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高层在中国拍胸脯保证,3个月后的年底,俄罗斯要出全力了

0
分享至

俄高层在中国拍胸脯保证,3个月后的年底,俄罗斯对华输气准备出全力了。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不久前在访华期间宣布,到2025年底,通过“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对中国的天然气出口量,将达到380亿立方米的最大值。



先看眼前的数就知道这话靠谱不靠谱。中国海关总署刚公布的 7 月数据显示,俄罗斯当月给中国供了 42.5 亿立方米天然气,比去年同期涨了 11%,直接创下历史新高。这里面有个关键细节,液化天然气的出口其实是降了的,也就是说所有增量全来自管道气,这就把 “西伯利亚力量 1 号” 这条管道推到了台前。



这条 2019 年底通气的管道是目前中俄唯一的跨境天然气管道,原计划 2025 年底才达到 380 亿立方米的最大输气量,结果受俄乌冲突影响,俄罗斯丢了欧洲市场,对华输气一下子激增,去年就提前满负荷运行了,今年更是一直保持着拉满的状态。



可能有人不懂,管道拉满输气有多不容易?不管是咱们跟土库曼斯坦合作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还是以前俄罗斯给欧洲供气的 “北溪” 管道,满负荷运行都是极少数情况,平时大多留着空余当缓冲。“西伯利亚力量 1 号” 能一直保持全力输出,本身就说明中俄能源合作已经到了多深的地步 —— 俄罗斯得靠中国市场补窟窿,中国也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两边的需求早就绑在了一起。



光有现有管道满负荷还不够,俄高层敢拍胸脯,更因为 9 月初普京访华时签的三份重磅文件,全是跟天然气管道有关的硬货,等于给未来的供应上了三重保险。首先是把 “西伯利亚力量 1 号” 的最大输气量从 380 亿立方米提到 440 亿立方米,别看就多了 60 亿,这可是最快能落地的增量,只要加建些压气站和附属设施就行。对俄罗斯来说,速度就是钱,现在俄气公司日子不好过,2023 年亏了近 70 亿美元,2024 年主业还是亏本,全靠卖资产凑钱,能早点多供气就能早点缓解财政紧张,这可是燃眉之急。



然后是远东天然气管道,起点在库页岛,经过伯力、海参崴进中国东北,原本计划年输 100 亿立方米,现在改成 120 亿了。这条管道规模不算大,但对俄罗斯意义不小,建起来就能带动远东地区的气田开发,让那边的资源有稳定销路,现在前期准备都差不多了,就等开工。最关键的是第三份,中国、俄罗斯和蒙古国签了 “西伯利亚力量 2 号” 管道的备忘录,俄方特意强调这是 “具有法律约束力” 的,虽然还不是正式合同,但谈判肯定到实质阶段了。



这条 2 号管道可是重头戏,年输气量高达 500 亿立方米,比 1 号管道扩容后还多。之前蒙古国内一度把这项目排除在经济规划外,后来终于松口同意当过境国,这步对俄罗斯太关键了,因为另一个备选的哈萨克斯坦压根没表现出合作意愿,蒙古几乎是唯一的选择。等这条管道建起来,再加上 1 号和远东管道,俄罗斯每年对华管道气出口能到 1060 亿立方米,要知道中国去年全年天然气消费量才 4260 亿立方米,这占比可不算小了。



这里面的门道其实不只是输气多少,跟美国嘴上对中国强硬、实则离不开稀土一个道理,俄罗斯表面上是能源大国,实则早就离不开中国市场了。俄乌冲突后,欧洲对俄管道气进口从 2021 年的 40% 跌到 2023 年的 8%,“北溪” 炸了修不了,乌克兰的管线也快到期停了,土耳其溪还老遭袭击,欧洲市场基本丢光了。国内市场又不敢随便涨价,居民气价三年涨了 37%,再涨就要影响民生和工业,只能往东方找出路。中国现在已经是俄罗斯管道气最大买家,2024 年前 9 个月俄气对华出口就比欧洲多了 12 亿立方米,这个地位根本没人能替代。



反过来中国也需要这些天然气,而且能拿到实在的好处。这次 1 号管道扩容和 2 号管道谈判,俄罗斯因为急需资金,在价格上做了让步,气价跟中国市场需求挂钩,比欧洲买的便宜不少。而且多线管道建起来后,咱们的能源进口渠道更稳了,不用单靠某一条线,这对能源安全太重要了。蒙古当了过境国也能赚过境费,哈萨克斯坦没抓住机会只能后悔,这跟中国船只进美国港口缴费、其他国家得好处的逻辑也挺像,都是大国合作里带出来的连锁反应。



所以说到底,俄高层敢提前三个月拍胸脯,根本不是一时冲动。现有管道已经拉满证明了供应能力,三份新协议敲定了未来增量,俄罗斯有急需卖气的压力,中国有稳定进口的需求,两边的利益早就绑在一起了。这哪是简单的能源交易,分明是一张战略蓝图,连起来的不光是天然气,还有资金、市场和地缘政治的布局。俄罗斯靠这个稳住财政,中国靠这个保障能源,这种互相需要的关系,比任何口头承诺都管用。未来几年这几条管道陆续落地,中俄能源合作只会更紧密,俄罗斯对华输气 “出全力”,不过是这种合作的必然结果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合肥市委副书记、合肥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路军被查

合肥市委副书记、合肥理工学院党委书记路军被查

澎湃新闻
2025-11-18 15:44:27
1950年云南女匪首缴械投降,她从怀中掏出一物,首长看后泪流不止

1950年云南女匪首缴械投降,她从怀中掏出一物,首长看后泪流不止

萧竹轻语
2025-11-14 17:13:18
失保震惊,就业稳定

失保震惊,就业稳定

家传编辑部
2025-11-17 14:27:02
中俄在等美军动手,特朗普一旦下令开打,白送中国“战略窗口期”

中俄在等美军动手,特朗普一旦下令开打,白送中国“战略窗口期”

boss外传
2025-11-17 16:05:03
口无遮拦!戴军自曝和李静关系没破裂的原因,称:我俩没睡过

口无遮拦!戴军自曝和李静关系没破裂的原因,称:我俩没睡过

胡一舸南游y
2025-11-18 18:10:27
猎鹰9号最新迈入「500复用时代」

猎鹰9号最新迈入「500复用时代」

三体引力波
2025-11-18 13:15:42
国足U22战乌兹别克首发站位:阵型4-4-2,蒯纪闻搭档朱鹏宇

国足U22战乌兹别克首发站位:阵型4-4-2,蒯纪闻搭档朱鹏宇

懂球帝
2025-11-18 19:14:05
一个时代的尽头:当澳门的灯光开始熄灭

一个时代的尽头:当澳门的灯光开始熄灭

七分日记
2025-11-18 00:09:38
当年为何要炸掉西湖边的秋瑾墓?

当年为何要炸掉西湖边的秋瑾墓?

娱乐喵喵说
2025-11-16 09:27:37
日本通告全球,不会收回涉台言论,中方划下落弹区,禁航72小时

日本通告全球,不会收回涉台言论,中方划下落弹区,禁航72小时

墨羽怪谈
2025-11-17 16:48:20
张家界荒野求生14名选手下山休整:饿了41天后终于喝上鸡汤,每人住一栋小别墅

张家界荒野求生14名选手下山休整:饿了41天后终于喝上鸡汤,每人住一栋小别墅

极目新闻
2025-11-18 18:11:05
终于,一场对网贷高利贷的严控要来了!

终于,一场对网贷高利贷的严控要来了!

深度报
2025-11-17 22:51:13
全运会乒乓球:女团大爆冷!奥运冠军陈梦1:3输球,无缘开门红

全运会乒乓球:女团大爆冷!奥运冠军陈梦1:3输球,无缘开门红

国乒二三事
2025-11-18 06:12:17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卷史
2025-11-17 17:08:23
意外!U22国足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没开踢,两位主力就确定无缘出战

意外!U22国足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比赛没开踢,两位主力就确定无缘出战

懂个球
2025-11-17 23:38:11
新加坡前总理宣称,中国已经开始老了,印度很年轻,早晚追上中国

新加坡前总理宣称,中国已经开始老了,印度很年轻,早晚追上中国

博览历史
2025-11-17 17:48:44
任泽平:未来10年的财富主线,都写在十五五规划里

任泽平:未来10年的财富主线,都写在十五五规划里

泽平宏观展望
2025-11-18 07:06:21
第一个力挺中国的战友出现!只要日本敢出兵,立马使出一大绝招

第一个力挺中国的战友出现!只要日本敢出兵,立马使出一大绝招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8 13:28:13
场均14+11!杨瀚森重返巅峰,开拓者官宣决定,争取轮换地位

场均14+11!杨瀚森重返巅峰,开拓者官宣决定,争取轮换地位

阿泰希特
2025-11-18 09:36:32
一旦开打,要让解放军“找不着北”,继王世坚之后,于北辰也火了

一旦开打,要让解放军“找不着北”,继王世坚之后,于北辰也火了

沧海旅行家
2025-11-18 12:52:41
2025-11-18 20:32:49
顾蔡卫 incentive-icons
顾蔡卫
为您献上各种体育盛宴 感谢您的支持、点赞
3385文章数 1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及AI等业务首次单季度经营盈利

汽车要闻

搭载1.5T增程动力 吉利银河V900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家居
教育
时尚

米哈游改革?离开二游 不做抽卡 还能创造奇迹吗?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教育要闻

论区老师“拗柴”与中考体育满分之间的逻辑必然性

从百元到大牌,《新闻女王2》的职场穿搭,每种预算都能找到参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