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月27日,跑圈知名品牌马孔多创始人艾国永携新作《创业三十六记》,在北京图书大厦“全国新书首发平台”举办新书发布会。
文|张冰
从零创立起一家年营收达到两个亿的公司,艾国永用了接近十年的时间。写一本书来记录下这段创业故事,他只用了一个月。
艾国永从来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他给自己改过名字,20多岁时就尝试过创业,还一度梦想成为小说家和剧作家。
他曾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担任《新京报》体育主编,生活安稳而惬意。直到2015年,他放弃了这份外人眼中的“铁饭碗”,又机缘巧合下成立马孔多,在跑步市场扎下根来。
在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中,马孔多是一个充满着魔幻现实的小镇,也是书中所有故事发生的地方。在艾国永看来,马孔多就是他的应许之地,在后来也成了公司的名字和品牌的名字。在这里,他已经与同事们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创业故事。
来到创业十年的时间节点,他又把这十年来关于创业和跑步的经历浓缩在了一本书中。激励自己的同时,也为普通人带来一份“精神燃料”和创业者的“避坑指南”。
![]()
创业并无计谋与绝招
9月27日,跑圈知名品牌马孔多创始人艾国永携新作《创业三十六记》,在北京图书大厦“全国新书首发平台”举办新书发布会。岂航担任主持人,跑步达人贝果彭、跑步达人兼创业者翁老板、马孔多HR何俊成分别与艾国永围绕跑步生活与创业实践展开圆桌对话。
艾国永介绍道,在《创业三十六记》中,他用36篇文章记录了10年的创业经历,全书共分为热身阶段、投身阶段、分身阶段三部分,逻辑清晰地呈现出企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历程。
具体而言,第一部分聚焦于马孔多路跑办赛业务从开始到终结的发展时期,详细讲述了企业初期以主办和承办马拉松、越野赛赛事为核心主营业务的探索过程,展现了体育赛事运营领域的发展面貌。
第二部分记录了马孔多从路跑赛事领域转型为跑步鞋服企业后的成长轨迹,生动展现了公司如何从最初几十万元的销售额起步,凭借产品创新与市场深耕,逐步发展成为年营收超2亿元的行业重要力量,折射出体育装备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
第三部分则分享了艾国永的个人运动经历,以及他推动马孔多全体员工参与跑步的实践,传递出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与工作态度,为企业发展注入人文温度。而针对嘉宾提出的“为何是’三十六记’而非’三十六计’”这一疑问,他依旧坦诚作答。
![]()
艾国永表示,十年创业历程中并无所谓的计谋与绝招,支撑企业走过风雨的核心是勇敢与坚韧两大品质。“勇敢,才会踏入创业这条充满风险的道路,坚韧,才能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放弃,竭尽全力去脱困、去破局。”艾国永说。
![]()
一个月时间完成一本书
“第一次救公司的,是这份合同”、“贷款续命”、“跑一趟供应链,排除两个大雷”……翻开本书的目录,从各个章节的名称便不难看出,艾国永着实把这十年来创业的艰难故事和盘托出,可读性极强。
事实上,这也和他本身的经历与能力息息相关。即便是创业十年忙于公司日常事务,他的笔头能力仍在,他不仅是《新京报》原体育主编,还是一位前专栏作家和业余的小说、剧本创作者。
艾国永告诉体育大生意,《创业三十六记》这本书,花了他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里,为了不占用工作时间,他每天早起、晚睡,早上写1个多小时,下班后写两三个小时,然后周六和周日全部用来写书。花了一个月时间,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
一般人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这项工作,由于他的媒体人出身,和对充实人生的信仰,他还是实现了。“正像我在《创业三十六记》里写到的,创业一年的人生厚度,抵得上我之前工作三年的人生厚度。”艾国永说。
如他所说,在书中,他也分享了马孔多历史上的两次“生死时刻”:一次是2016年,如果没能拿下北京市延庆区的办赛服务合同,马孔多将会死掉,幸运的是,这个合作最终达成了;另一次是2019年,公司现金流断了,没有钱发工资、付货款,艾国永先后通过网贷和抵押房产贷款,为公司续了命。在度过这两大危机之后,马孔多的发展正式步入快车道,并在2023年的营收已经突破两个亿。
而在当下,摆在马孔多面前的挑战则是如何突破全行业的低价与内卷。在这个问题上,艾国永也有着自己的思考。据他介绍,公司在2024年正式启动涨价策略,尽管流失了一部分用户,但也收获了新用户。在他看来,这是品牌升级道路上必须做的。
![]()
“现在全行业都已经看到了内卷的危害,不但大家都没赚到钱,一提到中国品牌,还会让很多国外人觉得是低价与低质的代名词。”艾国永说,“所以我们不能卷下去了,通过这次涨价,一是要拿出出色的产品,二是建立品牌的调性,三是以全球为市场。希望未来的马孔多可以成为像lululemon和On一样引领专业与潮流、并被年轻人群所喜爱的品牌。”
“无论是产品研发的阻碍、市场营销的困境,还是公关危机的应对,我们必须坚信,解决方案总是比问题多。”艾国永告诉体育大生意,“这次写这本书,也是为了更好地和消费者进行沟通,大家一起努力让整个中国的消费产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
向上 向善
毋庸置疑,在体育产业,亦或者是整个消费产业中,创业都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数据显示,中国初创公司的平均存活时间仅为3年左右,在这样的局面下,艾国永不仅让马孔多在十年的时间内存活下来,还让公司的营收连续突破2亿元,其实已经是一种成功。
而面对企业获得的这些成就,他却十分谦虚地归功于这是时代的红利。在他看来,在过去的十年中,借助中国体育产业和路跑产业的飞速发展,才诞生了马孔多在内的一系列优质企业。因此,作为一名创业者,无论在公司内部还是对于外界社会的回馈,他都在做着诸多尝试。
首先,在公司内部,马孔多通过月度跑量来激励员工并赠予参赛奖金,去年马孔多员工在上百场半马、全马和越野赛中完赛,企业已经累计支付员工跑量奖金超20万元,2025年预计跑量奖金将达到40万元。在新书发布上,马孔多的HR何俊成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同时,他也是马孔多跑得最快的人。
![]()
就在近日,他甚至通过公司的激励项目成功站上柏林马拉松的赛道,圆了自己的马拉松大满贯梦想。而在马孔多内部,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在回馈社会的层面,近年来,马孔多已经多次参与甘肃、西藏等地受灾时的公益捐赠工作。以“代表消费者捐赠”的名义受到了消费者以及外界的一致好评——尽管这些捐赠对于马孔多现阶段的财力并不菲薄。在书中,艾国永也一一记录下了做这些决定时的心路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艾国永创业的2015年,正值“46号”文发布不久。如今,十年时光倏忽而过,当年一度“蒙眼狂奔”的体育产业已经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国办再度发布了关于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磅新政“31号”文。
其中明确指出:扩大体育产品供给、激发体育消费需求、壮大体育经营主体……这些都与马孔多此前所做的,和未来仍要继续发力的不谋而合。谈起公司下一个十年的布局,艾国永也早已开始谋划新篇。
“未来我们肯定会继续加大产品的研发,希望我们能做出来更多、更好、更优秀的产品,可以去和国内所有的品牌,甚至和国际品牌去竞争、去抗衡。”艾国永说,“无论在产品还是经营的层面,马孔多的企业价值观不会变,那便是向上、向善。”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马孔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