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教师"挂证"被查,注岩证注销+3年禁注!聘用企业纳入资质动态核查!
行业红线,已是带电高压线!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纸罚单揭开行业整顿序幕。建督撤字〔2025〕38号文件显示,河北地质大学教师李某因违规将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证书注册于江苏某检测有限公司,被认定为"以欺骗手段取得注册证书"。
一个在高校工作的教师,其执业资格证书却注册在一家千里之外的检测公司。这典型的"人证分离"行为,在严监管的当下,无疑撞在了枪口上。
尽管李某迅速完成注销手续,但仍被处以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的严厉处罚。令人震惊的是,这已是2025年,仍有高校教师顶风作案!
一、 顶风作案:高校教师与检测公司的"跨界合作"
本案是近年来典型的"人证分离"案例:
- 身份特殊:高校教师本应恪守学术与职业操守,却违规挂证
- 跨省操作:河北工作,证书却注册于江苏公司,企图规避监管
- 性质恶劣:被认定为"以欺骗手段取得注册证书",说明提供了虚假材料
监管层态度明确:注销不等于责任豁免!即使已完成注销手续,历史违规行为依然要受到"禁注3年"的等效惩处。
⚖️ 二、 企业同罚:违规聘用单位难逃追责
业内专家指出,违规聘用企业同样难逃处罚:
"对企业处罚依据的是另一套法规体系"
- 个人处罚依据:《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管理规定》等注册人员管理规定
- 企业处罚依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等
处罚逻辑在于:企业涉嫌"使用欺骗手段申请资质"、"提供虚假材料骗领资质"或"人员资质不符合标准要求"。
三、 聘用企业处罚:2024年专项治理通知
202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违规"挂证"行为专项治理的通知》(建办市函〔2024〕283号),标志着挂证治理进入新阶段。
通知明确规定:"对违规使用'挂证'人员的单位予以公开,并纳入资质动态核查"
这意味着涉事企业不仅面临名誉损失,还将进入监管"特别关注名单",接受全方位审查。
四、 动态核查:企业面临持续监管压力
被纳入"资质动态核查"对企业意味着什么?
持续重点监控
企业将被纳入监管部门的重点监控名单,人员资质情况受到随时关注和检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注册人员数量不满足资质标准要求,将立即被处理。
⚠️ 资质异常标注风险
如在核查中发现企业存在人员配备不足、社保不一致等问题,可能会被标注为资质异常状态。这种标注将直接影响企业参与招投标和市场经营活动。
全方位数据比对
监管部门将通过社保数据、个人所得税缴纳记录、劳动合同备案信息等多维度数据进行交叉比对,确保人员资质的真实性和一致性。
结语
李某的罚单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它标志着依靠"挂证"牟利的时代彻底结束,一个崇尚真实、专业、人证合一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大势已至,唯有顺势而为。人证合一,才是正道。
【本文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文件为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