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6年华诞。76年的风雨,76年的发展,76年的辉煌。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们的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值此国庆七十六周年之际,特编辑本组纪念特刊。站在新中国成立76年的岁月路口,重温青岛76年的经典瞬间,每一张老照片都是一条时光飞毯,带你穿越时空,感受岛城76年的巨变!
![]()
1949年6月15日,青岛市各界13万多人举行了庆祝青岛解放的盛大游行集会。市政府大楼前的主会场红旗招展,锣鼓喧天。
![]()
1950年10月1日,青岛市各界代表在汇泉广场欢庆新中国第一个国庆节。
![]()
1951年3月1日,青岛市首批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肩负着全市人民的厚望,奔赴朝鲜战场。全市各界举行隆重的欢送大会。
![]()
1952年7月26日,青岛四方机厂研制出我国首台蒸汽机车,命名为“八一号”。掀开了中国铁路工业的崭新一页,结束了中国无法自行制造机车的历史。
![]()
1953年8月,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大石料,由浮山开采地开始运送,10月13日抵达北京。从采石到运送到京,整个工程耗时7个月,动用人力7116名。那块凝聚了无数人汗水与心血的巨石,已成为整个国家的记忆与纪念。
![]()
1954年8月1日至8月22日,中国少年先锋队夏令营在青岛举办。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为儿童们举办的全国性的夏令营。
![]()
1955年6月,青岛市政府建设局修路工程队在铺设华阳路路面。(张岩提供)
![]()
1956年8月12日至16日,全国第一届少年体育运动大会在青岛汇泉体育场隆重举行,此次运动会是建国以来首次举办的全国规模的少年体育运动大会。
![]()
1957年7月12日,毛主席由南京乘专机抵达青岛,至8月11日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毛主席在此先后12次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省市委书记会议,撰写了《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一文,并5次来到第二海水浴场进行游泳锻炼。
![]()
1958年7月,山东大学由部属改为省属。10月,山东大学由青岛迁济南。只留下海洋、水产专业。此后,这两个专业独立成山东海洋学院,就是今天的中国海洋大学。
![]()
1959年底,小白干路竣工,成为市区北部又一条南北向交通干线。
![]()
1960年4月28日,青岛市区第一个城市人民公社——台东人民公社成立。至4月17日,郊区农村全部实现公社化。
![]()
1961年1月9日,青岛市第一条无轨电车路线(火车站至东镇)正式通车。(张岩提供)
![]()
1962年,位于台东一路的公私合营青岛乳胶厂,工人们正在为春节赶制气球。1965年更名为国营青岛乳胶厂,后发展成为国内五大乳胶厂之一。(陈之平摄影)
![]()
1963年4月30日,青岛港锣鼓喧天,“跃进号”满载物资驶离青岛港,开始了它的首次正式航行。5月1日即在朝鲜济州岛附近的苏岩礁海域触礁沉没,仅用了58天就诞生的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在它的处女航中沉没,悲情地结束了它的演出。
![]()
1964年10月14日,国务院副总理贺龙、罗瑞卿抵青观看海军大比武。(图为肖劲光大将陪同贺龙元帅等视察海军北海舰队)
![]()
1965年9月,一栋7层高的楼房在青岛市南区四川路附近的西广场落成,280户居民敲锣打鼓乔迁新居,这栋被誉为“岛城居民住宅第一高楼”的新家园,被命名为“幸福楼”,这就是“幸福楼”4号楼。
![]()
随着1966年4月22日,青岛市最后一批赴青海兵团的青岛知青,至此,青岛市先后向青海生产建设兵团输送了五批军垦战士,总数接近4000人。(图为1965年7月13日,青岛知识青年开赴大西北)
![]()
1967年10月6日,以部长会议主席穆罕默德·谢胡为团长的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一行25人,抵达青岛进行友好访问。
![]()
1968年6月,青岛港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我国第一座机械化煤炭码头——七号码头正式竣工投产。
![]()
1969年4月,青岛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的QD69型90马力4吨载重汽车,开启了青岛汽车逐步迈向辉煌的历史。
![]()
1970年5月,一座新式的“天桥”正式竣工启用,这座连接云南路与泰安路的新桥被定名为“跃进桥”。建筑形式采用了民族风格的双曲拱,美观大方,坚固实用,这是青岛市建设的第一座双曲拱桥。
![]()
1971年9月14日,青岛电视台正式开播,是全国建台较早的城市电视台之一。同年在贮水山上建成了青岛第一座电视塔。(张冠英提供)
![]()
1972年8月13日至8月20日,西哈努克偕夫人莫尼克一行,由济南乘专列抵达青岛访问、休假,迎接西哈努克可谓“盛况空前”。(逄淑才提供)
![]()
1973年,青岛盐务局东风盐场实现收盐机械化,图为现场收盐场景。
![]()
1974年,崂山县实现全地区通电照明,户户安装喇叭,图为工作人员在安装喇叭。
![]()
1975年8月1日,一座430米长的双曲拱桥建成通车,取时代之名称定名“胜利桥”,当天举行了盛大的通车典礼。(张岩提供)
![]()
1976年9月18日,在汇泉广场举行的毛主席追悼大会,举国同悲。(逄淑才提供)
![]()
1977年8月,十一大顺利召开。在沧口广场,一场盛大的庆祝大游行热闹展开。(杨义宽提供)
![]()
1978年12月23日,即墨县、胶南县、胶县划归青岛市领导。胶南县的黄岛、薛家岛、辛安3个公社组成青岛市黄岛区。
![]()
1979年7月26日至31日,邓小平来青岛视察。在青期间,邓小平对青岛的建设和发展进行指导,考察崂山旅游,强调必须先修路;视察海军基地,要求建立一支强大具有战斗能力的海军;“一定要让老百姓有水吃”,推动了引黄济青工程方案的实行。
![]()
1980年,青岛市政府批准在市区内建立市场三路、黄岛路、即墨路等17个农副产品市场。10月15日,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开张,由此开启了十几年的辉煌之路。(邹本东摄影)
![]()
1981年10月15日,龙山宾馆第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这是全国第一家地下宾馆,也是全国开发使用最早的大型综合型人防平战结合项目。
![]()
1982年9月23日至29日,首届山东省出口商品洽谈会在刚落成的山东省对外贸易中心举办,这是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准举办的7个区域性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之一。
![]()
1983年9月30日,山东路正式通车,这条大道南起东海路、北与瑞昌路相接,贯穿于市南、台东、四方三个区,是青岛市区东部南北交通的重要干道,为日后青岛东部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张岩提供)
![]()
1984年,青岛市政府对第一海水浴场进行了大规模改建,3月9日开工,6月26日竣工,只用了108天就完成了造型美观、独具风格的第一海水浴场改建工程。
![]()
1985年,九号台风袭击岛城。这是建国以后青岛市遭受到的最严重的台风暴雨袭击。(杨勇提供)
![]()
1986年9月,青岛与黄岛轮渡航线胜利试航。12月28日正式开通,结束了“青黄不接”的历史。(张冠英提供)
![]()
1987年2月1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胶县,设立胶州市(县级)。4月1日,召开建市大会,成立胶州市人民政府,胶州从此又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
![]()
9月29日拍摄于浮山湾
青岛的发展日新月异,每一年里都会有着许多重大的事件发生、或是值得收藏的城市记忆。本公众号在不定期的年度编发中,也会随时调整更新相应的图文资料,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本文图片感谢张岩、逄淑才、杨义宽、张冠英、杨勇等老师提供,部分图片源自青岛市情网、青岛新闻网、青岛档案馆、崂山档案馆、青岛电视台等,一并致谢!
明日请继续关注《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76张照片,一起回顾我们的新青岛(下篇)》
![]()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76周年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