,导致大量的原始森林、灌丛遭到砍伐,貉栖息地丧失,导致它们的生存安全受到威胁。
![]()
再加上农药的滥用,让它们爱吃的青蛙、老鼠变少,饿肚子的貉连繁殖都受影响。
导致我国多个省份的貉数量逐渐减少,尤其是河南商城县的,几乎从野外消失。
![]()
貉野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引起了生态局和野外动物保护机构的广泛关注。
为了保护这一濒危动物,2021年我国将貉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意味着它们的法律地位有了提升,人类不能再私自捕猎、收购售卖。
![]()
上海有5000只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在一些地方貉几乎绝迹,但却在上海、南京、北京、杭州等多个大城市“泛滥成灾”。
尤其是上海最为典型,据统计,上海复旦大学专家及团队监测发现,上海至少有150个社区都有貉的分布,整个城市大约有5000只左右。
![]()
为什么城市中会有如此多的貉?
这背后全是人类自己挖的坑!
![]()
貉属于杂食性动物,老鼠果子来者不拒,而城市中有大量的生活垃圾、果皮、绿化果树等可食用,为貉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加上上海不少小区居民爱投喂流浪猫,不少貉都被吸引过来吃猫粮。
![]()
那段时间,不少居民几乎天天晚上都能看见,它们为了争夺猫粮跟流浪猫打架,打赢了就美滋滋吃,打输了就躺地上装死。
最重要的是貉在这里几乎没有天敌,在野外它们需要时刻警惕狼、狗獾等天敌,但在城市中,它们可以凭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身份“横行霸道”。
![]()
这不2025年7月,上海松江区魏先生的家中小院就被12只貉组成的大家庭“霸占”了。
先是两只大貉在小区安了家,又一口气生了10只小貉!如今又把一楼魏先生的院子当成了它们的游乐场和栖息地。
![]()
不论白天晚上都来串门,有时候一天要来两三趟,最夸张的是,它们从哺乳、玩耍到生存技能教学全在这里进行。
这让魏先生一家非常苦恼,他们既担心貉伤到家里人,又不敢驱赶貉,唯恐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造成伤害。
![]()
对此野生动物收容所的工作人员表示,貉本身就是上海本土野生动物,属于自然分布,加上貉处于哺乳期比较敏感。
可以等到9-10月份小貉成年时,有了野外生存能力再进行驱赶。如果不想让貉进入家中,可以在绿篱内加一层铁丝网,防止它们进入。
![]()
可见上海等城市较高的生态绿化水平,为貉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但是它们较强的繁殖能力和“爱串门”的行为,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少困扰。
但貉的出现恰恰证明了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所以我们要学会与它们和平相处,毕竟城市不光是人类的栖息地,还是许多野生动物生存的希望。
![]()
信息来源:人民资讯 像狗又像狐狸,野生貉现身信阳商城境内 2021-09-15
![]()
信息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城市与野生动物可以“貉平共处” 2021-07-0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