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国家林草局办公室、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公布第一批“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名录,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申报的“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欧梅”成功入选,成为安徽省唯一一家入选单位。
这不仅是对琅琊山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与卓越保护工作的国家级认证,更是对“文物与自然遗产一体共生”保护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与崇高赞誉。
![]()
(信息来源:国家文物局公众号)
![]()
本次入选的协同保护对象,由两大核心瑰宝构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与树龄逾千年的“活化石”——欧梅。它们空间相邻、文脉相通,共同构成了滁州地区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文化景观。
![]()
![]()
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镌刻于崖壁与碑石之上的千年史诗
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年代最早者可以追溯到1200多年前的唐代,宋、明、清直到民国,代有佳作,其中,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被称为“镇山之宝”,欧阳修旷世名篇与苏轼遒劲书风在此珠联璧合,堪称双绝,是琅琊山文化灵魂的至高体现,吸引着无数文人雅士与八方游客前来瞻仰。
![]()
![]()
千年欧梅:穿越时空的生命礼赞
这株位于醉翁亭西侧的珍贵古梅,相传为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亲手所植,距今已有约1000年树龄,被尊为“中国四大寿梅”之一,是欧阳修“与民同乐”精神的文化象征。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树下感怀咏叹,留下了大量动人诗篇,使这株古梅承载了无比丰厚的历史记忆与人文情感。
![]()
![]()
![]()
“国保单位·古树名木”协同保护项目,旨在突破传统上文物与名木分开保护的界限,强调对文物与其生长的自然环境进行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欧梅”正是这一理念的完美典范——摩崖石刻碑刻是凝固的历史,千年欧梅是生长的文物,二者相依相存,共同诉说着同一段跨越千年的文化故事。
![]()
此次成功入选,标志着琅琊山的文物和生态保护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景区将以此为契机,在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实施精细化、科学化的协同保护方案,让千年石刻与寿梅古树在原有的自然与文化生态中焕发更加持久的生命力。
![]()
此次入选国家级名录,极大地提升了琅琊山、滁州市乃至安徽省的文化影响力与旅游吸引力。这片承载着欧阳修文脉、苏轼墨宝与千年梅魂的土地,将成为研究中国文史、体验传统文化、开展研学旅行的热门目的地。
未来,琅琊山景区将继续深化文旅融合,围绕“摩崖石刻及碑刻·欧梅”这一核心资源,策划推出系列文化展示与体验活动,讲好中国故事,让游客在山水之间,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永恒魅力。
![]()
一株古梅,见证文脉流淌;一片石刻,铭刻千古华章。“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欧梅”的成功入选,是荣誉,更是责任。它邀请我们共同走进这座“山水文城”,聆听穿越千年的文化回响,见证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
来源:琅琊山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张荣蓉,初审:贲方舟
复审:严 慧,终审:高 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