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0日,俄罗斯奥伦堡州、圣彼得堡及叶卡捷琳堡等地爆发大规模假酒中毒事件,截至目前,官方确认死亡人数已达34人,超百人因甲醇中毒入院治疗。此次事件中,涉案假酒甲醇含量严重超标,受害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失明及呼吸衰竭等症状,暴露出俄罗斯酒类市场监管的漏洞。
![]()
最早于9月11日,奥伦堡州卫生部门通报29人因饮用掺假烈酒死亡,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随后,圣彼得堡东南部托斯诺区、叶卡捷琳堡等地相继报告类似病例。据塔斯社援引警方消息,至少11名嫌疑人因涉嫌销售含甲醇的有毒酒类被捕,其中一家位于圣彼得堡的贸易公司被指为主要货源。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称,这是一起“完全不寻常的恶性事件”,要求彻查供应链。
![]()
初步调查显示,涉案假酒中甲醇含量严重超标。甲醇是一种工业溶剂,摄入5-10毫升即可致盲,30毫升则可能致命。受害者症状包括剧烈头痛、呕吐、失明及呼吸衰竭。奥伦堡州一名幸存者描述:“酒瓶标签显示为伏特加,但饮用后半小时便失去视觉,随后陷入昏迷。”
目前,警方已查封涉事公司位于托斯诺区的仓库,并扣押大量未标注成分的酒类容器。社交媒体“电报”平台流传的现场视频显示,部分酒瓶无生产批号,包装简陋。
![]()
此次事件暴露出俄罗斯酒类市场的监管漏洞。据统计,俄罗斯非法酒类贸易占市场份额的15%-20%,尤其在偏远地区,低价假酒成为低收入群体的主要选择。奥伦堡州一名居民表示:“正规商店的伏特加价格是假酒的三倍,很多人明知有风险仍会购买。”
事件发生后,多地政府启动紧急措施。奥伦堡州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禁止销售所有无溯源码的酒类;圣彼得堡市则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酒类市场专项整治,已查封23家违规商铺。
![]()
俄罗斯并非唯一受害国。2025年1月,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曾发生类似事件,导致30人死亡,警方抓获2名土库曼斯坦籍制假者。2025年9月28日,比哈尔邦假酒事件已致84人死亡;同日,印度全国假酒事件累计死亡人数接近90人。此前,5月12日,旁遮普邦阿姆利则地区发生假酒中毒事件,造成21人死亡、10人住院,主犯通过新德里化学公司非法采购含甲醇的工业酒精制成假酒,通过地下网络售卖给低收入村民。更早的2020年,旁遮普邦曾发生假酒案,导致至少98人死亡。
![]()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指出,假酒生产已形成跨国犯罪网络,利用化学原料低成本制造高毒性产品,并通过社交媒体隐蔽销售。目前,俄罗斯联邦调查委员会已对涉事企业提起“过失致人死亡”诉讼,最高可判15年监禁。然而,专家警告,若不解决贫困问题与监管执行不力,类似悲剧仍可能重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