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芋汐成功摘得世锦赛三连冠桂冠,然而社交平台的评论区却充斥着大量尖锐甚至恶毒的言论!
2
面对这股歪风邪气,权威媒体终于站出来发声,直接点名支持这位坚韧的跳水健将,揭示她背后不为人知的艰难处境。
3
而全红婵早已洞察一切,一句朴实无华的评价,如今回想起来,字字戳中人心。
![]()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4
网暴阴霾下的跳水冠军
5
2025年5月,在全国跳水冠军赛上,陈芋汐以总分413.85分的成绩惊艳全场,这一分数堪称顶尖水准。
6
可当人们打开她的个人社交账号,映入眼帘的却是满屏刺耳的嘲讽,“专挑弱队刷分”、“永远拿不到奥运金牌”等标签自2021年东京奥运会后便如影随形,缠绕了她整整四年之久。
7
从国际赛场归来至今,这位年轻的世界冠军几乎每日都要承受来自网络角落的冷言冷语。
![]()
8
有人质疑她凭借家庭背景获得特殊优待,声称她是“靠关系上位”的幸运儿;更有甚者利用AI生成虚假图文,捏造所谓“不当言行”进行抹黑。
9
更令人愤慨的是,部分极端粉丝将她与全红婵之间的良性竞争描绘成一场充满算计与嫉妒的宫斗大戏。
10
但他们未曾了解,这位站在世界巅峰的女孩,其实从小体质极弱,天气稍有变化就容易发烧生病,曾被医生称为“药罐子”。
![]()
11
诚然,陈芋汐的爷爷是上海体操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父母也长期从事体操教练工作。
12
但她三岁就被送进体操房,并非为了铺就一条冠军之路,而是因为身体太过羸弱,家人希望运动能增强她的免疫力。
13
六岁那年,著名跳水运动员史美琴前往基层选材,偶然看到陈芋汐的动作协调性与空中姿态,当即决定将她引入跳水项目。
![]()
14
从体操作为起点转向跳水,对一个年仅六岁的孩子而言是一次巨大的心理与生理挑战。
15
十米跳台的高度足以让成年人望而生畏,对于幼小的她来说更是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
16
初登跳台的日子,陈芋汐几乎每天都在哭泣,动作失误时被水面猛烈拍打带来的疼痛让她泪流不止。
![]()
17
可即便如此,擦干泪水之后,她仍要一次次爬上跳台,重新起跳。这样的坚持,一晃就是八年光阴。
18
2018年,十四岁的陈芋汐首次亮相全国跳水锦标赛,一举夺得两枚金牌。
19
当时外界纷纷惊叹于这位“新星”的横空出世,只有她自己清楚,这份荣耀背后浸透了多少汗水与泪水。
![]()
20
2020年,原定的东京奥运会因疫情推迟一年举行。
21
偏偏就在这一年,陈芋汐迎来了跳水运动员最恐惧的“发育期”。
22
身高和体重的急剧变化,使得原本熟练掌握的技术动作完全变形,训练效率大幅下滑。
![]()
23
与此同时,全红婵在这一年迅速崛起,状态火热,技术稳定。
24
东京奥运会上,全红婵以近乎完美的表现斩获女子单人10米台金牌,陈芋汐遗憾摘银。
25
尽管她与张家齐合作夺得了双人项目的金牌,但单人赛场上的失利仍让她背负巨大压力。
![]()
26
在此后的数年国际赛事中,只要两人同台竞技,冠军大多归属全红婵。
27
一些别有用心的网友便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持续对她进行言语攻击,在他们口中,她成了“注定无法登顶”的代名词。
28
直到2025年,陈芋汐终于迎来全面爆发。
![]()
29
她先是在跳水世界杯中强势夺冠,随后又在世锦赛上再度问鼎,实现世锦赛三连冠壮举,追平了传奇名将伏明霞的历史纪录。
30
即便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网络上的恶意并未收敛,反而愈演愈烈,攻击手段愈发极端。
![]()
31
被扭曲的“双子星”真相
32
最令人心寒的是,饭圈文化的渗透彻底扭曲了陈芋汐与全红婵之间的真实关系。
33
本是一对彼此信任、携手共进的好搭档,却被刻意塑造成互相敌视、明争暗斗的“宿敌”。
34
事实上,在双人10米台项目中,她们是中国跳水队最具默契的组合之一。
![]()
35
这种高度同步的表现绝非短期磨合所能达成,而是源于日复一日的并肩作战与心灵相通的信任。
36
在单人项目中,她们确实是竞争对手,但这种竞争始终建立在尊重与激励的基础上。
37
全红婵多次公开表达对陈芋汐的敬佩:“她真的特别不容易,一直在默默努力,我觉得她非常优秀,真的很棒。”
![]()
38
另一次采访中,她动情地说:“只要她在身边,我就觉得有人替我扛着压力。” 这样的话语,哪里像是对手之间的冷淡回应?
39
镜头之外,她们的关系更为亲密。
40
比赛结束后,她们会紧紧相拥,为对方鼓劲;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她们也会主动挡在对方身前,避免过度打扰。
![]()
41
这才是真正的“双子星”:既是赛场上相互促进的对手,也是生活中彼此依靠的伙伴。
42
竞技体育的魅力正在于此——在公平竞争中激发潜能,在相互成就中书写传奇。
43
陈芋汐与全红婵,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成长轨迹,却共同撑起了中国女子跳水的新时代辉煌。
![]()
44
这本应是一个关于奋斗、友情与超越的动人篇章。
45
但随着饭圈逻辑的入侵,这一切被无情撕裂。
![]()
46
某些群体热衷制造对立,煽动情绪,把严肃的体育竞技变成追星打榜的娱乐秀场。
47
在他们眼中,运动员不再是血肉丰满的个体,而是可以随意包装、消费的“偶像产品”。
48
支持一人就必须贬低另一人,这种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彻底背离了体育精神的核心价值。
![]()
49
撑腰与希望
50
面对汹涌而来的网络暴力,陈芋汐选择了沉默应对,用实力回应质疑。
51
她主动减少上网频率,关闭部分社交平台的评论功能,将全部心力投入到日常训练之中。
52
每一次助跑、腾空、翻转、入水,都是对那些恶意攻击最有力的回击。
![]()
53
但人终究不是钢铁铸成,再强大的内心也有脆弱时刻。
54
9月25日,全运会赛后采访中,陈芋汐平静地说道:“网络暴力确实对我造成了影响。”
55
语气虽轻,却重重敲击在公众心头。能让一向坚强的她亲口说出这句话,足见其承受的压力已接近极限。
![]()
56
这番话迅速引发社会关注,中国新闻网第一时间发布专题文章力挺陈芋汐。
57
文中明确指出,她所遭受的网络霸凌已严重干扰正常训练节奏与心理健康。
58
报道系统梳理了她的成长历程与竞技成绩,以详实事实粉碎种种不实传闻与阴谋论。
![]()
59
此次中央级媒体的公开表态,不只是为一位运动员正名,更是向整个体育生态发出警示:
60
运动员不应成为键盘侠发泄情绪的靶子,体育事业不容被畸形饭圈文化侵蚀。
61
体育的本质在于突破人类极限,追求自我超越,是在公正规则下展现身体与意志的力量。
![]()
62
当我们沉迷于制造对立、炒作矛盾、收割流量时,已然远离了体育的初心。
63
真正的冠军并非天生完美,而是历经无数次跌倒后依然选择站起来继续前行的人。
64
陈芋汐并非小说中的主角光环拥有者,从体弱多病的孩童到世界顶级选手,她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辛。
![]()
65
八年的刻苦训练,四年的舆论围剿,无数个夜晚独自咬牙坚持的画面,构成了她真实的人生底色。
66
而她始终未放弃的执着本身,就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67
目前,随着官方介入调查与公众认知提升,局面正逐步改善。
![]()
68
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意识到,运动员需要的是理解与鼓励,而非无端指责与羞辱。
69
我们渴望看到一个更加理性、健康、包容的体育舆论环境,让每一位拼搏者都能安心追逐梦想。
70
愿陈芋汐与全红婵这对闪耀的“双子星”,能在没有恶意与偏见的晴空下,继续绽放属于她们的璀璨光芒。
![]()
71
结语
72
陈芋汐的经历令人痛心,一位为国家赢得荣誉的世界冠军,竟要长期忍受如此恶劣的网络攻击。此时央媒挺身而出,是对正义的坚定守护。当键盘化作伤人的利刃,受伤的不只是个体,更是整个社会的价值根基。全红婵那句朴素的话语道破真相:真正的强者从不靠踩踏他人来抬高自己,而是彼此扶持、共同前行。
![]()
73
参考文献:1.新浪体育-2025-09-26——《泪目!陈芋汐发声:我克服发育关+伤病+饭圈困扰》2.上观新闻-2025-09-19——《陈芋汐连续五年遭网暴,造谣者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严惩畸形饭圈必须零容忍!》
![]()
74
![]()
7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