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声隆隆,奏响丰收序曲;人头攒动,绘就繁忙画卷。近日,凉水井镇泡木寨村“双高”红薯种植示范基地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正式拉开了该镇2025年红薯丰收季的序幕。种植户正驾驶着铲车,往来穿梭,将一袋袋刚采收的红薯转运集中,喜悦的气息在田埂间弥漫。
步入基地,只见田间地头之上,一袋袋沉甸甸、装满红薯的编织袋密密麻麻、整齐排列,宛如金色的长龙蜿蜒在希望的田野上。30余名村民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正井然有序地忙碌着:有的手持镰刀,麻利地割除薯藤;有的挥动锄头,小心翼翼地翻挖土壤;有的则负责将翻出的红薯进行分拣、装袋……随着锄头起落,一个个表皮光滑、色泽鲜亮、体态饱满的“双高”红薯便破土而出,很快便铺满了田间地垄,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芬芳与浓郁的红薯香甜,令人心旷神怡。
“丰收了!丰收了!”望着满地圆滚滚、惹人喜爱的“金疙瘩”,种植大户张杰的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丰收喜悦。他随手从刚出土的红薯堆里捧起几个,掂量着,如数家珍般地向我们算起了增收账:“我今年是第一年尝试种植这个红薯,总共流转了120亩土地。从育苗、移栽到日常田管,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技术员们都给予了全程跟踪指导和贴心服务。你看这薯块,个头匀称,品相又好,淀粉含量还高,品质绝对一流!”他笑着继续说道:“按现在每斤6毛钱的收购价来算,刨去种子、化肥、人工等各项成本,一亩地稳稳当当能净赚1500元!这‘薯’光大道,可真是让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增收希望,照进了咱们老百姓的心坎里!”
据悉,凉水井镇2025年共种植“双高”红薯2000亩。丰收在望,预计亩产6000斤,总产量可达6000吨,总产值将突破660万元,带动群众务工就业300余人,人均增收约5000元。
下一步,凉水井镇将紧紧围绕全县“一主两辅”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双高”红薯产业,深入推进“强村富民”行动。通过持续优化品种、提升技术、拓展链条、做强品牌,让小小的红薯真正成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助推器”,群众手中捧得稳、效益高的“致富金果”,将其锻造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助力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的强劲引擎,照亮更加宽广的“甜蜜”富路。(思南县人民政府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