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伍曼娜 9月29日,在成立一周年之际,深圳理工大学举行了一场“仪式感拉满”的开学典礼。作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深圳理工在短短一年间已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连续两年招生工作交出优异的“成绩单”、高水准科研成果丰收累累,开辟出一条贯通教育、科技与人才的发展新路。
![]()
嘉宾云集 为深圳理工“打call”
深圳理工大学校长樊建平以《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模式、培养实战型的拔尖创新人才》为题进行了分享。他指出:“建校一年,深圳理工已汇聚近50位顶尖学者,构建了‘学院—研究院—书院’三院一体的育人架构,‘4+1’教学体系结出硕果,2024级学生在科创竞赛中捷报频传。”
樊建平表示,深圳理工要以“深空、深海、深地、深脑、深智、生命”六大领域为锚点,构建无边界大学,与光明科学城共生共长。他勉励学子以“大勇大智”的魄力,聚焦“从0到1”的原始创新,在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与科学家精神指引下,书写属于深圳理工的时代答卷。
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潘永君肯定了深圳理工的创新办学模式、雄厚师资力量与育人成果,他指出:“深圳理工大学用六年孕育、一年成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为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了宝贵实践样本。”他表示,市教育局将持续为学校提供政策、资源支持,助力深圳理工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扛起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使命。
光明区副区长王崇峰指出:“一年前的今天,承载创新使命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与立志打造科研高地的一流科学城,开启了一场双向奔赴。”深圳理工的“产教融合”理念与光明科学城高度契合,是校城携手共绘创新生态的生动实践。
在2025年本科招生中,深圳市红岭中学为深圳理工输送了11名优秀学子。红岭中学党委书记张健作为参会中学代表发言。
![]()
战略合作再+4 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作为坚持开放式办学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深圳理工大学始终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为核心,持续链接科研机构、政府、企业等多方资源,已搭建起跨区域、多领域的合作网络,此次典礼现场四项战略合作的签署,更是将协同发展推向新高度。
其中,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光明区政府共建附属光明教育集团;与深圳市光明银星生命健康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国家级科技园区;与甬江实验室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设立“新材料专项计划”。
在全体师生的见证下,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向深圳理工大学移交了象征图书馆、体育馆和国际交流中心正式启用的“金钥匙”。中共深圳理工大学委员会党校揭牌暨深圳市委党校深圳理工教学点挂牌仪式同期举行。现场还启动了由光明区慈善会与深圳理工共同发起的“光明·深圳理工科技向善”公益慈善项目大赛。
当天上午,公交线路“B929”的开通揭幕仪式在深圳理工校园内进行。B929便民专线覆盖了深圳理工在光明区的不同校区、交通枢纽及周边生活区域,实现了“教学—科研—产教融合”无缝衔接。
![]()
新生启航 开启深圳理工逐梦之旅
典礼上,该校2025级本科生代表赵冠杰分享了他从内蒙古跨越千里来到深圳理工的故事。高考后,面对亲友“选顶尖名校更稳妥”的建议,樊建平校长的一席话让他坚定了选择:“我国需攻克‘卡脖子’技术,新型研究型大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大势所趋。”而老师们用基因编辑救瑞典女孩、研发“抗脏器衰竭创新药”的故事,更让他看到学校的家国担当,最终选择奔赴深圳理工。
入校一个月,院士、科学家们如约出现在课堂上,耐心授课、答疑,这让赵冠杰有了十足的学习动力。教务长赵伟的一句“别客气,我的时间就是你的时间,每一位学生的事都是学校大事”,让他真切感受到了关怀。他呼吁全体新生珍惜时光,做课堂上最认真的人、实验室最专注的人、自习室最后一个关灯的人、社团里最活跃的人。
为感谢深耕教育一线的教师们,该校向大学与附属教育集团一批优秀教师颁发了“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奖”“优秀辅导师奖”“优秀教育工作者奖”“高等教育优秀教师奖”;为韩治、黄荔、陈劢授予了“荣誉校友卡”,以感谢他们在学校筹建、发展中给予的重要助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