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年头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恐怕就是“红”这回事了。您瞧,江西景德镇,千年瓷都,匠人云集,平日里聊的是釉色、画的是青花,格调高得很。可谁能想到,最后帮它在互联网上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的,不是那件价值连城的古董瓷器,而是一位卖鸡排的“哥”。
这位“鸡排哥”,张嘴就是金句,情绪价值直接给您拉满,仿佛他手里掂量的不是鸡排,而是都市人疲惫灵魂急需的快乐燃料。就这么着,没啥预兆,也没啥规律,他火了,火得彻彻底底,成了景德镇新晋的“顶流”。当地反应那也是相当迅捷,立马授予“文旅推介官”的称号,这波操作,堪称“流量捕捉小能手”。
![]()
别管你服不服气,这就是现代网络的规律,看不惯你也得忍着。
但问题来了,这块鸡排能一直香下去吗?靠一位网红,真能撑起一座城市文旅的“刚需”吗?要真去研究,可能就发现它既脆弱又偶然。网红的走红模式,很多时候就像一阵风,风来了,猪都能飞上天;风停了,最先掉下来的,也是那只猪。今天大家为“鸡排哥”的金句蜂拥而至,明天可能就会被另一位“烤肠姐”的舞姿吸引而去。没有扎实的日常基础做“底盘”,这流量来得快,去得更快,搞不好就是个“昙花一现”的烟火秀。
更让人捏把汗的是,网红这词儿,发展到今天,隐隐约约都带点贬义色彩了,几乎跟“不稳定因素”划上了等号。多少前车之鉴告诉我们,一个网红的“塌房”就在一夜之间,普通人面对各种荣誉,实在接不住,难免会迷糊犯错。曾经泼向他的“流量”,瞬间就能变成淹没人设、甚至牵连城市形象的“洪水”。
![]()
尤其是鸡排这种街头烧烤小食,说实话,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并没有多高的地位,甚至可以说是危险重重,所以,想要翻车,可以找出无数种可能性。等到新鲜劲一过,或者有其他烤肠姐、猪腰叔再次冒头,鸡排哥的批评就很容易被网民接受了。
城市管理者一旦尝到了网红流量的“甜头”,很容易就“上头”,把所有的宝都押在这头。眼里只盯着怎么制造下一个热点,怎么维持网红的热度,反而忽略了那些真正让一个城市留住人的“基本功”:那坑坑洼洼的道路修平整了吗?那宰客的商家管住了吗?公共厕所干净得能让人舒心使用吗?本地的文化底蕴挖掘得够深吗?山水风景保护得还好吗?要是本末倒置,把“引子”当成了“主菜”,那可就真成了“画虎不成反类犬”,忘了自己本来是要做个满汉全席的。
所以啊,您细数一下,三年前、五年前那些红极一时的网红城市、网红人物,如今还能在您脑海里占据C位的,还有几个?一切终将归于平静。热闹是暂时的,日常才是永恒的。
想让流量变成“流量”,功夫在诗外。与其绞尽脑汁去琢磨如何复制下一个“鸡排哥”,不如静下心来,把那些不显山不露水的日常工作做好、做扎实。让每一位游客,无论是不是冲着网红来的,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真诚、便捷与美好。只有这样,才能让一时的“网红”吸引力,沉淀为历久弥新的“长红”魅力,成为那个让人来了还想再来,走了还会想念的真正“魅力之城”。毕竟,能让人念念不忘的,终究不是那一块鸡排的香,而是整座城的“味儿”正。
![]()
图片为AI生成,仅为丰富文章版面,和内容无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